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海地?
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经启动了“以劳换酬”的方案,雇佣海地灾民从事清理废墟、修复基础设施的工作,从而让他们获取每天约5美元的报酬。据估计,未来3个月内将有5万海地灾民得到就业机会。
记者/邵乐韵
“当这一波新闻热潮过后,是否还有人会惦记这块地方的未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主任韦安夏(Anthea Webb)在谈到海地重建挑战时,很自然地提到了媒体和公众关注度的问题:海地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现在受灾民众几乎一无所有,重建家园势必要依靠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的帮忙。
他说:“现在还很难说海地重建需要多少钱,但如果大家对海地只是三分钟热度而已,那么今后为海地筹款将变得十分困难。”
1月25日,海地重建国际外长级筹备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开幕,这被认为是国际社会就海地灾后深层次发展问题做出的最积极反应。海地总理贝勒里夫说,海地需要国际社会伙伴们的中长期大力支持,因为此次震后恢复可能需要5至10年。更有人说,这需要几十年时间。
海地自身和国际社会都有个共识:要让海地重新站起来,并且不需搀扶,自己开步走。问题是,怎么才能做到?
设海地恢复基金
海地总理贝勒里夫说,重建不光是为了复原,挑战在于“我们要做得更多更好,而且做法肯定要有所不同”。
每一次自然灾害,都给已经百孔千疮的海地伤口上撒一把盐。每一次灾后,国际社会也给予海地救援资金,过去10年,共有超过40亿美元投入海地的重建工作,收效却甚微。
纽约世界政策研究所执行董事米歇尔·渥克(Michele Wucker) 指出,新的重建计划要避免重蹈覆辙:“过去大多数救助资金都花在还外债和稳定货币上面,而不是用以投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波斯尼亚和科索沃的重建,与1994年海地阿里斯蒂德政府上台差不多同期,迄今为止前者人均得到的援助额却是海地的5倍。
海地全国只有三成企业有投保,许多海地人一直靠银行贷款生活。在25日的蒙特利尔会议上,慈善机构国际乐施会呼吁国际社会免除海地8.9亿美元的外债。
除了受外债负累,多年的政治腐败、贫富差距大、资源稀缺、缺乏协调等,也是救援资金使用效率无法最大化的原因。
牛津大学经济学家、前联合国秘书长海地事务特别顾问科利尔(Paul Collier)提出,为了摆脱这样的恶性循环,光援助是不够的,应该建立数百万美元规模的海地基金。基金的作用不仅在于重建,还要为持久的改革铺路。
这就意味着,要帮助首都一部分人迁出贫民窟,在相对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城镇创建更多工作机会,营造积极向好的社会氛围,帮助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这也意味着,海地基金需要联合国、海地政府及其主要伙伴——美国、加拿大、中美洲发展银行等在执行层面上联合协作。
同时,现行的发展计划必须与时俱进。在海地总统普雷瓦尔执政的这两年,海地的旅游、轻工制造、生物燃料加工、农业开始显现出发展的潜力。海地问题专家认为,这些领域的战略投资能够帮助海地人从经济上逐步独立起来。
联合国国际农业开发基金会(IFAD)总裁万泽(Kanayo Nwanze)告诉记者,海地60%以上的粮食依靠进口。震后,海地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几乎皆毁,至少需要2亿美元的援助帮助农业复苏,特别是对郊区小型农主的扶持——目前约有20万人从首都太子港往郊区转移,给本身资源就稀缺的郊区增加了压力。
他说,在本月底的达沃斯会议上吸引私营经济的资金是筹集关键所在。“农业发展需要长期的投资,同时它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海地春季播种季的粮产量占全国农产量的60%,因此在3月份之前帮助海地农民做好播种准备对保障接下来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让海地政府自主
海地的贫困不仅仅是财政问题,也是政府治理和地区合作的问题。
虽然是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海地却一直“立”不起来,仅仅依靠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社会的搀扶才勉强支撑。
1994年,联合国和美国克林顿政府出兵干预,帮助遭废黜的海地总统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重新掌权,并给予重建资金,但这个政府却没能为国家建起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1998年,世界银行报告称:海地政治不稳定、政府治理无能、腐败横行,改革无望。6年后,阿里斯蒂德再次因兵变下台。
当救援机构越来越多地绕过政府,海地的行政工作反而变得更混乱。甚至在震后救援阶段,一度传出了美国“接管”海地的说法。显然,光美国一家管不了海地,重建海地也不是某个人说了算的事。
世界政策研究所执行董事米歇尔说,海地重建需要海地政府和人民本身的积极参与,让他们自己决定需要什么,利用此次机会建设海地的社会文明。
这么多年来,过多倚重外国的力量已经让海地忘记了自己该怎么站立。现在,何不利用海地的人力资源,在有经验的国际工作成员的领导下,培养一批当地人才和专家?
克林顿政府时期海地特使多宾斯(James Dobbins)说,在“物理”修复海地的同时,必须开始宪政改革。他认为,国际援助只注重外在建筑,而忽略了政体建设。“更多的钱应该花在政府建设上。”
国际社会公认的一点是:2006年上台的海地总统普雷瓦尔是历届总统中最好的一个领导人,去年海地政府制定的两年发展计划也赢得了广泛认同。在震前,海地的经济复苏势头明显,犯罪率也有所下降。尽管海地的问题根深蒂固,但这样的进步仍叫人欣慰,说明海地自身仍能为摆脱困局而有所作为。
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经启动了“以劳换酬”的方案,雇佣海地灾民从事清理废墟、修复基础设施的工作,从而让他们获取每天约5美元的报酬。据估计,未来3个月内将有5万海地灾民得到就业机会。
这不仅能减轻人道救援活动的负担,而且通过让灾民直接参与重建,使他们成为家园的建设者,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