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凌德
第二波金融危机已隐约可见?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认为,第二波好像已经到来,而且这次的“海啸”,比雷曼 兄弟倒掉所引起的震动还要厉害,“底子”变弱的亚洲或许会受更大伤害。
第一波金融海啸于去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产后席卷全球。就在各国政府收拾海啸扫过的残局时,新一轮金融风暴 正悄悄酝酿。
今年1月19日,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发出逾410亿美元的巨亏预警,创出英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亏损纪录,造成 其股价急挫64.3%,并且面临被全面国有化。这会否成为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导火索?
翌日,全球最大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美国StateStreet也公布,去年末季纯利润下跌71%,拖累众 多金融股齐创新低,包括StateStreet股价急跌59%,创13年新低;花旗跌20%,跌至17年新低;美国银 行跌29%,创19年新低。
面对再次恶劣的外围环境,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日前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时说,近日市场已出现许 多变化,第二波海啸隐约可见。随着银行陆续在2月和3月公布业绩,可能会影响大众心理,引起市场动荡。
第二波传染性更强
他同时警告,新兴市场的“底子”已较第一波金融海啸发生时变弱,第二波金融海啸的传染性也将会较第一波厉害。 而金融海啸的第二波将以三种渠道出现,首先,次贷引发的余波未平;其次,被银行信贷紧缩打击的实体经济,将反打击金融 机构;再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扩散至金融层面。
香港当地金融界人士认为,金融海啸第二波的背景是,各国政府进行第一轮“抢救”后,银行系统不但无法恢复功能 ,更不断公布严重亏损,导致股价大跌。政府必须进行第二轮注资,否则银行随时倒闭,之前的挽救努力会付之流水。
外界一般相信,与第一波不同的是,第二波将波及实体经济,企业业绩大幅倒退,裁员潮一浪接一浪。更有媒体估计 今年第一季,美、欧、日等多家大企业会陆续宣布裁员计划,总数将高达9万人。
事实上,据白宫今年1月份公布的报告预测,美国今年可能每月平均失去23.5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会高达7.7 %。
英国有可能破产?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英国2008年第四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1.5%,是30年来最大幅 度的萎缩。而去年第三季其GDP也下降了0.6%。由于连续两季负增长,因此英国实际上已经符合经济衰退的技术性定义 ,这是该国自1991年以来的第一次经济衰退。美国外交专刊《外交政策》网络版1月28日甚至预测,英国有可能步上冰 岛破产的后尘。
除了实体经济困境,金融海啸也开始触发政治危机,法国工人早前举行全国大罢工,迫使法国总理公布一项260亿 欧元的刺激经济计划,试图挽回民心。
另一个受重创的国家是俄罗斯,该国的失业人数在去年最后一个月份,攀升至100万。加上物价飙升,卢布不断贬 值,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近日悲观预测,俄罗斯2009年GDP将零增长。总理普京为了平息民怨,于1月份宣布对进口 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保护本土汽车产业,但当地从事进口及改装日韩汽车的工人却因此陷入生计困境,受影响者约有10万人 。此举导致远东城市海参崴的反政府示威,普京的领导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二轮救援行动登台
欧美市场一向被视为第一波金融海啸的中心,但以出口为导向的亚洲经济,相信难以挺过“海啸第二波”。新加坡总 理李显龙在农历新年献词中说,新加坡2009年经济将陷入衰退,最糟糕的情况下,GDP会萎缩5%。李显龙指出,经济 负增长将持续数月甚至整年。尽管政府已采取措施,但“不会立竿见影地走出衰退”。
金融风暴旷日持久,由于第一轮拯救银行业的行动迟迟不见收效,第二轮如何出招,各国仍莫衷一是。在美国,奥巴 马政府早前提出成立坏账银行,收购问题资产。但美国媒体报道,现任财长盖特纳反对这种做法,原因是“成本太高”——美 国金融系统坏账约有两万亿美元,财政部可动用的救市资金只有3200亿,杯水车薪。《华盛顿邮报》引述消息人士观点称 ,奥巴马政府可能选择为金融系统的坏账提供担保,这样成本会减低,但这种做法难以令银行在短期内恢复信贷能力。第二波 “海啸”的杀伤力不容忽视。
澳大利亚、日本、法国等国,近日也分别出招,反映新一轮救市行动正在升级。其中澳大利亚除一如预期地减息100 个基点,还同时拿出415亿澳元(约合270亿美元)刺激经济;法国也豪掷260亿欧元;日本则计划向银行买入其持有 的1万亿日元(约合100亿美元)企业股票。
英国政府也被迫出台第二轮银行救助措施,为银行问题资产提供担保,总额超过1000亿英镑。政府还启动了一项 500亿英镑的资产收购计划,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倒闭潮。花旗集团欧洲首席经济学家桑德斯说,在上世纪90年代,英国公 司破产的最高峰出现在经济衰退的第二年,而英国当前阶段只是处于经济衰退开始后的第二个季度。
上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全球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调降至仅0.5%,是二战后最差的一年。外界猜测,第二 轮世界首脑金融峰会本月将在欧洲举行,不知已完成政权更替的美国政府是否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