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主党失参议院绝对多数 奥巴马医改法案受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9日17:52  青年参考

  共和党人当选马州议员 民主党丢关键一席 奥巴马医改法案遇到致命一击

  本报特约主笔 孙力舟

  美国共和党人斯科特·布朗1月20日当选马萨诸塞州国会参议员。共和党人的这一胜利被普遍视为选民对奥巴马政府不满。路透社1月26日报道称,奥巴马一直力推的医改法案很可能因此陷入困境。

  民主党不再是参院超级多数

  2009年8月25日,代表马萨诸塞州的国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去世。此前,身为民主党人的爱德华·肯尼迪连任该州参议员达47年之久。所以,共和党人斯科特·布朗拿下这一议席,可谓虎口夺食,对奥巴马一直力推的医改法案尤其不利。

  美国一些重要法律,需要参议院60%赞成方可通过,一些法案如果被总统否决,也需要参议院60%多数来推翻否决,因此,60%是参议院绝对多数和相对多数的界线(英文媒体一般称为super marjority,即“超级多数”),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美国有50个州,每州在参议院有两个席位,参议院共有100个议席。爱德华·肯尼迪逝世后,民主党在参议院的席位降为59,共和党为40席。斯科特·布朗这次胜出,使民主党未能恢复60%的多数。

  当然,对奥巴马的医改法案,民主党人并非都支持,共和党人也并非都反对。

  但斯科特·布朗公开声称反对奥巴马的医改法案,并得以胜出,这被外界解读为民众对奥巴马的医改法案不感冒。原先反对医改的那些民主党参议员可能更难争取,而那些原本支持医改的共和党参议员,则可能倒戈。

  共和党力图乘胜追击

  据《纽约时报》网站1月27日报道,斯科特·布朗在马萨诸塞的胜利,让共和党人士气大振。共和党人已打算在伊利诺伊州大干一场,伊利诺伊州也是民主党的老根据地,奥巴马就曾是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共和党在该州力量薄弱,在州众议院和州参议院都属于少数。2月2日,伊利诺伊州将举行预选,这是美国今年11月国会中期选举的第一场预选。

  该州共和党候选人马克·史蒂芬·克里克说:“没人会称这个席位为‘奥巴马席位’,这是伊利诺伊州人民的席位,而将在该州参选的民主党人则认为,这里与马萨诸塞州不一样,选民因为对奥巴马特殊的亲近感,将会把票投给民主党候选人。”

  民主党力图淡化影响

  对布朗获胜带来的冲击,民主党政要则努力淡化其影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哈里·雷德对布朗说:“在国家处于严重困难之时,你进入了参议院,……我希望和你一起工作。”

  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资深参议员约翰·克里说,他并不为选举结果感到震惊。他说:“布朗将在今后几年代表马萨诸塞州投票,我们只有看他如何投票,才能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另据路透社1月26日报道,副总统拜登当天否认民主党正在走向失败。在谈到美国现在10%的失业率时,拜登称:“经过两年的衰退,谁也没法一下子把失业率降到6%。”显然,这是在把经济衰退的责任推到此前执政的共和党头上。但拜登预测,今年春季就业将出现增长。谈到马萨诸塞州的败选,拜登说,这说明人民要求政府理解他们的困难。他说:“他们难道不会沮丧吗?现在有超过1000万人失业。”

  民主党方面还强调,奥巴马政府的措施已让济形势好转。1月24日,白宫新闻秘书罗伯特·吉布斯说,刺激计划已“拯救或创造了150万个工作岗位”。

  仅三成人支持奥巴马医改

  据路透社1月26日报道,失去参议院绝对多数席位的民主党人,正在寻求通过医改法案的新方式,讨论得最多的就是:众议院将通过参议院的医改法案,这样就不需要参议院再次投票,然后国会两院都将通过众议院对参议院法案的修改,这一程序被称为“和解”,这种方式在参议院,只需51票的简单多数即可获得通过。

  但这种方式并不受公众欢迎,两个温和的民主党参议员——来自阿肯色州的布兰琪·林肯和来自印第安纳州的埃文·贝赫就反对这一方式。埃文·贝赫说:“这将破坏今年两党在任何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希望,公众也不会有什么良好的反应。”  路透社认为,这两人今年要谋求连任,面临选战压力,所以才如此表态。CNN和“民意研究公司”近日民调显示,针对目前还在讨论的医改法案,只有约30%的受访者表示支持;约48%的受访者则希望议员们另起炉灶,提出一个全新法案。另外,还有约21%的受访者认为国会不应试图修改现存的医疗体系。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