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国庆
变革的年代对领导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有看世界的开放角度,也需要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在这方面,肯尼迪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众所周知,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43岁),在他入主白宫时,很多人都对其执政经验表示出忧虑,但肯尼迪却胸有成竹,他相信,只要能组建一个好的领导团队,就能做好其他事,因为“政府这艘船是唯一经常在顶部漏水的船。”
肯尼迪的执政团队,有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开放性。从组阁伊始,肯尼迪就抛开以往自己的人际圈子,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精英,并亲自会见了准备委以重用的几十个人,研究了一些人的著作和资历,并同全国各地通电话去核对情况,有多位候选人都因为喜欢说空话而被肯尼迪放弃。
肯尼迪的全国撒网,使得内阁成员具有各种各样的背景,并能够向他提供各种独立的判断,而他们都一致愿为他以及为广泛的公众利益献身。这其中,没有具有全国影响的人,没有安抚派系的人事安排,没有持不同政见的集团的代言人,没有对于政治献金的回报——肯尼迪绝不会在人事安排上投人所好,而只是关心这些人能否称职。而这种选择的好处则在于,内阁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派系,也就更没有人搞小团体和阴谋了,肯尼迪最希望的汇聚人才能量的设想也便达到了。
肯尼迪化敌为友的胸怀一点也不亚于林肯。在人们津津乐道于奥巴马起用共和党人时,不应忘记,肯尼迪这方面堪称奥巴马的老师。一个典型的例证是,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狄龙,不仅是共和党人,而且是曾经支持过尼克松的人,但肯尼迪却并不在意,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对华尔街的一些人直呼其名的人”,是一个能够帮助他重振疲软经济的人。而狄龙也确实不负所望,在促进自由贸易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并通过减税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样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也是共和党人,但却被肯尼迪委以国防部长的重任。把国防部和财政部这两个最重要的部委托给共和党人,这对民主党总统肯尼迪来说,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事情——这个内阁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开放性来。
肯尼迪总是愿意忘掉分歧,宽恕诋毁他的人。而在另一方面,肯尼迪则坚决排斥这样一些人:过于自私自利,或者过于野心勃勃。至于那些无法与其他人很好合作的人,也在肯尼迪的视野之外。
年轻化则是开放性的又一标志。围绕在年轻总统身边的,是一群年轻人: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只有36岁,内政部长尤德尔41岁,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45岁,而国务卿腊斯克和财长狄龙也不过52岁。这种年轻化的一大好处,就是思维活跃,观点开放,整个内阁都显得很有进取心。
而当肯尼迪的属下由于某种假定的错误或讹传而受到攻击的时候,他会煞费苦心地私下使每个人放心,而在公开场合则尽可能为他们进行辩护。总统的这种让属下宽心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领导团队的开放。
事实证明,肯尼迪的人才内阁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在肯尼迪就职后的四年时间里(这些人大都在约翰逊政府留任了),美国经历了这个国家的现代史少见的时间长、势头猛的经济发展,也为后世的领导者留下了宝贵的用人经验。
打开局面靠什么?靠合适的人。而找到合适的人,不仅需要眼界,更需要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