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极端天气频发引发关切 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未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17:51  三联生活周刊
极端天气频发引发关切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未定
3月20日,郑州街头,在大风沙尘中艰难行走的行人

  天气看起来越来越诡异了,以至于人们又造了一个新词——“全球古怪”(Global Weirding)来代替“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似乎这样更贴切,更容易理解一些。

  记者◎曹玲

  “要给公众说清楚”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科学又成了被嘲笑的对象。英国人经历了一场近30年来最长时间的寒流,波兰死于严寒的人数超过了120人,美国东北部部分地区降雪量创下单次风暴降雪40年最高……对生活在北京城的人来说,大雪从去年11月初飘然而至,到今年3月中旬连降10场,不可不谓“异常”。

  美国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由此用夸张的表情说:“全球变暖?孩子们不明白为何大雪从天而降!你要给我们提供数据?哈哈。”一副全然不屑的表情。

  当北半球寒流暴雪肆虐,人们在家门口采购各种御寒物资的时候,不太会明白南半球正在遭受酷热——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的温度连续多天冲破40℃,巴西遭受50年来最严重的热浪袭击,气温高达46℃。

  如果用数据说话,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资料显示,这个冬天北半球温度偏低,南半球温度偏高,美国冬季温度比往年偏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3月份发布的消息称,这个冬天中国仍是暖冬。

  对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来说,这个结果可能有点让人晕。为此,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姜彤给本刊记者打了个比方:“拿北京的房价而言,这些年几乎一直在涨,每年涨幅不同,去年涨得特别厉害,但是2009年初还略有下跌,之后又重新涨起来。接下来房价不可能无限制上涨,涨到一定程度会稳定下来。气候变暖也是如此,不可能一直暖下去,其间也可能会出现波动,但是变暖的整体趋势是不变的。”

  这个比方听起来在理,但是公众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除了低温之外,还有干旱、洪涝、沙尘暴、热带气旋等等,它们和气候变暖有什么关系?西南干旱是不是又是全球变暖造成的?

  “现在每发生一件特殊的天气气候事件,人们就要问是不是和全球变暖有关。”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说。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已经指出,全球的极端天气事件已经变得更普遍,包括暴雪、暴雨、大旱、热浪天气和热带风暴。在个别地区,特定种类极端天气的增加被归因于全球变暖,比如澳大利亚的极度干旱,北半球平均降水和极端高温的增加。“科学上无法确定单个事件和全球变暖直接相关,我们不要强调极端天气的发生和全球变暖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全球变暖只是一个大背景,我们要把这些极端天气事件都收集起来,从整体上分析,才能得出它们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针对个体事件,只能说它是大气环流的异常造成的。”任福民说。

  不管怎么说,气象局的人倒是越来越忙了,很多人原本打算春节后继续休假的,结果因为西南干旱不得不提早返回岗位,应对棘手的干旱问题。“现在政府、媒体、公众都很关注天气,有点风吹草动我们都要提供服务,要反复和媒体介绍形势如何,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是否和厄尔尼诺有关等等。”任福民说。他的话一点不假,仅半天时间,关于西南干旱形势如何这个问题,面谈加上电话采访,他就至少说了五六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会说很多遍,只有一遍遍地重复,大家才能更好地理解天气现象”。

  为此,本刊记者在就冬季低温、西南干旱和极端天气事件3个话题对任福民和姜彤研究员进行采访时,他们不厌其烦,表示“要给公众说清楚”。

  这个冬天不太冷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冬天算是暖冬还是冷冬?

  任福民:今年冬季全国温度分布有明显差异,全国平均气温为-3.6℃,较常年同期偏高0.7℃,是从1951~1952年冬天以来温度的第10高温,为弱暖冬。虽然是暖冬,但是各地感觉差别很大,比如北京人就不会觉得暖冬。事实上,除了东北到华北北部以及新疆北部明显偏冷,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明显偏高。

  三联生活周刊:既然中国地域宽广,有些区域冷冬有些区域暖冬,如何从全国角度来界定暖冬?

