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曾留学南京的巴勒斯坦青年:离开家乡是最好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1日12:02  现代快报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空袭加沙。和所有巴勒斯坦人一样,从那一刻起,纳达尔的心时刻紧绷着。他不知道,这次大规模冲突会持续多久,他也不知道,哪一天以色列的炮火会攻击到他正居住着的、相对比较安全的拉马拉地区。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是,一切都离他很近很近……

  流浪的巴勒斯坦人

  纳达尔的父母是巴勒斯坦人,1967年以后,和许多巴勒斯坦人一样,他们被迫离开故乡,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他们先是到了黎巴嫩,纳达尔就是在那里出生的。此后,纳达尔又跟随父母流亡到叙利亚。1996年,父母终于带着孩子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巴勒斯坦。

  当时,纳达尔只有15岁,回到陌生的家乡,他兴奋不已。在他看来,流亡生活从此将与他告别。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感到:作为一个巴勒斯坦人,他这一生似乎就注定了要流浪。

  在南京的5年是最美的回忆

  2003年9月,高中毕业后,纳达尔来中国留学,他把地点选在了南京。至于为什么要来中国,纳达尔表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值得我学习,所以我来了。”

  纳达尔在南京大学学了4年中文,他不仅学会了用中文写作,而且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2007年,四年的学习结束了,机缘巧合,纳达尔进入南京的一个公司做翻译。一年的合同结束后,纳达尔不得不回巴勒斯坦,一是因为在南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二是因为家里的情况不容乐观。他的父亲已经退休,母亲没有工作,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还在中学读书,一家人仅靠父亲微薄的退休金生活,作为家中的顶梁柱, 纳达尔必须要为家人考虑。

  就这样,2008年7月,纳达尔带着对南京的留恋回到了巴勒斯坦。

  然而,故乡的日子并不太平。

  无法帮助困在加沙的叔叔

  一回到巴勒斯坦,纳达尔就面临失业。他多方求职,然而因为巴勒斯坦的市场现在基本上已经被以色列输入的商品占领,因此,本地的企业和公司极度萎缩,纷纷关门,而这一切带来的后果就是大批的人失业。关于工作,纳达尔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和文化、语言相关都可以,如果实在不行,别的工作他也能接受。等找到了工作,他就可以为父亲分担一部分责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他会像哥哥那样,娶妻生子,过上正常的生活。

  然而,所有的这些梦想,在2008年12月27日那一天被击得粉碎。

  现在,失业在家的纳达尔,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看电视,关注新闻,有时候他也会和其他人一起在街上参加一些集体的抗议活动,虽然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通过媒体,他了解到,在被以色列人封锁的加沙地区,目前已经有800多人死亡,3500多人受伤,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巴勒斯坦平民。并且,因为以色列的大规模袭击,目前联合国配给加沙的食品、药品等物资已经停止运送,因此,居民的生活极度窘迫。

  纳达尔居住在拉姆安拉,离加沙的距离只有五六十公里,然而,这五六十公里的距离,却断然阻隔了两地。纳达尔无法探望生活在加沙的叔叔和两位朋友,他们也无法离开加沙。现在,唯一没有被以色列封锁的地段是加沙和埃及接壤的一块,然而,居住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也不大可能通过埃及出境避难。纳达尔无法给叔叔和朋友实际的帮助,他们只有通过电话报平安。

  纳达尔:我真的想离开巴勒斯坦

  纳达尔和他周围的人,目前情绪都很差。在他们看来,这一次,以色列的态度非常强硬,而巴勒斯坦得到的国际援助也非常有限,甚至,就在巴勒斯坦政府内部,意见也不一致。因此,战争范围必将持续扩大。从目前来看,拉马拉地区还相对安全,但是用不了多久,战火就会蔓延到这里。

  纳达尔有点怀念阿拉法特时代,那个时候,虽然日子过得也不和平,但是好歹,政府内部的意见是一致的。如今,联合国对巴勒斯坦的援助日渐减少,而美国国内,面临着总统换届,他们也无暇顾及中东事务。留给加沙的,留给巴勒斯坦的,似乎只有绝望。

  面对这种情况,纳达尔不得不改变初衷:也许,离开巴勒斯坦,带着家人去另外一个地方生活,这才是最好的选择。也许,作为一个巴勒斯坦人,他的命运注定和父母当年一样,要到处流浪。

  至于去哪里,纳达尔说:“去哪里都行,只要离开这个地方就好。”

  快报记者 白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