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摆脱美国赤字“毒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6日14:32  《环球》杂志

 

  木人

  虽然纽约市中心的“国债钟”第一次突破万亿美元的景象一时令世人震惊,并引发一片指责,但在“复苏优先”的议程背景下,世界对于美国联邦赤字的持续大幅膨胀,如以往一样,更多还是采取了一种容忍的态度。这在当前实属无奈之举,从长远看,却如同是在一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无论是本财年还是未来10年,美国联邦财政预算赤字都将创历史最高纪录。据分析,如果把奥巴马政府的财政规划计算在内,今后10年美国政府的赤字规模将远超10万亿美元。假如美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家诸如通用电气之类的公司,联邦政府早就破产了——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斯一语中的,反映了人们对美国赤字失控的普遍忧虑,也隐含着华尔街流行的“太大而不能倒”的说法。

  上世纪60年代,由于经济不景气,加之战争需要,美国政府开始采取财政扩张政策,赤字财政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到80年代末,赤字规模超过了2000亿美元。90年代中期由于经济繁荣而一度减少,但进入新世纪后大幅反弹,2004年突破4000亿。到今年,财政年度刚过9个月,就比去年全年翻了一番多。法新社将美国联邦赤字喻为一个“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

  此轮赤字激增,直接原因在于金融危机。与几十年来的情况一样,每次陷入困境,美国政府必然借助赤字化险为夷。从本质上说,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都是美国滥用美元信用、过度刺激消费的结果,但应对危机走的仍是大肆举债的老路。这种做法对于缓解危机虽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所形成的后患却不断累积而日益严重。

  消费水平基于储蓄和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法则。储蓄和资本转化为生产性投资,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并通过产出和收入增长刺激消费。可以说,没有储蓄就没有资本积累,经济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续性增长。但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不是按传统逻辑运行的。

  从国际收支看,美国近年每年都有七八千亿美元左右的经常项目赤字,资本账户表现为盈余。持续的贸易逆差显示国内需求过度,资本盈余则是由于国外出口所得反过来购买美国国债和美元资产而产生的,不是美国自有资本和储蓄。就是说,美国旺盛的消费,不是建立在储蓄和资本积累之上,而是依赖借贷。美国人的“好日子”是“借”来的——从未来、从别的国家和地区。从根本上说,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赋予了美国这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消费特权。

  正是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的财政赤字就成了世界的赤字。一方面,由于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庞大的流动性向整个世界输出,给其他经济体保持稳定带来困难;另一方面,一直承负着美国双赤字之重的海外债权国利益受到直接影响。美国巨额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填补,因国内储蓄不足,实际依靠外资购买。由于美元既是主权货币又是国际货币,而美国掌握着铸币税,国债的发行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印钞的过程。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美元趋于贬值,既造成债权国权益直接受损,也把通货膨胀的风险转嫁给全世界。

  也正是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赤字的悖论就成了世界经济的两难。一方面,美国经济本身受制于“赤字后遗症”,深陷两难境地:既希望维持消费和福利水平,又指望降低赤字规模。这等于既需要保持低利率、促进消费,又要提高利率、抑制消费;美元既要升值,又有贬值要求。另一方面,其他经济体既希望美国强劲的消费能不断吃掉来自世界各地的产能,为本国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又不甘心在向美国提供廉价商品和巨额资本的同时蒙受损失。

  无疑,二战以来,美国消费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美元信用的膨胀,基于赤字的美国消费需求拉动着全球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对这种增长模式产生了一种依赖症,如同吸食毒品一样难以自拔。

  奥巴马总统承诺在其任期内将联邦赤字削减一半,但鉴于支出大幅度增加与税收进一步减少是不可避免的,美国财政状况前景难以乐观,美国的“赤字游戏”恐怕还要玩下去。

  在当前的增长路径下,美国的贸易和财政赤字将持续多久?美国作为最大债务国的地位是否动摇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为代价,以虚拟化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能否维持大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凯恩斯主义真的把源于生产过剩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熨平了吗?美国债台越筑越高,全球生产能力越来越大,相互促进的经济循环最终将把世界经济引向何方?美国和世界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问号,都是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环球杂志2009年第18期稿件,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