  任福民:中国面积很大,需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从台站数量来衡量,全国有700多个台站,但是分布不均,密集程度不同,所以不能仅用台站升温降温的比例来衡量冷冬暖冬。我们选用面积加权平均作为衡量指标,如果偏暖的地区面积大,整体就是偏暖。这个冬季中国暖冬指数为63.7%,就是说全国63.7%的面积温度较以往30年的平均温度要高,这个比例超过了50%,所以可以算作暖冬。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每10年温度就有一个新的调整,这个冬天使用的30年平均温度是从1971~2000年,如果计算下一个冬天是不是暖冬,就要使用1981~2010年这30年的平均温度进行比较。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冬天北半球部分地区如此寒冷,和哪些因素有关?

  任福民:从全球来说,今年冬季整个北半球明显偏冷,尤其是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整体异常偏冷,偏冷的中心在西伯利亚,中心偏低8℃以上,外围把中国东北等地涵盖进去,中国仅仅是大范围偏冷的一部分。

  连续3个月温度偏低8℃以上,是非常极端的,最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今年整个北半球冷空气主体移出了极地,中心在西伯利亚一带,这种形式的持续导致大范围地区异常偏冷。

  第二个因素是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和传统意义上的有所不同。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厄尔尼诺的出现意味着哪个地方偏热降水就会偏多。而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指的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将导致冷事件。但是今年的厄尔尼诺靠近太平洋中部,造成的效果和拉尼娜现象类似,有趋冷的作用。

  第三个因素,最近10多年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灰对地球起到屏障作用,能够减少太阳对地球的辐射,也能降低温度。

  第四个因素关于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强的时候对外辐射强,活动弱的时候对外辐射弱。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1年,最近几年处于活动低谷,也有利于地球变冷。

  从全球范围说,这个冬天有以上4个趋冷因素。除此之外,趋暖因素就是气候变暖。2009~2010年冬季北半球偏冷,主要是由于前4个趋冷因素起了主导作用。

  三联生活周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出现高温天气还容易理解,低温天气和全球变暖有什么关系?

  任福民:气候变化后会带来极端天气的增多,包括极端冷事件和极端暖事件。从气象学原理上说,全球变暖使得地表气温升高,较高的温度引起水面蒸发加大、水循环速率加快,空气中大量的水汽穿越大陆时如果遇到较冷的空气,水分就会凝结,转化为暴雪。

  三联生活周刊:据预测,厄尔尼诺现象还要持续到春末夏初,它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任福民:目前最好的气候预测信号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它出现之后就会有相对确定的气候异常出现,人们对此把握最大,其他信号则没厄尔尼诺那么强。厄尔尼诺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西太平洋干旱,偏暖的地方雨水多,其他影响都是通过大气环流影响的。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高纬度,虽然西南干旱、南方早汛和厄尔尼诺现象都有一定联系,但是它带来的影响不是特别大。

  西南大旱

  三联生活周刊:西南干旱已经严峻到什么程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任福民:从去年9月至今约200天的时间内,云贵地区降水总量较往年少50%,温度较往年高1℃~2℃,均达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是有资料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接下来大家都看到了,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也很严重。

  气温高、降水少是导致干旱的表面原因,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降水要两个条件,一是冷暖空气交汇,二是充足的水汽输送。而过去半年多时间内,通常向西南地区输送水汽的高原南侧暖湿气流势头明显偏弱,而冷空气活动路径又偏东偏北,二者无法交汇,所以降水减少,旱情严重。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会出现高原南侧暖湿水汽势头很弱,而南下的冷空气又偏东偏北的情况?

  任福民: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更深层次原因有待于更深入的分析。目前高原南侧暖湿水汽势头很弱,所以降水少,但是2008年南方雪灾发生时这股气流则异常强大,水汽输送十分充沛,再加上其他因素结果导致出现低温雨雪冰冻。

  三联生活周刊:你刚才提到了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这三者有何不同?

  任福民:干旱的着眼点不同,角度不同,评价就不同。气象干旱是从降水和气温等气象要素来考虑的,水文干旱关注的是水位高低,农业干旱面向的是农作物。气象干旱出现后,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就会随之或者同步出现。

  气象干旱不一定会引起农业干旱,比如东北地区在冬季降水减少会引起短时间气象干旱,但是由于当地农业活动较少,农业干旱并不存在,而春播时候的干旱,就会对农业造成很大影响。此次西南干旱持续时间很长,云南的雨季通常在5~10月,旱季是11月~4月,原本旱季出现干旱的概率就很大,但是这时候种植的很多作物是耐旱的,普通的干旱不会对农业造成太大影响。目前的干旱比较严重了,去年9月份降水就明显偏少,雨季提前结束,进入冬季之后,降水也较常年异常偏少。从去年9到今年3月,西南地区降水普遍较常年偏少三至八成,其中云贵两省偏少五成以上。

  三联生活周刊:未来的时间内干旱形势将会如何?预测的难点是什么?

