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国“国宝”霍金欲出走加拿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2日06:43  深圳特区报

  

英国“国宝”霍金欲出走加拿大
霍金和女儿在演讲中。
英国“国宝”霍金欲出走加拿大
日本研究人员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宇宙黑洞的内部状态,验证了霍金关于黑洞辐射的理论。
英国“国宝”霍金欲出走加拿大
霍金名著《时间简史》。
英国“国宝”霍金欲出走加拿大
霍金与第一任妻子(1965年)
英国“国宝”霍金欲出走加拿大
霍金在剑桥。
英国“国宝”霍金欲出走加拿大
霍金体验零重力飞行

  两年来,一出《百家讲坛》捧红了不少以往书斋里的先生,一时间“学术超女”、“学术快男”都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这些人舌绽莲花讲出的“通俗学术”也与时俱进地取代了评书,成为广大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之一。当然,如果盘点起学术明星来,这些在电视上初露脸的教授恐怕还都是小字辈,真正的大腕还要数史蒂芬·霍金,那才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第一人。

  虽然霍金瘫坐在轮椅上,口不能言,只能靠电脑模拟器来表达思想,但在众多科学粉丝看来,这些根本不是问题,反而只为这位偶像级的科学家增添几分传奇色彩,想想他先后两次来中国掀起的宇宙物理学热潮,看看那用四十多种文字出版了超过2500万册的《时间简史》,就会知道“知识英雄”的魅力无法阻挡。

  霍金被广泛称为“尚在人世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一些人看来,仅是纵观科学史,能排在他前面的也就是牛顿、爱因斯坦等寥寥几位。这样一个睿智大脑的存在,无疑为他所供职的剑桥大学乃至整个英国增添了很多声誉。可最近媒体纷纷传出消息,由于种种原因,这位“活宝”可能要离开执教四十多年的剑桥甚至离开英国,远赴大洋彼岸的加拿大继续研究工作。

  “学术巨星”要闹转会,这样爆炸性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多方关注,都想知道这位“全球首席科学家”究竟和校方乃至政府究竟产生了什么龃龉,导致竟然要分道扬镳。

  1

  生存记录:医学史上的奇迹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与物理学有缘,霍金是一个。因为他在英国牛津出生的日子1942年1月8日,正好是物理学巨匠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纪念日。

  17岁时,霍金选择了牛津大学的物理学专业,由此正式跨进了力热光电的殿堂。1962年从牛津毕业后,他选择去英国另一所名校剑桥大学进一步深造。

  踏入剑桥校门后,霍金考虑过两个可能的博士课题研究领域:基本粒子和宇宙学,分别研究最微观和最宏观的世界。他最终选择了宇宙学,因为宇宙学可用方程式表达,可以检验从望远镜和空间探测器收集来的数据;宇宙学还可以完全借助“头脑风暴”来展开研究,因为它包罗宇宙——宇宙的创生、演化和毁灭,宇宙学是“最大的科学”。

  可就在确定研究方向一年后,这位年仅21岁的研究生被诊断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病,叫做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简称ALS),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半。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逐渐衰竭。

  可对宇宙空间奥秘的执着让霍金很快从灰暗的消息中振作起来,“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霍金说。而且,他坚守的执着逐渐开始成为一种信仰——他想自己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下去。

  信仰和使命感使得霍金粉碎了医生的预言。研究运动神经元病多年的布赖恩·迪基说:“这简直令人难以相信。霍金能够活到现在的确是个奇迹,他已经打破了存活时间的纪录,他是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一个典范。”

  2

  剑桥大学:四十多年的“幸运”

  1965年,霍金成功获得剑桥博士学位,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霍金的博士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胀的宇宙。当时身体运动机能已经严重受损的霍金颇为庆幸地自称:“幸亏我选择了理论物理学,研究它用头脑足矣。”

  霍金从1970年开始对宇宙中的黑洞进行研究,1974年在权威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这一成果引起理论界的轰动。霍金利用自己的理论反驳了认为黑洞密度极高、任何东西都无法逃脱其引力的说法,他也因此成了科学界的名人。他证明了黑洞能够发出微弱的光和其他类型的射线,这就是现在著名的“霍金辐射”。

