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朝鲜将发射卫星引发各方猜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12:50  北京晚报

  

朝鲜将发射卫星引发各方猜疑

  朝鲜中央通讯社24日发布了朝鲜准备发射名为“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的消息,同时评价此次发射如果成功“将是朝鲜太空科技向经济强国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射卫星?

  朝鲜:

  用于资源勘探和气象预报

  朝中社全文转述了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当天的一份声明。声明说:“外太空是人类共同财富,和平利用外太空已经成为全球趋势。根据政府开发与和平利用外太空的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起朝鲜就一直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技术坚定推动研究和开发人造卫星发射。在此期间,朝鲜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1998年8月的一次尝试中获得巨大成果,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光明星1号’。”

  声明说,在过去十年中,将朝鲜太空科技推向一个新高度的动力使得朝鲜在卫星发射领域取得明显进步。

  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表示,作为国家宇宙开发前景计划的第一阶段,朝鲜将发射用于自然资源勘探和气象预报勘测等领域的试验通讯卫星,以适应未来数年国家经济发展所需。

  声明最后点明:使用“银河2号”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的准备工作目前正“顺利进行”,发射地点位于咸镜北道花台郡的东海卫星发射场。“如果发射成功,朝鲜太空科技将向经济强国方向迈出一大步。”

  打导弹?

  西方:

  “重点”在于运载火箭

  尽管这份声明没有说明发射的具体时间,但包括路透社、美联社等外国媒体普遍认为发射时间会在“数日或者数周内”。

  事实上,朝鲜此前已经释放出有关开发太空项目的信号。本月中旬,一些美国和韩国媒体不断报道朝鲜将试射“大浦洞”2型洲际弹道导弹,致使美国国务院向朝鲜发出不要进行弹道导弹试验的警告。然而朝中社16日予以否认和批驳。

  朝中社当时说:“朝鲜将发射什么,过段时间自然就会知晓。”朝鲜“无需得到某个国家的关心”,也“不希望别人介入和干涉朝鲜半岛问题”。美国等反朝势力不了解朝鲜的实际情况,而根据所谓的“情报材料”,把朝鲜和平的科研活动说成是“试射导弹”,这是“阴险的阴谋”。

  韩国通讯社24日撰文说:“这份声明再一次强调(朝鲜)开发太空的权利,同时否认了有关试射远程导弹的传言。”不过尽管如此,一些西方媒体仍然认为此次朝鲜发射项目的“重点”在于运载火箭,而非火箭运载的卫星。

  好时机?

  韩媒:

  打一张导弹牌过于冒险

  “大浦洞”2型洲际导弹的前身为同名1型导弹。1998年8月,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光明星1号”卫星,但美国和韩国均认为朝鲜发射的是“大浦洞”1型洲际导弹。

  至于这次发射的究竟是“银河2号”还是“大浦洞”2型洲际导弹,媒体“猜测”不一。路透社和美联社24日均引用“专家”的话说,此次升空的可能就是射程可达6700公里的“大浦洞”2型洲际导弹。法新社则援引一些韩国媒体的报道说,朝鲜此前已经将一些设备运往东海卫星发射场,但没有说明是何设备。

  而韩国通讯社则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朝鲜备发的“可能的确是一枚卫星”,而非“情报人员声称的导弹”。因为在目前平壤希望与贝拉克·奥巴马总统领导的美国新政府“修好”谈判之际,“打一张导弹牌过于冒险”,而一次卫星发射的力度似乎恰到好处。据新华社

  专家连线

  朝鲜认为此时发射最有利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朝鲜问题专家张琏瑰分析说,朝鲜到底发射什么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一旦发射失败、控制不好落到周边国家的领空领海甚至领土上,在目前东北亚关系紧张的情势下,会产生严重后果。

  针对为何朝鲜选择这个时间点进行卫星试射的问题,张琏瑰表示:“一方面,朝鲜是根据自己技术成熟程度的需要;二就是找最佳的国际大环境,以免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目前奥巴马总统刚上台不久,国务卿希拉里又刚刚结束对亚洲的访问,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尚未出台,对朝鲜发射贸然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很小。”张琏瑰分析道。 周云

  各方反应

  美国 驱逐舰全天候盯防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已出动了先进的导弹驱逐舰和侦察卫星进行24小时监视。

  日本 电子侦察机随时监视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最近启用了新型雷达FPS-XX,并出动了很少公开露面的YS-11E型电子侦察机,以监视朝鲜导弹发射基地的可能动向。

  韩国 打造反导网压制导弹

  韩国国防部官员日前表示,韩国军方计划在2012年前建立负责探测和拦截朝鲜导弹的作战指挥所。韩国要求朝鲜出示要发射卫星的证据。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