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媒称中欧峰会可能回避政治性议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02:36  新闻晨报
外媒称中欧峰会可能回避政治性议题(图)
  5月7日,在欧盟总部,欧方官员在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会上聆听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主旨发言。新华社资料图片

  □晨报记者 吴志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17日宣布,经中欧双方商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5月20日赴捷克首都布拉格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这次中欧峰会原定于去年12月初在法国举行,但由于当时的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坚持与达赖会见,中方决定推迟峰会。

  仅在布拉格停留几小时

  法新社17日报道说,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总统克劳斯将在布拉格城堡欢迎温家宝,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都将作陪。

  另据报道,温家宝此次布拉格之行仅在当地停留短短数小时。在横跨亚欧的长途飞行之后,温家宝将随即展开包括峰会与双边会见在内的密集的日程安排。

  对于即将举行的中欧峰会,马朝旭17日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同欧盟的关系,支持欧盟一体化建设,欢迎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与欧盟1975年建交以来,中欧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已建立50余个各级别磋商与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科技、能源、环境等广泛领域。“当前形势下,中欧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中欧领导人会晤是中欧之间最高级别的政治磋商机制。据中国外交部透露,此次会晤期间,双方领导人将就中欧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还将签署一系列重要合作文件。中方相信,此次会晤必将进一步增强中欧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峰会举行“就是最好结果”

  在当前形势下,中欧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预计将成为本次峰会的焦点议题。气候变化、经贸合作、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也受到外界高度关注。

  不过,法新社说,恢复举行的中欧峰会可能会回避令双方感到不快的政治性议题,而只讨论双边贸易、应对金融危机等经济性议题。

  报道援引欧洲理事会研究对外关系的分析师约翰·福克斯的话说,“这次峰会标志着欧中关系恢复正常,但仅此而已。政治和环境问题在这次峰会上处于次要位置,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立场仍比较强硬”。

  福克斯补充说:“峰会能继续举行就是最好的结果。为了不再惹恼中国,希望捷克的政治家们不要不合时宜地谈论台湾、西藏以及达赖喇嘛等问题。”他指出,以“大嘴”和反对欧洲一体化著称的捷克总统经常会发表“疯狂的评论”。

  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则对法新社说:“中欧将坦诚地就应对金融危机进行会谈,并讨论危机导致的新的国际形势问题。双方都希望看到一个多极化的世界,都希望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并通过加强合作来克服全球金融危机。”

  双方在贸易问题上仍存分歧

  本月早些时候,中欧双方已举行了一次高层对话。欧盟委员会的委员们与中国副总理王岐山率领的代表团达成一致:通过促进贸易与投资来恢复经济增长。

  近年来,中欧双边贸易增长迅速,欧盟已成为中国产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国则是欧盟除美国之外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欧盟方面统计,去年欧中商品交易额达3260亿欧元,其中欧盟的贸易赤字为1694亿欧元。

  与此同时,尽管中欧都承诺进行更广泛的贸易合作,但双方在一些贸易问题上存在分歧。15日,中国政府又敦促欧盟放宽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并再次批评了欧盟的对华反倾销政策。

  据报道,中方尤其希望欧盟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如果欧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就意味着将来一旦出现倾销问题,欧盟将完全信任由中方提供的证据,用于倾销案调查。

  不过,欧盟目前对中国的这一要求反应并不积极。上月,欧盟决定对中国产蜡烛增收反倾销税,欧盟贸易委员的发言人又在中欧峰会即将召开之际公开表示,“我们的态度没有任何改变”。他说,欧盟将在峰会上集中精力讨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推进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的问题。

  此外,欧盟还强烈要求中国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表明积极态度。但中国政府坚持说,减排的主力应当是富裕的发达国家,它们应当减少污染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欧洲理事会研究对外关系的分析师福克斯说:“中方不会在这次峰会上与欧盟过多讨论气候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