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七大都市圈联防拦截朝鲜卫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2日03:37  时代周报
视频:日本要求朝鲜在发射问题上保持克制  来源:东方卫视《环球新闻站》

  “如果朝鲜方面试射不成功,或者偏离了轨道而侵犯日本等国的领空,那么日美等国进行拦截的可能性就很大。”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教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不过他也认为,这是日本导弹防御系统自2003年引入以来,首次进入“应战”状态,当然也是首次面临“真正的考验”。

  本报记者  葛传红 发自上海

  随着朝鲜公布的发射卫星日期日益临近,东亚的紧张局势又再次绷紧。

  据韩国政府方面的最新消息,朝鲜“导弹”已上发射台,并注满了燃料,种种迹象显示,朝鲜的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而3月27日,美国智库“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ISIS)也公开了一张拍摄于朝鲜舞水端里导弹发射基地的最新卫星照片—清楚地显示朝鲜“导弹”的顶部已经矗立在发射架上。

  对于朝鲜方面即将发射的迹象,美日韩方面立刻作出强烈反应,声称朝鲜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三国还准备将此议案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对此,朝鲜方面立刻发出强烈声明,坚决反对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朝鲜发射卫星问题,并把这样的行动视为对朝鲜“粗暴的敌对行为”,朝鲜将对此“采取必要的强有力的措施”,并且还威胁说,这样的敌对行为一旦发生,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就不再存在了,迄今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所有进程也将“回到原点”。

  与此同时,美日韩方面则加强了对朝鲜“发射卫星”进行拦截的准备—三国的7艘“宙斯盾”舰在日本海附近严阵以待。而3月27日上午,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安全保障会议上决定,政府可以根据《自卫队法》第82条向自卫队发出“摧毁导弹”的命令,以击落任何可能落入日本境内的 “发射物”。随后,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即正式下达了该命令。

  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紧张的气氛几乎让人窒息。

  从南到北:日本“七城”联防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正式下达拦截命令以后,日本方面立刻对整个国家的防御部署进行了快速调整。同时政府还对民众进行心理辅导,要求国民们不要太过惊惶—“相信政府能够成功应对”。

  对此,美国著名智库“企业研究所”(AEI)的军事问题专家保尔·麦克莱兰表示:“日本进行反导系统的研发已经有5年多了,总共投资了800多亿美元:日本一方面利用了美国研制的神盾攻击系统来构建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另一方面又加进去一些日本自己的技术。可以说,现在日本的反导防御系统已经初见雏形。”

  事实上,日本是继美国之后,在全球第二个掌握导弹拦截技术的国家,但总体研发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在1993年朝鲜发射了“劳动-1”型导弹,日本政府便于1995年开始了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此后1998年8月“大浦洞-1”型导弹飞越日本列岛,使弹道导弹的威胁更具现实色彩。这样,随着对朝鲜担忧的加剧和技术开发的进展,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便急速发展起来。

  据军事专家介绍,美日合作推行的东亚战区导弹防御计划,其借口是为了应对朝鲜的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弹道导弹,但其防御范围却从北海道奥尻岛海域到冲绳海域,连绵数千公里。

  “从理论上讲,仅‘宙斯盾’驱逐舰就可以为全日本提供足够的防御能力,但实际上,由于受到后勤的限制,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只能对大城市或战略要地提供保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防务问题专家吴莼思研究员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介绍,日本现在的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是为了防护一些“重要对象”,大部分都是一些人口众多、经济活动集中的大城市。从总体上看,呈现出一种“多城联防”的局面。具体是札幌、仙台、东京、名古屋、京阪神(京都、大阪、神户)、广岛、福冈等7大都市圈,此外还有核能发电站和驻日美军司令部等敏感地区。不仅如此,日本还陆续在位于静冈县、岐阜县、福冈县等地的自卫队基地配备了“爱国者-3”(PAC-3)型导弹。

  “这样,日本便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导弹防御体系,在日本全境形成了一个反导防护网。”吴莼思研究员说。

  虽然,日本高调要拦截朝鲜的卫星,但在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军事问题专家保尔·麦克莱兰看来,“其实,这是一个高难度的任务。”

  “其实,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分为海基和陆基两个部分。如果想要拦截来犯的导弹,则海基和陆基两个方面都要一起发挥作用。”吴莼思研究员对记者指出。

  事实上,在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正式下达“拦截命令”之后,在陆基方面,原本部署在东京周边和滨松、岐阜地区的“爱国者-3”导弹便被调拨一部分到秋田县和岩手县,因为日本认为朝鲜的“导弹”可能会经过两地。而调配后,“爱国者-3”就将部署在日本的9个地点,“迎击”来袭导弹。

