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尔吉斯斯坦政局阴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14:49  瞭望

  《瞭望》文章:吉尔吉斯斯坦政局阴晴

  巴基耶夫执政以来虽励精图治,但施政方略不断出现失误和偏差,导致反对派频繁“逼宫”,国内政局持续动荡

  文/赵鸣文

  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4月16日宣布,已收到巴基耶夫的辞职声明。“临时政府”允许巴基耶夫离境;15日夜,巴基耶夫抵达哈萨克斯坦。

  此前的4月7日,吉国反对派攻占政府大楼、总统府、国家电视台和部分新闻机构,随即宣布成立“代理政府”,强力部门也随之倒戈,加入到反对派行列。巴基耶夫总统受形势所迫,偕家眷等少量身边人员紧急乘专机撤离首都比什凯克,前往吉南部贾拉拉巴德老家隔“山”固守残局,再度上演了5年前阿卡耶夫总统迫于“颜色革命”冲击仓皇出走的一幕。

  这次吉国大规模示威活动的表面诱因是,去冬今春当局大幅提高民用水电、燃气、供暖等日常消费品价格,引发民众不满,以及抓捕组织示威活动的“联合人民运动”、“祖国党”等多名反对派领导人所致。集会示威者反应如此激烈、行动如此迅猛且能快速取得主动权,看似偶然,但仔细分析却有其诸多必然。

  执政五年的失误与偏差

  2005年3月24日,吉反对派联合发起“郁金香革命”,顷刻推翻前总统阿卡耶夫政权,由巴基耶夫与北方反对派领导人代表库洛夫组成“巴库联盟”政府。在外界看来,巴基耶夫执政以来虽励精图治,试图尽快稳定国内局势,恢复经济发展,但施政方略不断出现失误和偏差,导致反对派频繁“逼宫”,国内政局持续动荡。

  首先,不能团结各方力量。2005年“三月事件”后,巴基耶夫片面吸取阿卡耶夫“一介书生”执政软弱、痛失江山的教训,极力树立强势总统形象,对反对派打压过于强硬和简单,不断引起反对派的强烈反弹。虽然基于反对派的强大攻势,巴基耶夫曾在政改和宪改等方面作过一些较大妥协,但当形势稍微转为对己有利,便又将一些权力收为己有,激起反对派的义愤。

  而且,随着巴基耶夫总统控局能力的日渐增强,当初他与反对派以“君子协议”组建的“巴库联盟”也被解体,政府中的北方势力被严重削弱,埋下了重新点燃“南北争斗”的火种。巴基耶夫组建了自己的“光明道路党”,在议会90席中占据71席,获得绝对控制权,使他轻而易举地重新获得了上任时的所有权力,极大地打压了反对派的活动空间。

  此外,在这5年里,吉一些持不同政见且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人士和议员先后死于非命,凶手查无下落,逍遥法外。前议长杰克巴耶夫(反对派领导人)也涉嫌被执掌安全部门的巴基耶夫弟弟算计,暗中派人将毒品裹挟在其出访的行李中,蒙受被他国警方拘留的冤屈,所有这些都使吉反对派备感生存危机,不得不背水一战。

  其次,没有尽快摆脱贫困。“郁金香革命”后,巴基耶夫政府疲于应对反对派接连不断的一次次攻势,忙于稳定危机四伏的政局,无暇更多关注、解决经济和民生问题,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后反危机措施有限,使民众对“革命”后新政府的期望值与巴基耶夫政府实际政绩产生巨大落差,丧失了信心和忍耐。

  这些年来,吉国库连年亏空,不得不靠举债度日,外债已攀升至24.28亿美元,占GDP的50%以上。物价上涨,通胀加剧,索姆对美元贬值11.43%,失业率急剧上升。目前,在吉530万人口中仍有1/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出外打工,民众生活十分艰难。

  第三,未能有效消除腐败。巴基耶夫执政以来,虽然也多次提出要惩治腐败,但收效甚微。由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应对反对派上,忽视甚至放任身边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贪污腐败,导致周围迅速形成了一个新的家族式裙带关系的腐败网络。尤其是巴基耶夫未能摆脱前任家族统治的窠臼,涉嫌将权力移交给自己儿子的行为,加速了民众对其不满情绪的急剧蔓延。

  第四,“民主革命”成果变味。昔日吉民众奋起推翻阿卡耶夫政权出自对其家族统治的不满,希望阿卡耶夫的离去能换上一个全新、清正、廉洁的政府,不再有家族统治的色彩。然而,5年的现实却未能给民众一个满意的答案,民众的期望与巴基耶夫的所作所为形成巨大反差。人们感到经自己“浴血奋战”推上来的政府重蹈覆辙,又重新编织了一个更大的家族网络。为此,社会民主党领袖奥通巴耶夫惊呼,“我们的革命成果丧失殆尽”。那场“革命”的领袖之一别克纳扎罗夫也称,“宪法改革导致了吉权力被篡夺,使家族统治合法化。5年前我们为民主而斗争,反对家族统治,可现任总统仍在走其前任的老路”。抚今追昔,民众也是“悔不当初”。

