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伊战六年:创伤未合“后遗症”难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0日07:14  深圳特区报

  【据新华社消息】在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6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美国新政府已着手实施将反恐重心从伊拉克转向阿富汗的战略调整。虽然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弱化了美国民众对伊战的关注,但这场战争给美国带来的创伤难以弥合,而美国是否真正从伊战汲取了教训犹未可知。

  伊战“疲劳症”更凸显

  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国内目前已出现“伊战疲劳症”。何以如此?

  从2004年至2007年,伊战一直是美国民众最关心的话题,而且改变了美国政治格局。然而,去年以来,美国先后受到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袭击。美国民众的大部分视线转移到了经济问题上。

  此外,受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媒体削减对伊拉克报道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也在客观上减少了公众对伊战的关注。

  再者,奥巴马上台后,随着美国反恐战略重心转移,美国人对伊战走向趋于乐观,将关注的目光转移到了局势不断恶化的阿富汗。

  最后,尽管反战组织近日还将举行示威活动,但其声势已不如前。

  布鲁金斯学会安全专家奥汉龙说,种种现象表明,美国民众对伊战尽管不满,但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事情也只能如此”的心态。

  伊战“后遗症”难治愈

  尽管如此,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发动的最昂贵的战争和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仅次于越南战争的对外战争,伊战的各种“后遗症”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政治、社会、军事和文化等方方面面。

  虽然美国民众对伊动态消息的关注度下降,但不断增加的美军阵亡人数和战争开支却时刻使他们感到切肤之痛。据经济学家估计,美国要为伊战付出的总成本可能会达到2万亿至3万亿美元。

  此外,美国霸权的支柱——军事力量因长期深陷伊拉克战场而受损严重。军方最近一份报告说,因参加伊拉克和阿富汗军事行动而遭受脑损伤的美国军人最多可达36万人。

  在政治上,尽管伊战目前不是美国选民最关注的问题,但并不等于伊战导致的政治分裂已经弥合。

  “美国中心论”在延续

  从美国政策走向来看,奥巴马执政后调整全球战略,伊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对外政策架构中的地位大不如前。不过,奥巴马尚未说明两个问题:即如何看待伊拉克对于美国安全利益的重要性?为配合撤军美国将出台怎样的政治策略?这些疑问表明美国对伊政策走向还不那么明朗。

  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学者巴切维奇指出,美国如果在阿富汗扩大战事,等于没有真正吸取伊战带来的教训。

  伊战带给美国的教训是沉重的,但多数人仍以“美国中心论”来思考这个问题。在美国民众中,有一种战争功利心态。民意专家鲍曼指出,美国人对伊战的看法与战局顺利与否直接相关。凡谈及伊战教训,绝大多数人只考虑和算计美国的得失,而未思考过这场强加于人的战争给伊拉克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和痛苦。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