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2月2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同舟共济” 与“临渴掘井”这两句成语出现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华的新闻里。中国成语之妙在于由几个字浓缩而成的概念,意涵既丰富又模糊,放在不同的语境或背景,会意外地产生多元的解读空间。
文章摘录如下:
“同舟共济”是希拉里在出访亚洲前,于纽约亚洲协会演讲时用来形容中美关系。中国总理温家宝对希拉里使用这句成语表示“非常赞赏”。他进一步解释典出:“《孙子兵法•九地》中说:‘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温家宝还表示,中美“同舟共济”后还可以加一句话,叫做“携手共进”——如同“左右手”携手共进。
“临渴掘井”也是希拉里说的。她在参观中美合作的北京太阳宫热电厂时,形容环境问题不能“临渴掘井”,不希望中国重复美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犯过的错误。
希拉里抛出“同舟共济”并获得温家宝正面回应,一来显示陷入经济困境的美国不得不承认对中国的依赖——虽然这种依赖是相互的,二来说明两国实力固然还有差距,但声势上已经平起平坐;温家宝“携手共进”的回应,则说明北京在意的是华盛顿的对等尊重。
而希拉里的北京行确实尽了做客之道,在不失立场的前提下不公开得罪主人。对人权议题小心翼翼,希拉里行礼如仪,从她选择提出的场合可见一斑。从至今公开的报道,希拉里在北京的四场主要会见里,并没有与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戴秉国讨论人权议题,只是在外长杨洁篪会见时触及,而且还强调人权不应成为双方在全球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和安全问题上合作的障碍。
中美长期的外交博弈,使得人权议题进一步复杂化。这注定人权议题在中美关系必然“临渴掘井”,中国不会满足美国的要求,美国也无法轻易把它从双边关系的计算里剔除。
“同舟共济”只是春秋吴人及越人历史的一段典故,吴越恩怨相关的成语还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卧薪尝胆”,后者恐怕更贴近古今中外合纵连横的国际现实。(叶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