  第五,社会管控趋紧。吉立国以来一直被誉为中亚“民主之岛”。但近年来巴基耶夫政府为了加强对反政府势力的管控,对新闻媒体也进行严格整顿。一些独立媒体程度不同地受到限制,还屏蔽了俄罗斯的网站,阻断和限制国内网民登录、获取来自俄罗斯的信息,这也引起了反对派的强烈不满。

  另外,乌克兰“民主革命”黯然失色,尤先科总统施政乏力选举败北,反对派领袖之一亚努克维奇重新登上政坛顶峰,也使吉反对派和民众格外兴奋和受到鼓舞。

  大国博弈的蛛丝马迹

  吉反对派“逼宫”事件正值大国博弈升温之际,其中不免折射出一系列相关痕迹。

  由于一直未能摆脱经济困境,俄罗斯不久前已准备放弃去年8月同吉方达成的在吉巴特肯州增设新军事基地的设想。根据“俄优化驻外军事基地的支出”的方针,俄准备大量缩减驻吉人员编制。俄坎特基地幼儿园、学校、商店等设施也被压缩,一些飞行和技术保障人员将携家眷返俄。今后,部分留守人员主要履行值班站岗职能。俄在吉军事规模明显收缩。

  与此同时,西方却在加紧对吉渗透。美国继成功保住马纳斯空军基地后,今年又欲出资550万美元在吉南部巴特肯州组建反恐训练中心,并拟将其发展成美对格鲁吉亚军人培训模式。奥巴马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特使霍尔布鲁克和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等高官也接连造访比什凯克,不断加强对吉军事关系,旨在剥离吉同俄的传统联系,将其打造成美在中亚实现长期目标的桥头堡。

  欧盟2007年出台《欧盟与中亚:新伙伴关系战略》后,也在不断提升对中亚的战略关注。去年12月,筹建多年的法国驻吉使馆正式落成并举行声势浩大的开馆仪式。紧随其后,欧盟驻吉大使馆也于今年2月正式开馆,凸显欧盟不断加大对吉政治关系和交往力度。

  应该说,尽管巴基耶夫执政以来一直奉行大国平衡的对外政策,但俄罗斯在吉国的对外关系排序中依然位居美国之前,巴基耶夫政权一度被外界戏称为“色”变“心”没变。因此,美国对这场颜色革命的最终结果并不满意,特别是新政府经常拿美军基地向美方敲竹杠,让华盛顿对巴基耶夫爱之不能,弃之不行,十分不悦。

  但随着巴基耶夫政权根基的加固,以及美国的不断诱拉,吉外交罗盘指针更多地摆向了西方。最明显的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美军基地撤留问题上,巴基耶夫铤而走险,在俄美间“走钢丝”,大玩政治游戏。在与俄签署提供20亿美元长期贷款、1.5亿美元反危机无偿援助和免除吉1.8亿美元债务的战略协议后,巴基耶夫表面作出要求美军撤出马纳斯军事基地的决定,又背着俄与美讨价还价,继续保留美军基地,还私下与美拓展军事关系,扩大美在吉的存在和影响,引起俄方极为担忧和不满。俄媒体指责巴基耶夫政府背信弃义。俄在提供首批4.5亿美元贷款后,中止了后续援款,对吉的其他经济和军事合作也放慢速度,并开始收紧对吉签证制度,使俄吉关系空前倒退。

  吉民众至今仍对2006年12月美军士兵开枪打死马纳斯机场一名员工事件十分愤慨。这导致吉不少民众和反对派强烈要求政府重新考虑美军基地的存留问题,一些宗教领袖也发表声明,敦促政府将美国中转运输中心尽快撤出。

  迄今没有证据证明是哪个大国策动了这场“革命”。不过,吉临时政府刚一宣布成立,俄总理普京便主动与吉反对派通话,表示愿向吉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并前所未有地以维护俄坎特基地为名迅速向吉空投150名空降兵,并很快决定向吉提供20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和3000万美元的优惠贷款,以及25000吨燃油和春播种子等民生急需品。

  巴基耶夫辞职之后

  应当说,吉反对派这次之所以能够迅速成功夺权,除了上述诸多因素外,还在于反对派利用“天时地利”作了大量前期的充分准备和安排。

  目前,吉反对派组成的临时政府正不断扩大战果,强力部门和政府其他机构也逐渐恢复日常工作,社会治安趋于稳定。反对派在国内已取得了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同时,临时政府还在积极开展对外工作,免除了吉驻美、俄、德等数位大使职务,并与美俄两国进行沟通,寻求道义和经济上的支持与援助。实际上美俄已部分“接受”了吉反对派推翻巴基耶夫政权的现实,正小心翼翼地与吉临时政府打交道。

  由于“4·7”冲突事件中有近百名示威者被开枪打死,千余人受伤,作为总统的巴基耶夫难脱干系,在道义上他已失去民心,回天乏术。巴基耶夫总统在确保他和家人安全前提下辞职后,临时政府当务之急是取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和经济上的援助。□(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前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政务参赞)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