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查人员称黑寡妇21个成员可能发动袭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31日05:11  都市快报

  30日,哀伤、震惊和悼念,笼罩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29日早高峰期间发生的两起莫斯科市中心地铁爆炸案(本报昨日第21-22版曾作报道),将是很多俄罗斯人难于摆脱的梦魇。截至本报今晨发稿,这次恐怖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39人(不包括两个当场死亡的女人弹),受伤人数已达71人。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追踪

  ■袭击预警

  21个女人弹将发动袭击?

  俄检察长办公室30日呼吁莫斯科地铁爆炸案的目击者给政府提供信息,“所有关于恐怖袭击的证据和信息对于调查来说都十分重要”。

  莫斯科警方通过监控录像初步确定,袭击卢比扬卡地铁站的女人弹年龄较大。她在2个年龄20岁-40岁之间、斯拉夫体貌特征的女性,以及1个男子的陪同下,在莫斯科的西南地铁站上车。还有官员透露,两个女人弹中,一个年龄在18岁-20岁之间,肤色黝黑,眼睛为褐色,据信来自高加索地区。

  有报道说,录像显示,袭击文化公园地铁站的女人弹也有一个女同伴。警方正在紧急搜寻这些据信是女人弹同伙的下落。

  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说,不排除恐怖主义团伙仍藏匿在莫斯科、试图再次发动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俄强力部门已全面提高莫斯科的警戒等级。

  俄调查人员30日晚说,29日的恐怖袭击很可能是“第一轮”。调查人员正在确认,29日的两个女人弹是否属于有30个“女强人”的“烈士旅”——这是印古什共和国叛乱分子头目赛义德·布里亚兹基训练出来的恐怖组织。赛义德的外号是“俄罗斯的本·拉丹”,他是去年11月涅夫斯基特快列车爆炸案的主谋,本月初遭俄军方击毙。

  调查人员说,29日的恐怖袭击很可能是对赛义德之死的报复。这30个女人弹曾在境内外受训,在俄罗斯也被称为“黑寡妇”。其中的9个(算上29日的2个)已在自杀式袭击中身亡,它还有21个成员。

  俄联邦安全局消息人士说,如果调查确认29日的女人弹属于“烈士旅”,那么剩余的21个成员很可能发动新一轮恐怖袭击。

  另据俄媒体昨晚报道,昨天在莫斯科市中心一辆警车下发现可疑装置,爆破专家正用机器人排除。

  俄外长拉夫罗夫说,爆炸策划者可能得到了国外支持,他不排除“基地”组织卷入袭击的可能性。

  俄下半旗全国哀悼

  30日是俄罗斯的全国哀悼日,大批莫斯科民众自发前往爆炸现场、教堂献花祈祷,表情凝重或默默流泪悼念遇难者。

  在卢比扬卡和文化公园地铁站,几乎已看不到爆炸的痕迹,只是警力明显增加。数百万莫斯科民众,30日跟往常一样搭乘地铁上下班,地铁出入口照例没有要求检查乘客的包,也没有增加额外的安保检查措施。很多乘客一进入地铁,就掏出报纸书籍阅读或小声交谈……

  如果不是为遇难者致哀的半悬国旗,莫斯科看起来跟平日差不多。

  不过,莫斯科精神病学研究所发言人30日说,他们在地铁爆炸案后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24小时内接到了约600个受惊市民的求助电话。其中,一些人说他们害怕再乘地铁。这种恐惧,可能很难快速消除。

  俄总理普京29日签署命令,向爆炸案中的伤亡者家属发放抚恤金:每个死者家属获31.8万卢布(1美元约合29卢布);重伤者家属获10万卢布;轻伤者家属获5万卢布。此外,俄政府将给死者家属70万卢布的补助金,补助重伤和中等程度伤员30万卢布、轻伤者15万卢布。

  ■袭击影响

  普京强力反恐 再次走上前台?

  普京30日下令俄安全部队设法抓获地铁爆炸的策划者,“即使在下水道里也要把他们找到”。分析说,普京这番话让人想起他刚当总统时的表态,他当时说“如果在厕所里遇到恐怖分子,就把他溺死在马桶里”。随后,俄当局铁腕清除车臣武装分子。

  观察家注意到,普京2008年把总统“让位”给梅德韦杰夫之后,梅氏对高加索地区采取了相对温和的策略。今年年初,梅氏宣布成立北高加索联邦区,任命赫罗波宁为总统驻该联邦区全权代表兼俄政府副总理,目的在于振兴北高加索地区经济并完成反恐任务。

  分析说,俄政坛强人普京之前对梅氏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不同了,恐怖分子袭击到了首都,普京很可能会进一步中央集权,并对高加索地区的分离势力采取相当强硬的反恐政策。

  ■袭击原因

  选准时机地点袭击 制造最大影响力破坏力

  袭击发生在早高峰期间,在市中心而且是靠近克里姆林宫、俄联邦安全局(前身为克格勃)总部的地铁站,表明袭击者是精心策划过的。

  俄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说,恐怖分子想用袭击来恐吓社会,早高峰期间在地铁里制造爆炸案的目的是想扩大恐怖袭击的影响。

  袭击发生后,一个跟车臣分裂分子有关的网站自称对爆炸案负责,不过俄官方尚未证实这一消息。本报记者昨晚登录这个网站发现,内容多是谴责普京就任俄总统期间在高加索地区犯下的“罪行”,称29日袭击是“血债血还”“由普京负责”。而且,这个网站长期以来反对俄联邦政府,因此,不排除它是“故意”认领袭击。

  包括俄官员在内的很多人士,根据袭击手法等分析,认为29日的爆炸最可能是“黑寡妇”策划实施的。“黑寡妇”的成员多是已故车臣分裂分子的妻子、姐妹,她们发誓为死去的亲人报仇。这一组织的头目巴萨耶夫(2006年自己处理炸弹时遭炸死),曾宣称有一个营的“黑寡妇”(约500人),但有报道说只有30-40人,确切数目说不清。

  2001年,“黑寡妇”人弹发动第一次袭击。截至本月29日的袭击,“黑寡妇”共参加了大约26起袭击,致死近900人。

  包括车臣在内的高加索地区,到底有怎样的血海深仇?袭击者的深层动机是什么?

  数百年战争血泪 寻求独立之心从未死过

  从15世纪甚至更早以来,高加索地区由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一直是诸强争夺的对象,战火从未断过。

  1895年,俄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高加索战争,把车臣纳入版图,但未能实现完全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部分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政府军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迁出家园,并撤销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方才得以恢复。

  1989年后,苏联剧变,民族分离势力在高加索地区严重膨胀,车臣等自治共和国流血冲突日益增多。1991年苏联解体后,车臣人希望获得格鲁吉亚(原属于苏联版图)那样的独立地位,一度发表了独立宣言,但未获得俄罗斯承认。

  随后,1994年-1996年、1999年-2000年分别发生了两次车臣战争,胳膊拗不过大腿,渴望车臣独立的一方总是血流成河,输给俄罗斯政府军。

  尽管如此,寻求独立的部分车臣人从未死心,从常规战转向极端、恐怖袭击。由于高加索地区经济不景气、失业严重,车臣的分裂主义组织、恐怖组织,用重金招募了不少成员,还利用宗教信仰诱骗、培养自杀式袭击者。

  “黑寡妇”成员,多数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生存艰难,加上失去亲人带来的仇恨、被极端的宗教思想洗脑,极易成为恐怖组织的女人弹。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报道)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