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华裔部长们的绿色外交:尴尬的“碳关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10:37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奥巴马政府的立场就是,美国要在气候问题上起到领导作用”

  本刊特约撰稿/陈君 本刊记者/王艳

  “我外祖父的照片,我父母结婚时的照片……然后,有了我,这是我小时候的样子。你们也许要问我怎么会有这么帅的父亲、漂亮的母亲?是不是弄错了?其实我长得还是有些像我母亲的。”7月17日,当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天津大学愉快讲述亲情故事的时候,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正在上海做“世博会大使”。

  4天前他们一同抵京,开始了被媒体称为“绿色外交”的访华之旅。骆家辉和朱棣文的行程整整提前了两个月。这一行程本来计划在9月。

  两位美国华裔部长同时访问中国,这在中美关系史上尚属首次;事实上,在美国联邦政府里同时有两位华裔人士出任内阁部长,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

  三张黄色面孔

  与前一段时间国务卿希拉里、财长盖特纳等美高官访华的“低调”不同,此次美方在两位华裔部长行程安排和新闻报道上格外高调。为了方便对中国大众展开宣传攻势,除了与政府领导人及有关部委的会谈外,美国人“几乎所有的行程”都对媒体开放。

  其实,为奥巴马竞选立下汗马功劳的现任白宫内阁秘书卢沛宁也一同来到中国,也就是说,奥巴马内阁中最有分量的三位华裔高官齐聚中国。当三张黄色的面孔同时出现在媒体的视野里,这简直成为一场纯粹的情感外交。

  “100年前,我祖父乘蒸汽船到美国华盛顿州。举目无亲,不懂半句英文。他在一个白人家庭当佣人,这户人家距离州长官邸不到1英里路程。100年后,当我宣誓就任华盛顿州州长时,我开玩笑说,我们家族用了一个世纪,才从那幢当佣人的房子,搬进了州长官邸。我父辈从小就教育我,要勤奋笃学,重视家庭,要为自己的出身自豪,要相信历史的方向盘总是掌握在伟大的民族手中……这些信念对于无论是在波士顿还是在北京长大的孩子都不会陌生。” 骆家辉15日在中国美国商会午宴后演讲时,曾回忆祖辈漂洋过海到美国的往事,“我家族的故事,是成千上万美国华裔家庭的故事,我为这样的经历自豪。”

  骆家辉的妻子李蒙是上海人,据说岳父母现在还经常回上海,他本人卸任华盛顿州州长加盟戴维斯律所后,则经常往返于西雅图和上海之间。

  第二代移民朱棣文比第三代移民骆家辉更有故事可讲。朱棣文的父母早年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外祖父李书田不仅毕业于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而且还是天津大学历史上任职最长的工学院院长。他特意访问天津,公开展示一组“我的家在天津”的家庭旧照,很有寻根的色彩。

  于是在中国媒体的语汇里,甚至在不少中国人心里,骆家辉、朱棣文首先是“华裔”,其次是“部长”,最后才是“美国的”。

  “我们为中国血统感到自豪,但代表的是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的利益。”两人在唯一一次共同记者会上回答提问。

  为美国寻求贸易机会

  作为奥巴马的政策执行者,骆家辉与朱棣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推销美国的环保理念、绿色技术和技能产品。

  访华前一周,美国商务部公布进出口数据的时候,商务部长骆家辉发表了此行的目的。

  “今天的数字提醒我们出口对推动美国经济的重要性。”骆家辉说:“下个星期我将访问中国,为美国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寻求贸易机会,当前世界各国面临气候变化问题,美国商务部致力于确保美国公司在这个挑战之中的竞争地位。”

  美国的出口自2009年4月开始以1.6%的增速上升了到了1230.3亿美元,货物和服务贸易赤字下降到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骆家辉6日在访华声明中继续强调,随着中国遭遇气候变化的挑战,美国的绿色科技企业有望在满足中方治理污染需要的同时,抓住机遇创造就业机会,“这对中美两国来说可谓双赢。”

  就在他们来到北京的同一天,《纽约时报》在一篇发自北京的报道中似乎说明,骆家辉的任务并不如想象中简单。这篇题为“中国寻求在可再生能源上称雄”的报道指出,“当美国能源部和商业部的最高级官员抵达北京的时候,他们将会置身于保护主义的风暴中,这些保护措施旨在帮助中国成为世界再生能源的老大。”

  虽然《纽约时报》的描述相当情绪化,但中国政府确实开始重点扶持国内的新能源工业。1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