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美国四大怪现状
从去年感恩节到圣诞节的购物旺季,在美国一些名牌店,10个顾客中大概有六七个会是中国人。而他们抢购的商品,大多有一个共同的标签:“Made in China”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洪 | 美国报道
2009年1月1日的《纽约时报》封面照片极富寓意:一位戴着2009字样眼镜的美国人,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寒风中等待新年的到来。镜片的反光中,则是模糊的纽约摩天大楼。照片的题目是:期待更光明的一年。
这个期待没有落空,只是过程惊心动魄。2009年初,华尔街依旧一片愁云惨雾,美国经济则呈“自由落体下滑”。但到下半年似乎苦尽甘来,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话说,正“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危机渐近尾声,但深远影响才刚刚显现。正如“大萧条”彻底改变了美国和世界一样,这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也将再次重写历史。剖析美国危机中的四大“怪现象”,对于似乎未受太多危机之苦的中国,其实有着重要的学习和镜鉴意义。
美国工人修路忙
本刊记者住所的车库外,是一条较为偏僻的马路,平时车辆很少。一天,一位同事倒车出门,没注意马路边侧横着一辆工程车。于是很不幸地,我们的汽车后保险杠被撞瘪了一块。更糟糕的是,几个小时后,另一位同事倒车出去,也是同样的问题,汽车又被撞瘪了一块⋯⋯
“祸不单行”,是大意了,更是因为,美国的修路工程实在太多,就连这条偏僻的马路也不例外。
建筑工人工作忙,这可算是今年美国路边最常见的一景。有时候,记者从住处去附近的百货商场,十几分钟的路程能碰到两三个修路点,几台铺路机不紧不慢地工作着,工程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美国工人,微笑着指挥来往的车辆⋯⋯
之所以修路工程特别多,用一些美国朋友的话说,尽管奥巴马刺激经济的投资达到了7870亿美元,但新建公路、机场、厂房等等,涉及环境评估、拆迁、设计等多个部门,都需要时间。因此,最快的方法就是翻修道路,原先需要小修的公路中修,中修的大修,这样立马能多雇用不少工人。
但这种小打小闹的结果,显然没有让奥巴马满意,因为他面临的失业问题实在是太严峻了。最近几个月,尽管整体经济出现好转,但2009年10月美国失业率达到10.2%,为26年来最高水平。一则形象描绘经济危机中美国的笑话这样说:“如果你的邻居失业了,那显示经济出现了下滑;如果你自己也失业了,那对不起,经济确实已走入了危机。”
美国人找不到工作,奥巴马自然是千夫所指,他也为此付出了政治代价。不久前的美国地方选举,“奥巴马效应”风光不再,共和党卷土重来。其中最大的原因,用美国媒体的话说,就是美国民众用选票对奥巴马的就业政策表达不满。
因此,每个月初公布失业数据时,美国政府都胆战心惊,奥巴马也总是硬着头皮继续承诺。2009年10月的失业数据公布后,奥巴马立马“惯性”宣布:这是一个“让人沮丧”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面临的重重挑战,“我承诺,在美国重现繁荣前,奋斗不止”。
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从历史上看,许多美国总统在这个问题上栽过跟头。曾带领美国走出“大萧条”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有一句名言:“没有一个国家,不管多么富裕,可以承受对人力资源的浪费。”这句话今天就镌刻在华盛顿市内罗斯福纪念广场的石墙上。
对于罗斯福的感慨,奥巴马应该也是心有戚戚---对他这个新总统来说,解决失业问题无疑是首要任务,也是最紧迫、最棘手的难题。但就算他急在心头,也不能“不择手段”。
比如,即便是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涉及拆迁,就必须反复和被拆迁者谈判,如果卷入法律诉讼,势必耗时良久,没有得到法律裁决前强拆是违法的。此外,还必须通过环境评估,这些都是导致美国基础设施进展缓慢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翻修旧道路自然成了多雇人的最好选择。
奥巴马的苦恼说明了一个事实---在美国,就业率是比经济增长率更重要的数据。对相关官员来说,经济有所下滑是坏事,但失业率无节制上升则是灭顶之灾,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意味着他的政治生涯可能快到头了。但即便是这样压倒一切的公益性工作,也必须依法办事,急不得,否则就是自乱阵脚、自寻烦恼。
中国人在美购物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美国的商场里,亚裔,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购物者,显得特别多。
