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盟建造超级电网害怕俄“能源恐怖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4:38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撰稿杨瑞茹

  11月13日,欧盟出台新的能源草案,将建造整合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国家的所谓“超级电网”,并修建两条天然气 管道,从中亚和尼日利亚引进天然气。目的是维护欧盟的能源安全,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高度依赖。那么,欧盟这几招会有多 大效果呢?

  

  俄将对欧盟降价?

  俄罗斯对欧盟的能源制裁常常被西方称为“能源恐怖主义”。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欧盟这么做,意在摆脱俄罗 斯的“讹诈”。那么,欧盟真的能做到能源独立吗?

  我们先来看看欧盟新能源草案出台的时间——11月13日,这正好是俄罗斯—欧盟峰会的前一天。所以,这个草案 更像为了加重欧盟的谈判砝码而抛出的。

  11月14日,因俄格战争而中断了的俄欧峰会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举行,会议为时短暂,只持续了5小时。由于在 华盛顿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俄欧峰会不太受人关注。与会双方表示:“在世界性经济危机面前,俄罗斯 与欧盟是互相依存的。”其他好话说了不少,欧盟表示愿与俄继续对话,俄罗斯则说有可能放弃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 德尔”短程导弹。

  俄罗斯人还打出“能源降价”牌:“天然气工业”公司的总裁米勒在会前宣布,从2009年第一季度起,俄将对欧 盟客户降价;俄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则提出新构想:欧盟和俄罗斯应整合双方的能源体系,从而实现俄、欧双方的能源“共 同安全”。

  看起来,俄欧关系总是离不开能源问题。

  

  欧盟气源俄排第一

  俄欧经济联系非常紧密。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投资来源,对于欧盟来说,俄罗斯则是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而能源合作更是双方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俄罗斯的油、气出口量世界第二,又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者——俄出口天然气 的70%都被欧盟买走。

  近年来,欧盟对天然气需求的增速世界第一,而俄罗斯能源占欧盟进口能源的比例已高达40%(从10月起,减少 了8.3%)。欧盟进口的俄罗斯天然气主要被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消费:占德国天然气消费量的46%,占意大利32%, 占法国21%。有人预测,到2030年,欧盟80%的天然气将来自进口。

  这种高度依赖让欧盟不安,欧盟自然渴望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

  

  找不到合适替代者

  欧盟急于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但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者。2010年,耗巨资建造的“纳布科”管道项目(该 天然气管道从中亚开始,不经俄罗斯,绕道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到匈牙利)即将运营——预计年输气量300亿立 方米。但有人怀疑:土库曼与中国已签了年输气300亿立方米的大单,在履行了与中国的协议之后,土库曼天然气储量还够 履行与欧盟的协议吗?

  与非洲国家的能源合作,多半可以满足西南欧、南欧国家的需求,但由于空间距离较远,建设能源管道的成本也非常 高,例如,前面欧盟新能源草案提到的从尼日利亚输气的方案,就得铺设南北贯穿撒哈拉大沙漠的管线,施工的成本不菲。何 况,俄罗斯等国的石油、天然气公司也已涉足非洲的能源领域,欧盟要取得非洲能源出口国的配合,也不容易。

  当然,设想中的“超级电网”能让欧盟内部的电力更合理地分配,但“蛋糕”就这么点大,再怎么切都难以满足各国 的胃口。何况,这个“超级电网”只是一种规划,真正实现还需时日。

  

  俄管线南北包抄

  对欧盟的如意算盘,俄罗斯看得很清楚,俄除了拓展新买家,以求左右逢源,还在争取垄断市场(如,俄罗斯雄心勃 勃地倡议与伊朗、土库曼、哈萨克斯坦等国成立天然气同盟),且不通过中间商,以获取最大利益。

  由于美俄矛盾日趋紧张,美国一直鼓励欧盟摆脱对俄能源依赖,而能源却是俄撬开欧美同盟的有力杠杆。

  除了前面提到的“纳布科”项目,欧盟还与阿曼、沙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等国合作,希望建立跨 地中海的能源和运输走廊。

  但是,俄罗斯针对“纳布科”项目,设计了“北流”项目:绕开乌克兰和土耳其,经塞尔维亚输气到欧盟的线路。今 年8月8日俄格战争之后,西方在背后做手脚,塞尔维亚对该协议拖了许久,就是不予批准。

  今年7月,俄罗斯还提出一个将俄罗斯与意大利、奥地利等国连接起来的“南流”项目,得到希腊、保加利亚等国的 支持。

  因此,就短期看来,欧盟要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前景并不乐观。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