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晓露
据德国《明镜》周刊8月28日报道,一桩32年前轰动德国的悬案出现了新证据,警方终于锁定了此案的犯罪嫌疑人。
“红军旅”(RAF,也称“红军派”)是德国的一个恐怖组织。1977年,西德联邦总检察长齐格弗里德-布巴克遇刺身亡。30多年来,该案案情扑朔迷离。今年8月,德国警方在对布巴克遇刺案的重新调查中,发现了“红军旅”女成员威瑞纳-贝克尔的DNA。8月27日,德国警方在柏林将57岁的贝克尔逮捕。
1.两凶手向布巴克连开15枪
1977年4月7日上午9点,时任西德联邦总检察长的齐格弗里德-布巴克乘坐自己的奔驰专车,前往位于卡尔斯鲁厄市的联邦检察署上班。当时车上还有30岁的司机沃尔夫冈-戈贝尔和联邦检察署司机业务部门主管乔治-伍斯特。当车子在一个路口停下等红灯时,头戴橄榄绿头盔的两个人骑着一辆摩托车赶上来,其中一人端起冲锋枪向布巴克的专车连开15 枪。布巴克和司机戈贝尔当场死亡,伍斯特身受重伤,在医院里躺了6天后不治身亡。
刺杀事件发生后,“红军旅”宣布,布巴克遭枪击是他们所为,因为联邦总检察长“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代言人,以维护这个腐朽的制度为己任,必须予以铲除”。
2.“红军旅”专杀高层人震惊德国
“红军旅”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许多思想激进的青年学生对政府感到失望。1968年3月31 日,青年学生安德里亚斯-巴德尔等4人在法兰克福的两家百货公司纵火,抗议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这两场火灾造成了70 万马克的损失。两天后,4人被捕。
1970年5月14日,巴德尔等人被释放。他带领许多支持者成立了“红军旅”,并把自己获释的这一天定为“红军旅”的生日。
“红军旅”主要由大学生组成,他们以南美洲的反帝国主义游击队为榜样,自称反对越战,憎恨资本主义和纳粹,梦想建设一个平等、没有剥削的社会,认为应该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实现梦想。为了增强“战斗力”,“红军旅”专门到巴勒斯坦进行军事训练。
“红军旅”将攻击目标锁定为各界高层人物,先后制造了多起血腥事件,共有34人惨遭不幸,其中包括西门子公司总裁贝库茨、德意志银行行长赫尔豪森、托管局局长罗韦德尔等。这一系列暴力事件表明,尽管“红军旅”将自己标榜为不折不扣的反纳粹主义者,但正如英国《泰晤士报》评论的那样,“在他们的伪装下,其实是另一个赤裸裸的希特勒。”
3.真凶另有其人-
西德警方非常重视布巴克遇刺案,1982年,3名“红军旅”成员——克里斯蒂安-克拉尔、克努特-福尔克茨和布丽吉特-默恩霍特——落网。1983年,3人被判处终身监禁。法院在判决时没有深究到底谁是凶手。
福尔克茨于1995年获释。2007年3月26日,默恩霍特出狱。今年年初,克拉尔出狱。3人在狱中均没有悔罪表现,德国社会各界对他们的提前出狱忧心忡忡,一名曾被克拉尔等人劫持的飞机驾驶员写信给德国政府,表示对此决定“ 感到失望和愤慨”,并退回了当年因智斗恐怖分子获得的联邦十字奖章。
在布巴克遇刺案中,政府提前释放罪犯遭人诟病,此案的真相也一直扑朔迷离,很多人对法庭的判决持怀疑态度,认为真凶另有其人。
2007年4月,在布巴克遇刺30周年之际,布巴克的儿子米夏埃尔-布巴克在《南德意志报》上撰文称,他已从 “红军旅”内部获得重要消息,克拉尔并非当年杀害父亲的凶手。