  1977年,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中名满天下的霍金,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引力物理学教授。次年,他获得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并受聘为卢卡斯数学教授,这是剑桥大学最具盛名的教职。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适用于天体类的大物质,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粒子,但是这两者却无法统一,而霍金的奇点理论正好统一到“无限小的物质爆炸成为天体”上。因此,他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

  从读博士开始,霍金的学术成就和剑桥大学就一直密切相关。剑桥先培养了他,继而在他初试莺啼前,为这位行动不便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份教职,接着又果断把当年牛顿战斗过的光辉岗位传到了霍金手上,这一系列动作无不显示了校方的先见之明和知人善任。而霍金也用一系列丰厚的科研成果回报了校方,由于他的存在,剑桥大学在1/3世纪中在天体物理研究方面稳执牛耳。此外,剑桥大学最新的建筑之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教学楼建筑工程所花费的6000万英镑中的一半,也是在霍金的帮助下靠私人捐款筹集到的。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剑桥大学看似在霍金身上做了一笔名利双收的长线投资,霍金也在这所传统英伦名校里找到安安静静做研究的港湾,这本是双赢的买卖。可时间足以磨灭一切感恩的心,再理所应当的心态背后也会偷偷滋生出抱怨的种子。

  最近,霍金向剑桥大学申请一笔2000万英镑科研经费,把他现在领导的剑桥“理论宇宙论中心”扩充为设备齐全的霍金研究所,但遭到校方拒绝。大学当局、研究委员会认为,这笔金额会使整个学校的研究费用捉襟见肘。对此,也有人替霍金打抱不平,霍金在剑桥的前同事、现已远赴加拿大任教的图罗克教授称,剑桥大学“有时似乎认识不到”拥有霍金教授“有多幸运”。

  虽然双方对此并没有多加评论,但合作了40多年的关系渐生嫌隙却是不争的事实。明年,霍金将从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的职位上退休,在这个节骨眼上传出了他将在退休后离开剑桥的消息,这很难不让人与前一段的不快联系起来。不过,这次剑桥校方倒是很快站出来放话,剑桥应用数学系主任海恩斯表示:“我们相信霍金会继续他在我系的学术工作,继续其在宇宙论和引力研究中的领导地位。”

  现在,距明年霍金正式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剑桥真有时间与这个星球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重建信任吗?

  3

  英国政府:

  功利主义的选择

  在西方大学传统中,教授一直是人格独立的知识分子代表,他们随时可以针对政府的种种行为发表意见。霍金虽然不能口若悬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他心底却始终存在着批判的传统。这位“人间国宝”和英国政府之间出现裂痕也正是缘于这种传统。

  由于在全球都拥有巨大的威望,所以霍金一直慎用自己的影响力,绝少介入公共政策。但2008年6月,英国政府削减了一笔高达8000万英镑的科研基金资助,终于使霍金再也耐不住,对布朗政府表达了批评性意见。

  霍金批评英国政府犯了基本会计错误,以致大幅削减科研经费8000万英镑,令许多大学面临困境,布朗政府这一充满功利的行为将使整个英国民族“变得迟钝”。

  霍金在一封公开信上写道:“这种错误造成灾难性影响,令英国研究团体获得的资助或许被大幅削减。这些资助是我们努力研究的命脉,削减它们会打击年轻研究员,以及对英国科学界和我们的国际声誉造成重大损害,更可能导致多个物理学系倒闭。”

  其实,这也不是近年来霍金第一次与政府意见相左。霍金教授这两年一直在开展一项新计划——寻找非洲的“爱因斯坦”,希望建立非洲第一批研究高等数学和物理的研究生中心。

  霍金说:“科学界需要南非人才,我期盼挖掘到南非年轻的‘爱因斯坦’。”加入霍金这一计划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包括2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但英国政府却拒绝为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投资,只是在一些全球知名高科技企业和科学家们资助7500万英镑的帮助下,霍金的计划才得以实现。从那时起,一心探求世界真相的科学家才切实感受到现实世界中英国政府的功利主义。

