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称朝鲜货币改革将使富人利益受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2日13:28  中国广播网
分析称朝鲜货币改革将使富人利益受损
  2月1日,韩国板门店一侧的韩国游客正在一块展板前看新出的朝鲜货币。据朝鲜官员当日对外透露,朝鲜于11月30日更换了货币,这是该国十七年来首次更换货币。

  中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12时20分报道,11月30日,朝鲜“闪电”推行货币改革,将现有面值去掉两个零。重发货币之后,原来每张面值100朝鲜元的纸币现在将被换成1朝鲜元面值。

  从前天下午14时就开始的新币兑换,目前进行得怎么样了?朝鲜民众都有哪些反应?对于此次改革官方又有怎样的说法?连线新华社驻平壤记者高浩荣。

  主持人:我们掌握的信息是,平壤等各地的朝鲜央行、分行已经开始提供货币兑换服务了,而朝鲜各地的居民也提前得到了货币改革的通知。那么,目前民众兑换新币的进展如何?你本人有没有兑换呢?

  高浩荣:我没到银行换过朝鲜币,朝鲜人怎么样兑换货币,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但持有旧货币的外国人可携带本人护照及11月以来的换汇证明前往银行进行兑换。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是,朝鲜外务省官员1日在平壤向驻朝鲜的使团通报,从11月30日开始,原来的朝鲜货币停止使用,要换成新货币。这个官员当时说是朝鲜政府最近作出决定,根据这个决定,更换货币是11月30日到12月6日之间进行,旧货币和新货币的兑换率是100:1,也就是100块旧货币兑换1块新货币。

  主持人:朝鲜宣布货币改革的消息传出后,是否对民众和市场造成了冲击?有媒体报道:“人们纷纷要兑换美元或(中国)人民币,引发了混乱。所有人都受到巨大冲击。” 你了解的情况怎样?

  高浩荣:不太了解这个情况。我们现在在平壤市内看到一些商店已经暂时停止营业了,商店的服务员说,现在因为要等重新定价,才能售货,所以估计要到6日以后恢复营业。

  主持人:对于朝鲜此次“闪电”货币改革的原因,韩国联合通讯社的说法是“以对抗通货膨胀并打压黑市交易”。目前,朝鲜官方又有怎样的表态?

  高浩荣:朝鲜官员没有讲更换货币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朝鲜媒体现在也没有报道过更换货币的消息。

  据韩国《朝鲜日报》记者姜哲焕昨天的报道,朝鲜这项货币改革是1992年后时隔17年以来的第一次。文章同时指出,此前的历次改革都是在“有必要加强管制时推行的”。有关韩国媒体对此的更多报道,连线韩国KBS中文部记者南黎明。

  主持人:朝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进行货币改革,韩国媒体把报道的焦点多集中在哪些方面?

  南黎明:据首尔消息报道,突如其来的货币改革,一时使得平壤市民惊慌失措,尤其很多有钱人担心自己的财产被公开,因此他们纷纷把资金兑换成人民币和美元,把平壤的地下外汇兑换商人忙得不亦乐乎。据消息人士今天紧急透露,朝鲜实行货币改革的消息传出之后,很多人怨声载道,尤其是在外地工作的商人们,纷纷返回家乡处理个人资产,结果致使朝鲜一些重要的火车站等运输地点出现了交通混乱。

  这次货币改革引起在海外做贸易工作人员的严重不满,因为他们本来以为给国家赚了外汇,就可以被认可剩余的一些私有财产,结果到头来形成私有财产等于被没收的结果。所以他们叹息,真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自己的那些旧货币的资产。这次货币改革应该说是对富有阶层打击最大的。

  主持人:对于这次突然改革的原因,朝鲜官方还没有说法。但注意到,你刚才的报道中提到了改革对富人的冲击。从中是不是可以推测出一些原因来?韩国媒体有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南黎明:据韩国消息报道,引起这次货币改革的主要原因,第一,朝鲜近年来货币严重贬值,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比如朝鲜今年8月份,玉米茬子的价格竟然达到了每公斤1600元左右,据说这个价格一般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两公斤玉米茬子。

  还有一个原因,朝鲜最近流通堵塞非常严重,他们地下资金非常多,很多海外工作的贸易人员只要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利润,其他的钱用在什么地方,用了多少,国家是闭口不问的,结果这些资金就构成了地下的秘密资金。尤其是朝鲜人,他们不太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里,更喜欢把钱藏在家里,造成了地下资金不能流通。这些资金大部分用来投资房地产,使得平壤的高级住房价格一两年之间翻了一番,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当局为了准备这次货币改革,据说是做了很长时间的调查和准备。

  韩媒体称朝鲜货币改革引发市场大混乱(图)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朝鲜 货币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