小布巴克的文章一经披露,德国上下一片哗然。柏林《日报》很快披露,向小布巴克透露这一消息的,是前“红军旅 ”成员皮特-尤尔根-布克。布克因参与多起暗杀活动于1981年在汉堡被捕,随后被判处终身监禁。1998年3月13 日,布克保释出狱。之后,他在弗莱堡市定居,以写作为生。布克向小布巴克透露,刺杀布巴克的是于1999年获释的“红军旅”成员史蒂芬-威斯纽基,驾驶摩托车的人是“红军旅”成员索尼伯格(于1992年获释)。
然而,受到怀疑的威斯纽基反指布克才是凶手。德国检察机关经过调查发现,有确凿证据证明,案发时布克不在现场,一些证据——包括已经封存的联邦宪法保卫局的档案,均指出威斯纽基是凶手。但让人不解的是,当年这些档案竟然没有移交给检察机关。
随后,德国《明镜》周刊的一篇报道,让此案迷雾重重。报道称,德国联邦刑事警察局在1990年便从“红军旅” 成员希尔克-迈尔-威特那里获得消息,称在布巴克遇刺的那一天,福尔克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说,他根本不可能参与刺杀布巴克。报道说,早在1987年,西德情报官员便获得消息,称威斯纽基很可能是向布巴克开枪的人。提供这一消息的,正是最近再次被捕的“红军旅”女成员威瑞纳-贝克尔,她当年参与了“红军旅”犯下的一系列惊天大案,归案后被判处重刑,于1989年获释。
4.借助现代科技找到新证据
小布巴克2007年在《南德意志报》上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德国媒体纷纷跟进,各种所谓“真相”、“内幕” 层出不穷。有意思的是,《南德意志报》发表了小布巴克的文章后不久,又发表了一篇和小布巴克的文章相矛盾的文章。
这篇文章称,威斯纽基并非杀害布巴克的凶手,因为各种证据显示,布巴克遇刺前后,威斯纽基没有住在“红军旅” 在卡尔斯鲁厄市租的房子里。文章将矛头对准了威瑞纳-贝克尔,称她才是向布巴克开枪的人。文章说,布巴克遇刺后,警方在贝克尔的住所搜出了一把冲锋枪和一把螺丝刀。在凶手戴的头盔里,警方发现了一根头发,《南德意志报》称,头发“很可能属于贝克尔”。
各种各样的“内幕”没能帮助德国司法机关揪出真凶。在舆论的压力下,2007年5月,司法机关称,将继续调查谁是杀害布巴克的凶手,并誓言追查到底。
今年8月,德国司法机关在对当年的一些物证进行DNA检测后,发现现年57岁的威瑞纳-贝克尔嫌疑最大,遂于 8月27日将其逮捕。
据德国媒体报道,司法机关在当年“红军旅”发布的声称对布巴克遇刺案负责的信件上,检测出了贝克尔的DNA。一名检察官表示:“30多年前根本没有这项技术,如今终于借助现代科技找到了新线索。”
这名检察官还透露,贝克尔在布巴克遇刺案中“采取了关键行动”。但“关键行动”到底是指扣动扳机还是参与谋划,他没有说明,因为现在案件还在调查中,他“不便透露太多信息”。
小布巴克在获知父亲遇刺案出现新证据后向媒体表示,贝克尔很可能就是真凶。
5.提前释放“红军旅”成员是错的?
1998年8月20日,“红军旅”宣布自行解散:“28年前,也就是1970年5月14日,‘红军旅’在解放行动中成立。今天,我们终止这项计划。从此,‘红军旅’的城市游击队也将成为历史。”
“红军旅”解散后,其成员继续遵循团结和沉默的原则,拒绝为所作所为道歉。对此,曾担任德国联邦内政部长的康特尔认为,“红军旅”最终放弃暴力,并非是因为他们回归了理性,而是看到使用暴力无法改变社会才不得不这样做。
康特尔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看法。此番贝克尔再度被捕后,有德国网友留言表示,政府提前释放“红军旅”成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现在对贝克尔的逮捕只是“亡羊补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