  任福民:目前能提供的比较可信的预报只是7天以内的情况,就现在来看短时间内旱情没有缓解的倾向,远一点儿的情况则不好说。

  大气的运动规律遵从流体力学规律,科学家给出大气运动方程,然后运用计算机来计算。科学上已经证明,逐日天气预报的上限只有14天,过了14天再好的方程和计算机都不可信。那么超过14天的预报为什么还要做?因为预报的对象不一样,虽然超过14天之后每天的具体天气不能预报,但是一段时间内天气的统计特征,比如天气的平均状态等是可以利用新的方法进行预测的。通常我们把一个月之后的长期天气预报叫气候预测,10天内的天气分析叫做中短期天气预报,但是10天到一个月之间呢?这段时间叫做延伸期,这一块目前比较薄弱,是一个科学难题,而极端气候持续时间比较长,牵扯到延伸期如何预报的问题。气象部门这几年在极力推动延伸期的预报,即便不能报出每一天的天气如何,能预报出接下来的过程也很好。

  三联生活周刊:面对干旱,气象局有哪些对策?

  任福民:中国气象局已经启动了国家三级干旱预警,云南省和贵州省的气象部门启动了针对各省的一级干旱预警,广西启动了二级干旱预警。此次西南干旱主要涉及云南和贵州两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虽然有旱情,但主要发生在其西北部。如果两个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就可以启动国家三级干旱预警,3~5个省大部有旱情可以启动二级干旱预警,5省以上干旱则启动一级预警。现在气象局要加强预测和综合分析,遇到有利的情况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极端天气频发

  三联生活周刊:人们觉得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了,比如西南干旱,北方低温包括北京下10场雪算不算极端天气?

  任福民:西南干旱算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超过历史极值,算是极端天气。北方低温目前还不好说,今年东北有一些地方创了历史低温,从这个角度来看很极端,但是从整个冬季低温的状态没有专门的比较,不好下定论。包括北京冬季下10场雪也是,冬季整个气温偏低,雪量较多,降水较多,但是还没有定论。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极端天气到底如何定义,有无标准?

  任福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任何一种事件,可以先选定一个指数,再根据多年数据定出一个标准值,当事件的指数超出这个标准值时则被定义为此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比如高温,可以选定日最高温度作为指数,最高值的5%或10%作为极端高温。

  三联生活周刊:从你的个人体验来说,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有没有增多?有没有实际的统计数据来证实极端事件的确是增加的,还是说只是因为媒体发达了,近些年人们对天气的关注程度提高了才感觉如此?

  任福民:我做气象工作20年,总体感觉极端天气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一些大事件增多。目前国际上关于极端事件变化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固定地点的结果,总体上得出了诸如高温事件增多、干旱面积扩大的结论。但是,历史上某一区域究竟发生了多少次极端事件,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这是以后要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如何实现把极端事件从气象资料里识别出来,比如西南干旱这样的事件,像台风一样给它编号,看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再进行数据统计。

  三联生活周刊:气候变化对全国的影响如何?有一种说法说,未来干的地方会更干,湿的地方会更湿,还有一种说法是干的地方变湿,湿的地方变干,对此你怎么看?

  姜彤:如果同样升温2℃,北方地区的影响比较大,南方总体影响较小。中国从西南到东北这一条斜线是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包括西南地区、长江中上游、黄河流域、海河流域一直到东北这条线,从生态角度来说比较脆弱,容易受气候影响,全球变暖会让其更干旱,更脆弱。

  目前如果执行不同的减排路径会有不同的结果,执行严格减排气候系统会发生变化,湿的地区变干,干的地区变湿,北方将湿润10%左右,南方干燥10%左右,不会对两地造成太大影响。如果不执行严格减排,将会延续现在的情况,北方更干,南方更湿。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极端天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