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8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在意大利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0日01:38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晖):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9日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际贸易等当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会议,并就上述议题阐述了中方的原则立场。下面请听下面请听本台特派发回的详细报道: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主持了当天的对话会议并发言,与会领导人围绕对话会议议题分别发言交换意见。戴秉国就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加强全球经济治理阐述了中方主张。他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深化,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与会各国的经济发展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社会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介绍说:“第一,积极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第二,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第三,积极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第四,积极推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合作。”

  关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戴秉国指出,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大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各国在制定经济复苏政策时,不仅要考虑本国利益,也要兼顾他国利益。首要任务是增加需求,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刺激方案的力度和有效性。要坚持开放市场,加快推进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同时,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谈到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戴秉国表示,要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治理结构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发言权和代表性,鼓励其他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吸收发展中国家以平等身份加入并参与决策;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

  谈到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戴秉国指出,国际金融机构应该把新增资源首先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脱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支持。发达国家应该兑现官方发展援助承诺,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而发展中国家对本国发展承担首要责任,应该把通过发展消除贫困作为中心任务。

  他还指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各方携手应对。

  戴秉国强调,国际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只有加强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才能从体制机制上促进世界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介绍说:“他从治理的目标、治理的主体、治理的方式以及治理的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了中方的观点。”

  中方认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全球经济治理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平等参与不仅是形式上的,更应是实质内容上和决策过程中的。全球经济治理需要坚持民主原则,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照顾和体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全球经济治理需要合适的机制安排。各种治理机制可以在所有利益攸关方平等协商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有关国际标准和规范。

  戴秉国最后指出,各方相聚拉奎拉,就是要共同发出明确信号:我们应该合作,我们能够合作。

  与会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表示,国际经济金融危机严重危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发展,国际社会应该充分关注全球贫困加剧及发展环境恶化问题,把发展问题放在首位。发达国家应该履行承诺,保持对穷国的资金流入。

  马朝旭还介绍了与会发达国家领导人的共识。他说:“与会的发达国家领导人主要的观点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在趋于稳定,世界经济危机的积极面开始显现,应该争取世界经济全面复苏,防止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发生。他们也主张要通过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尽早完成多哈回合谈判。在大家共同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上,他们也主张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共同利益,没有发展中大国的参与,这一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发达国家愿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发展资金和手段。”

  此次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深化的形势下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的权重在此次会议中显得尤为突出。马朝旭就此评价说:“自从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话的那天起,发展中国家就希望并主张同八国集团、同发达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无论是在会议的形式、议题的设定,以及对话的方式上都希望体现一定的平等性,也就是希望在平等的基础上同八国集团成员进行坦率的深入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共同面临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我看到此次会议的主办方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会议的进行到目前为止应该是顺畅的。”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