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竭力为“准航母”服役降温(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9日01:40  东方早报

  王国培

  

日本竭力为“准航母”服役降温(图)

  酷似航母的日本驱逐舰“日向”号可同时供4架直升机起降,宽阔的甲板上则能停放11架直升机。但日本自卫队坚持否认此舰有航母性能。

  

日本竭力为“准航母”服役降温(图)

  长197米,宽33米,排水量13950吨,全平开阔甲板,可停放11架直升机,能容4架直升机同时起降,搭载约340名乘员,总造价1050亿日元(约合70亿人民币)——日本海上自卫队首艘“航母型”驱逐舰“日向”号昨天正式开始服役。“日向”号同时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拥有的级别最大的护卫舰。

  尽管日本自卫队拒绝承认这是一艘航母,但依照其各项技术指标,不仅远超日本现有驱逐舰,甚至超过一些国家的轻型航空母舰,因此势必引起周边国家强烈关注。

  是周边国家潜艇杀手

  “日向”号由日本IHI联合船舶公司制造,2007年8月23日下水,昨天正式交付于日本海上自卫队。交付和舰旗授旗仪式在IHI联合船舶公司位于日本横滨市矶子区的造船所举行。日本防卫大臣政务官武田良太代表防卫省从厂方代表手中接过“日向”号交付书,向舰长山田胜规授予舰旗。IHI联合船舶是日本第六大造船企业,成立于2002年,由原石川岛播磨重工造船部与原住友重工军船部合并而成。

  “日向”号护卫舰还被日本媒体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叫“直升机航母”。因为该舰最大的特征便是舰桥靠近舰体右舷,舰首至舰尾采用全平开阔甲板,外形酷似航母。开阔的甲板使得“日向”号能同时容纳4架巡逻直升机同时起降。舰内还有大型机库,最多可停放11架直升机,机型包括SH-60型反潜直升机。同时,从大小规模来看,“日向”号的长、宽、排水量等都与英国海军的轻型航母相当,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级别最大的护卫舰,远大于此前最大的宙斯盾护卫舰“足柄”号(排水量7700吨),与“摩周”号补给舰规模相当。

  海上自卫队官员说,“日向”号装备有火炮、导弹、鱼雷等武器以及精良的雷达、指挥和通信系统,将部署在神奈川县横须贺基地,编入第一护卫舰队群,接替排水量4950吨的“榛名”号驱逐舰,成为执行反潜、防空、救灾以及营救在海外遇险日本人等任务的核心舰船。

  山田胜规说,所有乘员要努力不辜负“民众期望”,使“日向”号很快具备“战斗力量”。

   甲板机库不适合战斗机?

  由于日本宪法规定“不允许拥有攻击性航母”,因此海上自卫队对“日向”号被称为航母显得相当谨慎。海上自卫队解释称,“虽然这一设计提高了直升机的运用能力,但没有搭载攻击机的能力,不是航母。充其量只是一艘搭载直升机的护卫舰。”

  “在我看来,航母能发挥一定攻击作用,”海上自卫队幕僚长赤星庆治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基于那种定义,‘日向’号稍稍偏离(定义)表述。”

  当有日本记者变着法的问“说防御性航母总可以吧”时,赤星庆治无奈地说,“也不是不能那么说,但会引起非议。”

  “日向”号还首次装备了日本国产对空武器“FCS-3”,可以应对来自360度各个方向的导弹攻击。有报道称,虽然“日向”号现在不能起落战斗机,但由于形状与航母相似,不排除将来可以起落战斗机。不过美国军事杂志曾撰文分析称,“‘日向’号的甲板和机库结构并不适合用来搭载战斗机,若要朝航母的方向修改,工程量将非常浩大,绝对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

  二战后,日本宪法禁止向海外派驻武装力量。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逐步为自卫队派驻海外松绑,不断扩大执行任务区域。日本国会众议院去年12月通过法案,将海上自卫队为在印度洋上执行反恐任务的美英等国海军舰船提供后勤保障服务期限在原有基础上延长一年。 另外,海上自卫队本月14日派遣两艘驱逐舰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日本舰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在海外担负海上护航和警备行动。

   设置女性队员专用房

  “日向”号上设置了一个可容纳100人左右的“多功能规划区”,以便在发生大的灾害时其他省厅人员可以进来躲避。据悉,设计成航母模样便是因为追求这种多功能活用的结果。

  “日向”号的另一特征便是首次设置了女性队员专用房,将有17名女性队员乘船,其中包括2名干部。而过去女性队员的工作场所仅限于补给舰等后勤舰船。赤星庆治意气风发地表示,“从有效利用女性力量上来讲,这是个很大的进步。希望将来可以使女性队员达到一成。”“日向”号可容纳船员约340名。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还在建造另一艘与“日向”号同一型号的驱逐舰,预计于2011年完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