2009年感恩节到圣诞节的购物旺季,在一些名牌店,十个顾客中大概有六七个是中国人。美国一些朋友打趣,恍然间怀疑自己到了中国商场。而让许多人更感到惊讶的是,他们抢购的商品,大多有一个共同的标签:“Made in China”。
中国人在美国竞相买“中国制造”,一个原因可能是在美华人颇为勤奋、收入颇高。另一个原因就是许多华人,比如留学生,其实与中国经济紧密相连,中国经济虽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但仍保持较快增长,这使得华人对未来经济的信心较普通美国人更高一点。
但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同为名牌产品,国外价格要比国内便宜许多。比如,一个定价150美元的Coach包,据说在国内往往要卖到2000~3000元人民币,差价近一倍。
因此,每逢购物旺季、美国商场大打折,许多海外华人就讲,他们都会接到国内亲朋好友的委托,请他们帮忙购买心仪的商品,当然,这些商品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
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现象。借助中国的低工资和低成本,外国厂商通过在中国加工生产,赚取了一笔钱;而现在大量在美国的“中国制造”又回流中国,外国厂商又从中国赚取了另一笔钱。
这一不合理现象背后,原因自然是复杂的,可能有税收的缘故,可能有流通渠道的因素,当然也有所谓“品牌的力量”: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中国制造”的过程赚取的只是小利,美国人赚的才是品牌大利,自然也才能更多让利给美国消费者。
但是,从最简单的事实看,中外完全相同的商品,尤其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制造”,国外价格竟然远远低于中国,考虑到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事实,这无疑是极具讽刺意味。在全球化时代,这是否会导致中国购买力的外流?是否会增加中国拓展内需市场的难度?或许是值得国内相关部门和业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美国大公司研发忙
经济危机寒潮袭来,华尔街血雨腥风,雷曼兄弟等许多大公司也走到了历史的终点。危机肆虐之下,几乎没有一家美国大公司不主动压缩开支,甚至减薪裁员。
但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这种困境下,仍有不少美国大公司不仅没有降低研发开支,还稳中有升,逆势增加研发投入。
《华尔街日报》公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在危机最为猛烈的2008年第四季度,在除汽车和医药企业外的美国28家大企业中,当季度收入虽较前一年同期下降了7.7%,但研发费用只微降了0.7%。其中,微软、IBM、波音、杜邦、卡特彼勒等许多巨无霸企业研发开支还出现了明显增长。
以软件业巨头微软为例,2008年第四季度该公司收入基本保持不变,但研发费用仍达到了22.9亿美元,比前一年同期增加了21%。英特尔公司当季利润下降了90%,但其研发费用仍达到13.2亿美元,大大高于前一年同期水平。
一些美国公司高管私下表示,它们之所以力保研发开支,因为过去的经济发展规律都显示:如果要想在经济复苏时展现更大竞争力,就必须在经济困难时期保持研发投入。这一规律,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也显露无遗。
比如,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1999至2002年,苹果公司收入虽下降了6%,但研发费用增加了42%。2001年底,苹果推出了新产品iPod,迅速赢得市场认同,并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为苹果公司赢得了巨额利润。
更远一点,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化工业巨头杜邦公司正是靠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尼龙等新产品,颠覆了人们对衣服的传统概念,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在今天的美国历史博物馆中,就有专门的展厅展示杜邦的远见卓识。
