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驻华使节谈西藏:宗教文化“自由而鲜活” 人民生活发生巨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6日08:00  中国日报网站

  英文《中国日报》3月26日报道:直至今日,尼泊尔驻华全权特命大使坦卡·普拉萨德·卡尔基仍然清晰地记得他见过的第一批西藏人。 

  那是在1959年西藏上层集团叛乱失败后,辗转尼泊尔准备流亡印度的僧众们。这些藏人终日住在破旧的帐篷里,给幼小的卡尔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些人的生活很苦,”现年54岁的卡尔基今天(3月25日)早些时候在参观一个以西藏民主改革为主题的大型展览时告诉《中国日报》记者,“但他们的马高大、漂亮,让人过目不忘。” 

  多达150余名外交官,其中包括60余名大使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代表,受外交部之邀参观了此次展览。 

  卡尔基表示,尼泊尔作为西藏近邻和唯一在藏开设领事馆的国家,对1959年以来西藏所经历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剧变”是最有发言权的。 

  “我们清楚地知道西藏的遭遇,”他强调说,“有时候,西方的媒体和民众不从发展的角度看西藏,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视角在家里坐着点评西藏。” 

  “西藏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过去简直是高得太多了,简直是天壤之别。” 

  直到50年前才废除农奴制度的西藏,将在本周六庆祝第一个“废奴日”。 

  3月10日,旧西藏的最高领袖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在其自半个世纪前叛乱失败后就一直寄居的印度达兰萨拉“流亡政府”所在地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批评中国在西藏地区实施“文化灭绝”政策。 

  驻华使节们对此颇有微词。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吉列尔莫·贝莱斯向记者表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也必将与中国其它部分共同发展”的认识至关重要。 

  罗马尼亚大使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则回忆起他曾亲历过的一场在拉萨庙宇内的辩经会,并称其为西藏地区宗教传统依然“自由而鲜活”的例证。 

  作为“融合政策”的提倡者,伊斯蒂奇瓦亚认为,在当今世界,使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完全孤立于外界的空间已不复存在。西藏也不例外。 

  “今时今日,你不能再随随便便把门一关,把自己当自然历史保护区一样锁起来了,”他说,“看看中国大陆吧。开放改变了一切。” 

  伊斯蒂奇瓦亚表示,在过去五十年里,西藏人民“遗弃了本就该遗弃的东西。他们从一个十分落后的政权中解脱了出来……西藏的旧体制和我们当代世界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兼容的。” 

  “西藏人民得到了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教育,而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应对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是他们必须遗弃的,什么又是他们必须保留的——这是今天的世界给我们所有人带来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主选择。” 伊斯蒂奇瓦亚说,和所有人一样,西藏人民应该“用有价值的地方传统来应对外界的各种挑战”。(中国日报记者 胡亦南  编辑 张峰)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