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特勒曾取消圣诞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14:47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 孙力舟

  2008年的圣诞节(12月25日)刚刚过去,西方国家的人们却还沉浸在节日气氛中。圣诞节最让西方小朋友惦 记的就是圣诞老人,这位白胡子的老爷爷驾着驯鹿拖的雪橇,从遥远的北极飞奔而来,钻进每一家的烟囱里,给孩子们留下礼 物。不过,历史上,圣诞老人甚至被扯进政治斗争和战争中。

  1.基督教早期没有圣诞老人

  最初的圣诞节,是纪念基督教认定的救世主——耶稣降生的节日。基督教发展的早期,并没有圣诞老人出现。到了18 世纪以后,传说中的圣·尼古拉斯主教,才开始扮演万能的礼物赠予者这一角色。据说,他居住在冰天雪地的北极,他那白胡 子老爷爷的慈祥形象也逐渐形成。圣诞老人变成快乐、和平与繁荣富足的象征。

  可是,在历史上,圣诞老人的形象也曾多次和残酷的社会斗争联系在一起,甚至战争双方都曾争夺圣诞老人。以研究 欧美民俗史见长的加拿大历史学家盖瑞·鲍勒所著《圣诞老人传》一书,就提供了不少例子。

  2.战争双方都用圣诞老人搞宣传

  尽管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一再试图把圣诞节时的交战定为非法行为,战争与圣诞节仍然相伴而行,圣诞老人则一再成 为交战双方激励士气的工具。

  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时,由于北方对南方进行了封锁,南方处境日益艰难,不仅前线军人缺粮少弹, 圣诞节早上醒来的南方白人孩子也不得不面对空空荡荡的长袜。这让平时养尊处优的下一代奴隶主大呼小叫。一些家长不得不 指责北方军队,说圣诞老人在南下的路上遭北方军队抢劫。这样的回答既回避了“圣诞老人是否不喜欢南方”这种棘手的问题 ,又把孩子的不满转向敌人。南方军队的领导人罗伯特·李将军则给出另一种解释,他在给一个小女孩的信件中说,是他命令 圣诞老人卖掉准备赠给南方孩童的玩具,拿得到的钱买了一些药品和食物,送给南方的伤员。这种回答,让南方的孩子感到自 己为前线的军人也作出贡献,抛开战争的正义性不谈,这个说法确实是不错的拥军宣传。

  一战中,协约国与同盟国的主要成员都是基督教国家,圣诞老人的形象也同时为双方所用。1915年,协约国方面 为了提醒前线士兵提防德军利用圣诞节发动偷袭,在一幅漫画作品中,让一个鬼鬼祟祟的德国士兵打扮成圣诞老人,把炸弹作 为礼物送给协约国军队。

  1917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为在法国作战的美军制作了贺卡,卡片中的圣诞老人身穿白色制服,背着一个大麻袋 ,里面装满了目光热切的美国兵。他飞越大西洋,挥舞大棒赶走了挥舞着沾满鲜血的屠刀的德国兵。

  最有意思的事出现在同盟国方面。德国和奥匈帝国很多圣诞卡上的新月提醒国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同盟国的重要 成员。那位圣诞老人的原形——圣·尼古拉斯神父在世之时,正值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横扫巴尔干,直逼维也纳,基督教和伊斯 兰教两大宗教势同水火。圣·尼古拉斯神父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在贺卡中头顶代表伊斯兰教的新月,激励同是信 奉基督教的士兵自相残杀。

  圣诞老人刚恢复平常的钻烟囱生活不到20年,二战又把它送上前线。

  在20世纪40年代初混纺袜子的广告画中,圣诞老人给美国的三大敌人——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一顿老拳 。在1942年出版的一本《祝美国的年轻人圣诞快乐》的小册子中,封面是山姆大叔和圣诞老人互致敬意的画面,里面则是 “痛扁希特勒”、“抓住日本人”之类的话。二战打完,圣诞老人又随着飞扬跋扈的美军,奔赴世界各个角落。1950年, 麦克阿瑟在初遭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击之后,还放出“圣诞节结束战争”的狂言,最终只落得顺着白雪覆盖的山脊溃退的下场。

  直到21世纪,圣诞老人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奔波。2003年12月,美国人从地洞中捕获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侯赛因,还拍了他蓬头垢面的照片。不久后,美国人把这张照片改造成圣诞老人,把萨达姆的鼻子变红了,浓密的胡须涂白 了,还有一顶红帽子来掩饰照片中萨达姆郁郁寡欢的神情。2004年底,美国杂志《纽约客》的封面上,摇着铃铛的圣诞老 人凶神恶煞而又满脸憔悴,看起来很像在阿富汗的山洞里东躲西藏的本·拉登。

  3.宗教斗争:希特勒取消圣诞节

  19世纪时,西方的宗教斗争已不太血腥残暴,多数只是打打嘴仗,但圣诞老人还是成为天主教和新教争夺的对象。

  从荷兰移民美国的移民普罗廷,在1836年编写了故事集《圣·尼古拉斯》。该书记载,圣·尼古拉斯在16世纪 时被天主教徒认为是一个隐藏的新教异端。但他如此受人欢迎,以至于能在天主教徒屠杀新教徒时幸免于难。书中还怒斥“圣 ·尼古拉斯是罗马天主教徒”的说法:“每个人都知道圣·尼古拉斯是改革过的荷兰教会的圣徒,而狡猾的罗马天主教徒不得 不从我们这里偷窃圣·尼古拉斯。”