由于新技术商品往往需要一到两年甚至更长的研发时间,因此企业在困境中能否未雨绸缪就显得异常重要。作为反例,《华尔街日报》批评说,在2002年摩托罗拉公司曾将研发费用削减了13%,尽管2004年该公司开发出了极受市场欢迎的RAZR手机,但随后几年却没有好的新产品出现,导致其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即使是一些在经济危机中不得不削减开支的公司,也尽量保证最核心的研发产品获得足够的经费。在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惠普公司研发费用降低了18%。但该公司对媒体表示,被削减的主要是在一些传统电脑产品的研发开发,而研发创新型电脑产品的惠普实验室费用并未减少。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一些大企业来说,创新就意味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这没有太多的捷径。从美国大公司研发费用的强劲表现可以看出,金融危机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各个产业可能重新洗牌的机会。
这或许也可用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对本刊记者所说的一句话总结:在这场危机面前,一些国家的政策着眼长远并将在未来从中受益,“很有趣的一点是,即使当你在应对一场危机的时候,你实际也为确定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播下了种子。”
美国银行还钱忙
2008年下半年,当美国政府推出7000多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时,正在生存边缘挣扎的美国各大银行感激涕零,纷纷抢上救生船;但随后几个月,高盛、摩根大通等金融巨擘们却迅速提前还清了这笔“救命钱”。即使孱弱如花旗银行者,也已公开表示,将努力提前还清这笔欠款。
在一些国家或行业,借钱,尤其是借政府钱的,往往是“大爷”,尤其是一些对国家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巨型企业,很容易成为纳税人资金的噩梦。但在美国,情况却正好相反。
其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借款不是无条件的,而是附加了一系列的限制条件。这些“紧箍咒”使得企业寝食难安,一有机会就欲去之而后快。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就曾对获得政府250亿美元援款悔恨有加,认为拿这笔钱代价巨大,最好的解脱方法就是尽快还账了事。至于还要不要借新款,他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们已从中吸取到了教训。”
让银行巨擘们最感头疼的,是限薪令。
按照美国政府的规定:得到政府资金救助的美国金融企业高管最高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元。美国国际集团(AIG)爆出“奖金门”后,众议院曾一度通过一奖金税法案,规定相关企业高管年度奖金如果过25万美元,奖金税率将高达90%。尽管后者未付诸实施,但严苛的规定、收入的种种限制以及社会舆论的指责,让银行高管们如坐针毡。
此外,在接受美国电视台采访时,奥巴马更毫不客气地指斥一些华尔街公司是贪得无厌的“肥猫”(Fat Cats)---“肥猫”是字面翻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翻译成“硕鼠”应该更准确一些。
顺便说一句,华尔街金融大佬收入虽看似很高,但较之国内某些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巨额收入差,其实不算过高的薪水。
另外,接受了政府的救命钱,也必须为政府办事,比如加大贷款投放,由此刺激消费和投资。奥巴马曾特意在白宫会见十二大金融机构老总,敦促他们拿出诚意,扩大信贷发放,并支持它的监管“新政”。他说,美国纳税人为美国银行业渡过难关做出了贡献,现在是银行业“做出特殊承诺”回馈美国经济的时候了。
但对素来更信奉市场而不是政府的美国银行业来说,这就存在一个潜在的风险:他们担心按照政府指令办事会损害自身独立性,面临更多坏账,并损害银行更好的盈利机会。有银行业大佬就说,以前陷入危机是因为高度放贷,但现在政府一方面要求加大放贷,另一方面要求防范风险,他们也不知如何是好。
因此,作为对奥巴马的回应,摩根大通公司就在白宫会见后发表声明说,他们支持总统的一些建议,但仍认为政府的一些改革方案可能妨碍信贷发放,并阻碍经济复苏和扩大就业。此外,为避免政府过度施压,包括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近来立刻宣布将加快归还政府借款。
当然,美国金融机构还钱也有有利条件:随着信贷市场逐渐解冻,大银行生存警报开始解除,它们可以不必再依靠政府资金的支撑。美国银行业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集团都取得了不错甚至创纪录的盈利业绩,这使得它们提前退还资金存在可能。
这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在金融市场面临危机之时,政府出手有时是必要的,可能也是必须的,这有助于更好应对危机,增强市场信心,对政府来说,运用得当也是一次投资良机;第二,政府援助不应该是福利行为,救助企业时也必须设定相应的“紧箍咒”,让企业意识到,政府的钱或纳税人的钱,绝不是免费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