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法院判定罗乌黑海划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13:57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孙力舟

  2月3日,国际法院的15名法官在荷兰海牙一致裁决,划分了罗马尼亚与乌克兰两国在黑海海域的边界。那么,这 一案件对世界包括我国有何启示呢?

  

  二战后被苏联抢走

  目前,黑海沿岸国家有6个,即乌克兰、俄罗斯、保加利亚、格鲁吉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黑海沿岸的阿布哈兹共 和国虽已宣布独立,但未获多数国家承认。这些国家在涉及黑海的各类问题上存在分歧,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的黑海划界争端, 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国际法院网站的信息,1948年,苏联强迫罗马尼亚将黑海中无人居住的蛇岛(乌克兰称之为“兹梅伊内岛” ),移交给当时属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此前这个岛被认为是罗的一部分,而这一移交并未得到罗马尼亚和苏联立法机构 的批准。

  罗马尼亚是二战的战败国,后来又成为华约成员国,对此事只好忍气吞声。到了1968年,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 斯库公开抨击苏联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与苏联渐行渐远,加以当时地质勘探工作者发现黑海大陆架蕴藏丰富的石油和 天然气资源,蛇岛的主权争端于是浮出水面。

  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岸国可以获得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而且岛屿可以作为 专属经济区的起点,这使得蛇岛的地位更加重要。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控制了蛇岛,罗一直表示抗议。

  

  油气资源很丰富

  1997年,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签订条约,同意通过谈判解决海上边界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开发争议 海区的资源。

  此后,在黑海发现的油气资源越来越多。2002年,由数国专家组成的科学考察小组对黑海海底进行勘探后发现, 黑海海底有一个巨大的油气田,其天然气储量达到25万亿立方米。

  2003年6月17日,罗乌两国总统签署《乌克兰—罗马尼亚国家边界及边界问题合作与互助条约》,罗方在条约 中确认一直存在争议的兹梅内伊岛主权归乌克兰所有,乌方则承诺不在该岛部署进攻性武器。罗方爽快让步的原因是,该国想 尽快加入北约和欧盟,而“入约”的条件之一就是,候选国不能与其邻国有任何领土争端。但两国的海上边界还是未确定。

  2004年,罗乌进行数轮谈判未果后,向位于海牙的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国际法院对两国海上边界进行划分。

  

  国际法院:蛇岛是礁石

  此后几年,两国在国际法院上唇枪舌剑,展开较量。乌克兰想将蛇岛定义为岛屿,这样就可以拿到大面积的专属经济 区。乌方认为,蛇岛“可以算是真正的岛,因为自古以来有人生活在那里,岛上有邮局和银行……蛇岛上的深井有可饮用的水 ”。

  而罗方则反驳称,“蛇岛上根本没有可饮用水。乌克兰人在岛上钻井取水,可他们找到的是含有害物质的海水。那种 泥多的液体根本不符合可饮用水的要求。”罗方还强调,蛇岛在1948年后被“非法划归乌克兰管辖”。国际法院在勘定边 界时应考虑到这一历史因素。

  到了今年2月3日,国际法院划分的边界终于定了下来,罗乌两国存在争议的区域约有80%被判归罗马尼亚所有。

  国际法院的理由是:属于乌克兰的兹梅伊内岛(罗称之为“蛇岛”)是礁石而非岛屿。根据国际海洋法的相关内容, 礁石不能作为专属经济区的起点。罗据此可拥有附近9700平方公里的大陆架。据报道,判归罗的海域藏有约700亿立方 米天然气和1200万吨石油。罗方曾估计,这些区域的能源够该国用20年。而乌克兰则失去了蛇岛周边的大陆架权益。

  

  罗很高兴乌勉强接受

  今年2月3日,刚刚从匈牙利访问归来的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在机场说,国际法院的这个判决是公正的。罗外交部 也发表声明,称这一判决的公正性和平衡性不容置疑。根据联合国宪章,罗将履行国际法院的判决。

  乌克兰的反应则比较矛盾。2月4日,乌外交部副部长库普奇什说,国际法院的裁决“更多地反映了罗马尼亚的利益 ”,国际法院的划界接近于罗方的请求。他表示,国际法院裁决中有很多“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但乌外交部发言人基里利 奇此前曾表示,国际法院对该问题的裁决是“客观的”,为乌罗之间的海上边界争议画上“句号”。鉴于乌克兰此前已表示接 受国际法院的裁决,估计即使心有不甘也将很难翻盘。

  

  我国应关注的两点

  国际法院对罗乌在黑海划界问题的判决,有值得中国关注的地方,因为我国也与一些邻国在南海和东海存在领海划界 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争端一旦由双方同意提交国际法院,那么无论国际法院怎么判,两国都必须执行。这就 意味着,一旦我国决定通过国际法院解决纠纷,就必须先给国内各界打预防针,要有思想准备——即使判决对中国不利,也要 服从。二是国际法院对海上无人居住的小片陆地,究竟认定为岛屿还是礁石,对最终的判决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必须在国 际法方面有所准备,掌握充分的历史、地理资料,以便在需要时用得上。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