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陆克文政府给热比娅签证挨抨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8日14:37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主笔孙力舟

  最近,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可谓备受考验,尤其是“疆独”头目热比娅获准进入澳大利亚出席墨尔本电影节,更是让中国民众颇为愤怒。那么,澳大利亚人又是如何看待中澳关系近期的波折呢?

  “不必在乎中国的感受”?

  简要归纳澳大利亚政界、学术界和媒体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有一些人可以称为“麻木不仁派”。即认为澳中关系发展正常,澳大利亚不必过于考虑中方的感受和关切。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21日的文章《随着关系日益密切,中澳之间产生紧张》,引了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的话说,中澳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挑战不断”,但两国宽广的联系将持续下去,“我们与中国朋友之间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但也存在持续的分歧”。

  8月25日,《布里斯班时报》发表了杰拉德·亨德森撰写的文章,题目赫然是“我们不必在乎中国的感受”,该文称当前中澳关系没什么大麻烦,澳大利亚不必让步。他认为,目前的中澳关系只存在一个新问题,即中国逮捕了一位力拓公司的员工、澳大利亚公民胡士泰。文章说:“自澳大利亚1972年承认中国以来,其他的问题一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澳总理也曾接见达赖喇嘛,尽管这样,双边经贸关系仍在发展,外交关系也没遇到多大麻烦。

  给热比娅签证这事“办糟了”

  认为不必考虑中国感受的看法显然是掩耳盗铃,它并未获得广泛认同,一些政界人士认为,应该体察中国的关切,不要刺激中国。《布里斯班时报》的文章称,今年7月,西澳大利亚州州长科林·巴奈特在访华时说:“中国对澳大利亚,比澳大利亚对中国更重要。”

  8月23日,澳大利亚反对党的外交政策发言人朱莉·毕晓普,指责澳大利亚政府在给热比娅签证这件事上“办糟了 ”。此前,她曾把澳大利亚防务白皮书中突出“中国威胁”称为“对中国不必要的挑衅”。澳大利亚议员菲利普·拉多克也把给热比娅发签证称为“错误”。澳大利亚《日报》网站等媒体8月20日也称,明年达赖喇嘛来澳大利亚时,将不能坐在参议院的贵宾区。参议员乔·路德维格说,贵宾区只有政府官员才能坐,“历届澳大利亚政府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我们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澳政府不承认‘西藏流亡政府’是一个政府。”对这一决定,有参议员却带有挑动意味的说:“我们就别绕弯子了,这是害怕北京啊!”

  “你可以私下里告诉中国”

  还有一种观点则主张,澳大利亚不要大张旗鼓地挑战中国认为是核心利益的问题,但在私下里可以有所动作。

  8月24日,《悉尼先驱晨报》发表约翰·加诺特的文章《勇敢地面对中国?最好还是别在外交方面激怒中国了》。

  该文认为,新疆与西藏属于“主权”问题,威胁到中国军事政策的也是如此。但是,中国外交官为了避免树敌过多,制订了一系列“免责条款”,使得“外国领导人(要看他们是谁),可以在私下里提出上述所有禁忌问题。

  最后,加诺特的结论是,“因此,你可以私下里告诉中国对其西藏政策的意见;你可以宣布新建一支潜艇舰队,但不能鼓吹这是为了抗衡中国未来的海军力量;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与中国交涉一名公司管理人员被捕一事,或许你还能把他弄出来,但最好不要公开提这件事。”加诺特的观点说白了就是,澳大利亚可以干损害中国利益的事,但不要大张旗鼓弄得全世界都知道,这样既能有益自身,又不会惹祸上身。这种自作聪明的看法,显然以为中国很好糊弄。

  “善意能带来丰厚的收益”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的胞兄、长期在中国做生意的陆克雷(GregRudd)也加入论战,他在《澳大利亚人》报发表了题为“善意能带来丰厚的收益”的文章。陆克雷认为,中澳应努力了解对方的文化和心理,特别是历史短暂的澳大利亚,应该努力理解中国5000年的文化,而把澳大利亚式的民主制搬到中国,只会导致军阀割据,“引发内战”。他还认为,通过两国各界人士广泛的,有时是非官方、非正式的交往,建起彼此的友谊和信任,这样事情就好办了。他说:“我们需要长期的双赢局面,不需要短期的指摘责难。”

  《澳大利亚人》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创刊于1964年,隶属于默多克新闻集团。可能是因为该报的重要地位以及该文作者的特殊身份,澳大利亚总理办公室特别发表声明,称这篇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