  希特勒试图颠覆日耳曼人对基督教的信仰,恢复公元8世纪基督化之前的异教神灵崇拜。在纳粹德国的反基督教运动 中,圣诞节被取消,被12月6日纪念北欧神话中主神的“奥丁节”(日耳曼人称奥丁为“沃坦”)代替,圣诞老人也遭到排 挤,被毛发蓬乱的北欧异教神灵“鲁普雷希特”取代。这位鲁普雷希特和唐僧一样,骑着白马到处漫游,不同的是唐僧走街串 巷是要化缘,而这位“鲁先生”则要把小礼物送给孩子们,也不怕自己独眼的样子会吓着孩子们。

  进入21世纪,美国日益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度,圣诞老人因为其基督教的出身,曾受到不少质疑,一些人主张应 该把圣诞老人从公共生活中驱逐出去。

  2004年12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名高中男生在学校舞会上化装成圣诞老人,结果被他的同学们扔了出去, 他们认为这种服饰违反了政教分离的原则。

  一些基督教保守派也反对圣诞老人。他们认为,圣诞老人这一形象,已不再含有基督教的任何含义,却代表着全球消 费性资本主义这种新的“宗教”。诱惑人们购物的圣诞老人让人忘记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自我牺牲的耶稣。

  4.阶级斗争:圣诞老人控诉不平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贫富悬殊的弊端日益显露,圣诞老人的形象,也映射出阶级斗争的火光。19世纪初的美国学 者摩尔的诗篇《这是圣诞前夜》,详细描绘了圣诞老人的外貌,社会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版本的圣诞老人带有无产阶级的特征: 他在地毯上留下了灰尘,他把烟管的末端紧紧咬在牙齿之中——因为上等人喜欢长长的、优雅的、弯曲的烟管,相反,工人阶 级兄弟常常折断烟管的长颈,以此作为仇视贵族的标志。

  在美国作家英格拉哈姆的小说《圣诞老人还是圣诞节的快乐国王》中,展现在圣诞老人眼前的是一个不公平的世界: 婴儿躺在死去母亲的胸口哭泣,拥有高额租金的地主还在欺压老实巴交的农民。慈善精灵宣布“今晚,公平将降临这片土地” ,它随即向圣诞老人发令,将富人的财产分发给穷人。

  20世纪初,以美国社会党为首的左翼力量,也试图利用圣诞老人的形象。“社会主义周日学校运动”上演了一出名 为《圣诞老人罢工》的话剧。剧中,圣诞老人决定当年不送出任何圣诞礼物。圣诞老人慷慨激昂地在舞台上痛斥资本主义的罪 恶:“商业巨头和托拉斯操纵经济,使得庆祝圣诞节成为富人的专利。而穷人,整日辛苦劳作才能勉强解决温饱,他们根本没 有任何时间来庆祝圣诞节!”圣诞老人还大声疾呼,要求所有希望过平等的圣诞节的人,在下一次选举中支持社会党。

  5.女权运动:圣诞夫人抢班夺权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圣诞老人的原型圣·尼古拉斯(天主教主教)是个单身汉,他也从未传出任何绯闻。早 期的圣诞老人也总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连那几只拉雪橇的小驯鹿都是雄性的。但是,到了19世纪后期,美国女权运动兴 起时,圣诞夫人就像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一样,突然来到世间。

  1881年,玛格丽特·伊亭格尔在诗歌《圣诞女主人》里这样写道:“她住在一个装满玩具的山洞里,在那里,她 从黎明工作到夜晚,为小男孩和小女孩们劳作。是啊,一年的三百多天里,没有一小时是浪费掉的。”

  和人世间的妇女们终日劳作,却不被社会认可一样,圣诞夫人也哀叹:“在我丈夫的生活中,总能听到大家争相赞颂 他,可谁又曾提起过他那孤单的老婆呢?”

  在一战中,男人们成批走上前线打仗,妇女们则走出家庭,开始上班。圣诞夫人也不例外,当时的诗歌也描绘了这一 情景:“她很高兴这回她可以独自驾驭雪橇,这在圣诞老人在家时是不可能的,因为圣诞老人已经老了,总是按老办法行事, 他从来不相信妇女普选和参政运动。但现在,圣诞夫人已确信自己的机会来了,当丈夫在法国时,她能料理好一切。”

  反对妇女参政的人则拿圣诞夫人开涮:1912年,美国《生活》杂志发表的一首讽刺诗《新圣诞政权》,描绘了圣 诞夫人接管她丈夫职责的情景:“一个小男孩问,‘你是谁呢?’一个胖女人鞠躬答道:‘我是圣诞夫人。’‘那圣诞老人呢 ?’‘噢,他永远退休啦。他发现自己不能胜任这个工作,作为一个男人,性别决定他的能力是有限的。’”

  (未经《青年参考》报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秘闻显影”版稿件,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