  与此同时,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3月27日决定派遣搭载海基拦截导弹“标准-3”(SM3)的“宙斯盾”舰“金刚”和“鸟海”从长崎县佐世保基地出发。而未搭载“标准-3”的“宙斯盾”舰“雾岛”也于3月28日离开神奈川县横须贺基地。据悉,经过几天的航行,“金刚”和“鸟海”已经部署在日本海海域;而“雾岛”则即将部署在太平洋海域,负责侦察导弹的飞行路径。同时,这三艘舰只也将和部署在日本海附近海域的美军“宙斯盾”舰密切合作。

  拦截成功:日本没把握

  其实,目前日本国内的许多人对导弹防御系统的有效性也议论纷纷,甚至很多人都表示怀疑政府是否在“作秀”。对此,日本媒体普遍认为,要直接命中以每秒数公里的速度飞来的弹头,“恐怕比麻生再次当选都要困难。”

  事实上,日本防卫省此前曾进行过两次反导试验,但2008年11月20日所进行的第二次试验以失败而告终。当时,日本海上自卫队“鸟海”号“宙斯盾”驱逐舰在美国夏威夷考爱岛附近海域发射“标准-3”海基拦截导弹却在最后数秒钟内失去“联系”,未能击落目标。

  因此,就有日本媒体指出,日本政府希望能在朝鲜发射导弹问题上显示强硬立场而已,但却“有点反应过度”。而日本国防问题专家前田哲夫的观点则更加“悲观”,他十分尖锐地指出:“如果火箭按既定路线飞向日本,那么‘宙斯盾’驱逐舰和‘爱国者-3’型拦截导弹将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作用。但如果发射的是‘大浦洞-2’型导弹且经过日本,它会在发射过程中落下大量残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侦测到其飞行路线,击落就更加困难了。”

  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吴莼思研究员对记者指出,无论导弹的射程如何,在其超高速飞行的情况下进行拦截都是极度困难的,连反导系统的“先锋”—美国,在拦截试验中也屡遭失败。

  比如,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陆军近千枚“爱国者”导弹部署到伊拉克周边。在战争中,伊拉克发射了23枚战术弹道导弹和5枚CSS-3巡航导弹,但只有9 枚战术弹道导弹被“爱国者”成功拦截,成功率仅为32%。

  不过,吴莼思研究员也认为:“目前,日本反导系统的主要问题还是在海基方面,陆基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这也将严重影响日本此次反击的成功率。”

  对此,复旦大学的沈丁立教授对记者指出:“反导系统的实用性尚未确立,成功率一直就不是太高—它们基本上都是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系统。”因此,在他看来,这次日本要用导弹打朝鲜卫星“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不过,也有舆论指出,其实美日近期的军事动作:“根本意不在朝鲜,而是另有所图。”正如日本《产经新闻》较早前的报道所揭示的,美日投入300亿美元研制的新一代“标准-3”型导弹,主要目标就是针对中国正在开发中的射程为1800-2500公里的中程导弹。

  对此,吴莼思研究员认为:“如果日本实施拦截并且取得成功,那么这将大大增加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在东亚问题上的发言权,而其中的‘意义’便不言而喻了。”

  拦截卫星 考验日本 瞬间反应

  据悉,日本的反导系统由高空(大气层外)及低空(大气层内)两道防线组成,来袭导弹被预警系统发现后,目标数据便被传送到综合指挥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和反击指令先发送到外层反导平台,如果来袭目标突破90公里的外层防线,控制中心将指挥负责15公里以下的空域内层防御网进行最后拦截。

  军事专家透露,根据日本反导系统架构,拦截朝鲜“导弹”具体可分两个步骤进行。

  首先,美国导弹巡洋舰“伊利湖号”将追踪朝鲜“导弹”的飞行轨迹,并把相关信息传给一个指挥中心。然后,停靠在长崎县佐世保港的两艘海上自卫队所属“宙斯盾”,将利用舰上搭载的“标准-3”型导弹在大气圈外部实施第一次拦截。

  其次,如果拦截失败,美国的早期预警卫星(DSP)便会对发射阶段的弹道导弹进行情报分析,然后将信息传递给日本“宙斯盾”驱逐舰和“爱国者-3”导弹,启动第二次拦截程序。

  然而,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军事问题专家保尔·麦克莱兰却认为:“虽说日本可以分两个阶段来拦截,看似很保险,实际上日本的反应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对此,麦克莱兰对记者分析道,朝鲜一旦发射之后,给日本反应的时间只有约10分钟,而且这其中还包括美国卫星计算火箭发射轨道所需要的3分钟,因此给日本“操作”的时间十分紧迫。

  据专家估计,朝鲜的第一级助推火箭预计将落于日本海,第二级将落入太平洋,但一旦发射失败或出现故障,火箭的某一级或部分残片就有可能落入日本,这就需要日本在瞬间必须作出击毁的决定,然而“机会”却稍纵即逝。对此,吴莼思研究员指出:“日本的反导系统是相当复杂的,而反应的时间又是如此短暂,所以日本拦截的成功率将大打折扣,尤其是海基方面的成功率则更低。”不过,她同时也认为,如果成功则对日美等国的反导系统的开发“意义非常重大”。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朝鲜 卫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