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信突破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 塑造网络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7日07:56  新华网
通信突破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塑造网络基础

  

通信突破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塑造网络基础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这是高锟、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从左到右)的照片。 新华社/路透

  一名华人和两名美国人6日分别以光导纤维和半导体研究拿下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说,当今信息社会以通信技术为基础,华人科学家高锟发明的光纤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发明的数码成像装置“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高锟:光纤传输走入现实

  欧洲中部时间6日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科学院公布评选结果。

  华人科学家高锟以“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奖金,即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8万美元)。

  高锟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毕业于英国伍尔维奇理工学院、即后来的格林尼治大学电机工程系,随后任职于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他1965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次年与乔治·霍克哈姆着手研究以光纤作为通信媒介这一新技术。

  他上世纪60年代所做研究表明,信号经由光纤传输时大量损耗缘自玻璃材料中的杂质,而非由于技术本身内在缺陷。这一发现为光纤传输技术日后广泛应用打下基础,也为高锟赢得“光纤传输之父”的雅号。

  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第一根去除杂质、因而适应信号传输需要的光缆1970年问世。

  “光纤对通信所起作用,好比轮子之于交通。光纤令我们能够以极少能量、较高速度远距离传输信号,”上世纪60年代与高锟共事于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的理查德·埃普沃思6日告诉美联社记者。

  高锟1987年至199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现就职于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并担任ITX服务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持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现常居中国香港。

  博伊尔和史密斯:数码相机得以普及

  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以“发明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外一半奖金。

  评审委员会6日通知博伊尔这一喜讯,但尚未联系到史密斯。

  发布会上,评审委员会拨通博伊尔的电话,令在场记者得以远距离采访这名诺贝尔奖得主。谈及获奖感受,博伊尔说:“这真令人激动。不过,这是真的么?”不少记者微笑回答:“是真的。”

  “我感觉挺好……不过也有些不好——我还没喝晨间咖啡,”博伊尔告诉大家。

  博伊尔1924年生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阿默斯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加拿大海军,1947年、1948年和1950年分别获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就职于加拿大辐射实验室和加拿大军事学院,1953年前往美国知名研究机构贝尔实验室,在激光器、集成电路等方面展开研究。他持有美国和加拿大双重国籍。

  史密斯1930年生于美国纽约,1955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学位,195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9年至1986年就职于贝尔实验室。

  博伊尔和史密斯1969年联手发明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即“数码相机的‘电子眼’”。

  博伊尔在电话里告诉发布会现场记者,从普通人所用数码相机到较为尖端的火星探测器,“所用都是类似镜头。如果没有我们的发明,这完全不可能”。

  “难以抉择,但乐于抉择”

  每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前都有不少关于获奖者的猜测,今年预测者们眼中的热门人选集中于量子力学领域。

  谈及抉择过程,评审委员会说:“难以抉择,但乐于抉择……研究人员所获突破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而社会生活)确实发生了重大改变。”

  当记者问及今年为何择定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归属,评审委员会解释道,当今信息社会建立在通信基础之上,而光纤传输和图像记录彼此关联,共同“改造我们的生活”。

  光纤大幅提高信息传输速度,令人们可以“在刹那间把文本、音乐、图像和视频传输到世界各地……如今,每个人都在使用光纤媒介”。

  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则把光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引发摄影变革,令小巧便捷的数码相机走入千家万户。

  另外,电荷耦合器件技术可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显微外科,例如人体内成像。

  简言之,3名获奖者“帮助塑造了当今网络社会的基础”。(杨舒怡)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