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若麟
在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后的第二天,我应邀参加巴黎政治学院一个讲座时引用法国谚语开了个玩笑:“奥巴马或麦凯恩 ,对于中国来说,是‘白帽子或帽子是白色的’;顶多我们可能改一个字:‘黑帽子或帽子是黑的’……”底下哄堂大笑,但 又有多少法国人理解我的说法呢?
当时法国舆论仿佛服用了大麻一般,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似乎奥巴马当选就“世界从此再也不一样了”。与我同台演 讲的法国前外长维德里纳在回答听众提问时意味深长地说:“是的,美国黑人族群几乎全都支持奥巴马。但华尔街,从巴菲特 到索罗斯,也同样支持奥巴马!”其中的奥妙,维德里纳并未直言……
两周以来在法国人人言必谈“黑”字。甚至连法国南部首次任命一位黑人出任省长也成了大新闻,似乎法国也“黑” 了起来,也消灭了隐形的种族主义。其实法国除了国家足球队“黑”一点外,从参众两院到40家最大企业,黑人一向是寥若 晨星的。笼统来说,法国媒体一方面将奥巴马与马丁·路德·金相提并论,将奥巴马视为“翻过美国黑奴制这一页不光彩的历 史象征”;另一方面,则将奥巴马比作“黑肤色”的肯尼迪,期盼他能一笔抹去使美国在全球声名狼藉的“布什8年”。全世 界似乎都相信了奥巴马的竞选口号:“让我们一起来改变美国、改变世界!”然而亢奋一过,法国人就开始重新将奥巴马的肤 色放到一边,来细细琢磨“奥巴马效应”对欧洲而言会“改变”什么?
法国媒体在最初的狂热消退之后,突然意识到奥巴马“并非黑人”、更非左翼。美国社会出于南方传统,是不认可混 血的。只要有一滴黑人血液,奥巴马就是黑人。但从欧洲的概念来看,奥巴马至少是半个白人。特别是他与一直处于美国社会 最底层的黑人不同,奥巴马是在白人社会里长大的,远非“马丁·路德·金”。而从其政治理念来看,奥巴马远非欧洲标准的 “左翼进步政治家”。
《费加罗报》的调查证实,64%的法国读者认定奥巴马其实是右翼:支持死刑、反对同性恋婚姻、支持拥有枪支、 投票支持保尔森救市计划、要求增兵阿富汗——所以,奥巴尔以其肤色、出类拔萃的演讲、魅力十足的形象、简明诱人的口号 “诱惑”了全世界之后,法国《观点》杂志社长安贝尔认为他“将会使欧洲左翼失望”。安贝尔写道:“在这一历史转折点, 美国和西方真的相信天赋混血儿奥巴马的神奇?非也!……其实更多的是期盼而非信念。”
期盼能使媒体兴奋,却无法掩饰法国研究界私下的不安。一位法国接近政府的资深国际关系学者匿名对我表示,“奥 巴马与欧洲的蜜月不会超过3个月,此后一切都会照旧”。他举例说:欧洲主张与俄罗斯加强经济联系,但奥巴马似乎更愿继 续向东扩大北约。
欧洲急于从阿富汗脱身,甚至连英国都认为这是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但奥巴马则已要求欧洲增兵,甚至主张 将战火扩大到巴基斯坦。欧洲最为担忧的,则是中东和平进程。以巴冲突与几乎西方目前所有面临的问题都密切关联:反恐战 争、石油紧缺……布什8年中东进程步履蹒跚,就因为他执行了一面倒的政策。
问题是奥巴马似乎也没有任何不同。今年7月奥巴马走访以色列时,已经表示要“全力支持以色列”。竞选期间奥巴 马倒是表示要“与伊朗无条件谈判”,伊朗总统内贾德亦天真地信以为真而向他发出贺电。然而奥巴马在当选当晚即向以色列 院外活动集团表示要以“一切手段”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这一切,都使欧洲人怀疑奥巴马与布什的区别很有可能只是“形 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
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奥巴马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金融危机的立场。20国峰会将在奥巴马宣誓就职以后再度召开。届时 奥巴马的态度才是左右当前金融程序走向的关键。然而如法国前外长维德里纳所说,华尔街支持奥巴马。历史证明,华尔街支 持的候选人才有可能筹集更多的竞选捐款,而竞选经费多的人当选几乎是铁的规律。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能走多远?
一位黑人入主白宫!但“地球还是在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