  链接二

  霍金摇身变儿童作家

  英国媒体本月19日报道了霍金最新的动向,他正在为孩子们写书。这是一本有关宇宙探索方面的书,合著者是他的女儿露西·霍金。

  据报道,霍金的最新作品名为《乔治宇宙寻宝记》,是一个物理学方面的探险故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乔治借助邻居的超级电脑“宇宙”开启通往宇宙的大门,进行了一次宇宙之旅。他们利用这台电脑查找踪迹,探寻宇宙宝藏。此外,书中还提出三个问题: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存在吗?儿童读物经常提到的“黑洞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未来儿童读物将要涉及的“宇宙大爆炸时发生了什么?”据露西介绍,霍金希望通过这本书为孩子们找到答案。

  对于写儿童物理读物的想法如何产生,露西表示是自己首先想到的。她说,我注意到有些小孩子问我父亲“如果我掉进黑洞结果会怎样”时,父亲会用言简意赅、非常有趣的方式回答他们。我还注意到所有成年人都会聚集过来,听我父亲的回答。于是我提出,如果写些与物理学有关的故事,一定非常有意思。最初我们的故事涉及的范围较小,只是写一写他孙子的故事,后来我们的故事涉及的面越来越宽。(孝文)4

  加拿大:

  万事俱备只欠斯人

  如果大师霍金真的离开剑桥大学乃至英国,那么他的下一站很可能是位处新大陆的加拿大,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佩里米特理论物理研究所早就为霍金提供了优厚的待遇与一流的研究条件。

  佩里米特理论物理研究所负责人尼尔·图罗克教授日前说,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宇宙物理学家霍金已接受该所的邀请,担任该所研究员。

  他还说,霍金已被研究所授予杰出研究员的称号。明年夏天上任后,霍金将经常到研究所所在地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滑铁卢访问并从事理论物理研究,这是他新工作的一项内容。

  对于佩里米特理论物理研究所,霍金的评价也很高,他在一份声明中说:“佩里米特理论物理研究所的量子理论和万有引力这两个研究重点,对我的宇宙起源研究非常重要。”

  眼下,只见加拿大的研究所和霍金惺惺相惜,越走越近,而老东家剑桥却渐行渐远。其实这也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就在剑桥拒绝了霍金2000万英镑科研经费的申请同时,佩里米特理论物理研究所却准备好了一笔高达3亿英镑的经费。有钱能使鬼推磨,即使是大师也愿意让自己的科研经费充足些吧。更何况霍金研究的天体黑洞,对于科研经费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资金黑洞”呢。 (王严)

  链接一

  霍金梦想远走太空

  由于生病,霍金的身体活动仅被拘囿于轮椅的方寸之间,但他的思考却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中。正如他最喜欢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

  霍金始终坚信,人类必将离开太阳系寻找别的可生存行星,反物质能源将是星际旅行中飞船的主要动力。他说:“如果被限制在单一星球上,人类的长期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地球或许会受到小行星撞击,地球上也可能爆发核战,这些事件将让人类灭绝。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宇宙空间,并开拓多个独立的星际殖民地,我们未来的安全就能够得到保证。”

  空间探索并非一日之功,可对霍金来说,他还有一个切实的梦想:亲身进入太空。

  霍金曾多次表示,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太空旅行,而维京集团总裁理查德·布兰森私人建造的飞船“太空探索一号”或许可以帮助他实现这一梦想。他说:“我不怕死亡,而且我的生命之路还很长。我的下一目标是进入太空。”

  在上太空前,身体孱弱的霍金要先接受失重飞行训练。由于他不能进行肢体的运动,可能会被固定在座椅上,或者有人帮他释放安全带,然后在失重快结束时再把他放回去。

  2007年,霍金进行了“失重体验”飞行。他成为首位体验零重力飞行的残障人士。“太空,我来了!”霍金在结束2小时“失重之旅”后说。

  所有的科学粉丝都盼望着,在太空失重感觉下,霍金会激发出一些灵感,对他的宇宙研究有所顿悟,这完全是由于环境的突发变化而造成,可能会对他的思考有所帮助。

  或许霍金真正的归宿就是在广袤的太空,在一个比剑桥、比英国、比加拿大更遥远的地方。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