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又有10具也航空难遇难者遗体被发现。空难中唯一幸存者13岁少女巴希亚·巴卡里在返回法国后,经过治疗已出院。
美国航空安全基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1970年以来共发生13起只有1人生还的空难,其中6人是未成年人。而英国民航局数据显示,儿童仅占航空乘客的4.3%。儿童在空难中生还率高原因何在?除去年龄因素外,空难生存是否有技巧可循?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原因何在
肢体短更多血液抗创伤
医生认为,儿童屡创生存奇迹,可能与他们“小”有关。从高空坠下时,体型小、体重轻的儿童较可能被树木等物体拦截。此外儿童身体也比成人圆胖,水分较多,较能承受伤害。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儿科专家阿里斯代尔·萨克利夫博士解释说:“儿童的肢体长度较短,而身体中却具有更多的体液来抵抗创伤。”他说:“身体恢复的速度和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同时,儿童的骨骼还具有较大的弹性。骨折的几率也就小很多。”
萨克利夫强调,儿童承受血液流失的能力也更强。也就是说,由于儿童的造血速度高于成人,使他们在比例上能够承受比成年人更多的血液流失,并能够在失血后迅速使机体得以恢复。
身材矮小座位提供防护层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安全专家艾德·加利亚教授指出,儿童一般较矮小,坐下时头部不会超出座位,相对坚硬的座位因此可充当防护层,减少受伤几率。“成人头部突出来,双脚着地,被碎片砸到头与双腿甩动而受伤的可能性较高。”但飞行对被父母抱在怀中的婴儿可能更危险。加利亚说,婴儿可能在冲击下被抛离,而且父母在坠机时往往身体前倾,压住孩子。
航空学专家约翰埃金解释这个问题时说:“我认为没有任何幸存模式,能否生存只是碰运气。”
幸存技巧
坐机尾更易生还?
美国《大众机械》月刊2007年的一篇文章中,航空学作者戴维·诺兰曾提出“位置幸存说”。在分析20起至少有1人丧生、1人幸存的美国航空企业空难后,诺兰认为,飞机后部的座位安全性更高。 “同身处前几排的乘客相比,离机尾近的乘客在空难中幸存几率大约高40%。”诺兰写道。
出口5排范围内座位安全
也有专家指出,坠机情况每次不同,很难断言机舱哪里最安全。航空安全专家艾德·加利亚教授建议乘客选择在出口5排范围内的座位,出口在机舱前、中或后端皆可,越靠近出口越可能顺利逃生,而靠走道的座位比靠窗座位稍好。这是他分析100多起空难与座位安排及访问数千名幸存者后得出的结论。
抓住“黄金90秒”逃生
航空业有所谓“黄金90秒”的说法,认为事故发生后短短90秒是逃生的最佳时机。今年1月,美国一客机撞上飞鸟迫降在河中,河水很快就涌进机舱,但由于乘客迅速撤离,机上155人无一罹难。
“幸存者俱乐部”一书的作者本·沙德指出,遇到空难绝对有可能大难不死,但一些经常飞行的乘客自以为对飞行安全很了解,不听安全解说,一上飞机就忙着看报、喝酒、看电影或睡觉。她提醒乘客保持警惕,尤其要注意起飞后3分钟与降落前8分钟。研究显示,80%空难发生在这两个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