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的生态噩梦
这实在是一场足以危及国家安全的环境灾难,而且,清理漏油的一些化学措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还会可能大于漏油本身
本刊记者 李珊珊
7月15日,BP公司宣布,成功罩住了墨西哥湾 海底的漏油点,这场“生态9·11”在持续了85天16小时25分钟后,终于告一段落。而在第二天下午,利比里亚籍“宇宙宝石”油轮在大连新港卸油时又引发管路爆炸起火,又是一场由石油引起的生态灾难——“宇宙宝石”在5月5日曾抵达墨西哥湾的德州加尔维斯顿港——也许,它是把墨西哥湾的霉运带到了中国。
“金牌员工”出事了
完工于2001年2月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曾是业内翘楚,是目前最先进的海上石油钻探平台之一。2008年开始,BP公司租用了它。去年9月,“深水地平线”在墨西哥湾泰伯油田钻出了世界上最深的深水海洋油井。随后,BP爽快地续签了3年租约,总价为5.44亿美元,相当于每天50万美金。
2月6日,BP把“深水地平线”派到了马贡多油井——一个源自《百年孤独》的悲伤的名字。在BP到达马贡多油井前,马里亚纳钻井平台已经在那里工作了一个多月。因为遭遇“艾达”飓风,马里亚纳受了伤,BP这才派出了更昂贵的“金牌员工”来到此处收拾残局。
4月20日,钻探到了最后阶段,钻头已达海底1400米以下万米以上的深度,碰到了石油,待浇注在井壁的混凝土凝固,再接一根“油龙头”到海面的油轮上,石油就能汩汩流出了。
然而,就在当晚9时许,与石油伴生的高压甲烷气体顶起了尚未凝固的泥浆,在钻头附近海面上喷出73米高的水柱。喷出的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迅速达到爆炸极限。其时,平台上有126人。
最初的爆炸导致11名工人死亡,在其余人员疏散后,支援船只灭火失败,“深水地平线”在燃烧36小时后沉没,沉没地点是在出事油井以北400米处的海床上。而在出事地点,原油正从破裂的油井口不停地流出。
4月23日,BP的两名水下探测机器人报告说没有发现泄漏;第二天,在美国海岸警卫队发现漏油后,BP估计每天泄漏1000桶。5月24日,由美国地质勘查局局长为首的泄漏流量计算小组最终给出可信的流量——每天漏油3.5万桶至6万桶。
6月14日,美国众议院能源与商务委员会致信BP,提到了BP存在安全隐患的5处失误,质疑BP在成本和安全的权衡上出现了问题,只求低成本而对安全性重视不足。
“生态9·11”
泄漏事故发生后,BP曾多次兴冲冲地宣布可以堵住,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直到7月15日,改良了多次的“大礼帽”法才初步堵住了漏油。消息一出,BP股价应声大涨7.57%。但很快,又有解释称:本次的“大礼帽”只是控漏方案,并非止漏方案。目前,漏油井附近的两口减压井正在钻探,希望打好后注入混凝土和泥浆,最终永久性封死漏油井。但减压井要到8月中旬才能完工,在这段时间内,想尽可能减少漏油污染,只能依靠“大礼帽10号”。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之前,美国最严重的漏油事件是发生于阿拉斯加附近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故。事故发生于1989年,造成了阿拉斯加湾生态环境的毁灭性灾害:2100公里的海岸线遭受污染,25万只海鸟、近4000只海獭、300只斑海豹、250只白头海雕以及22只虎鲸死亡。但当时的漏油总量只有75万桶,只相当于本次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最坏时约两个星期的泄漏量(按每天6万桶左右计算)。
与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比起来,本次漏油事件惟一幸运的一点是,泄漏发生在海底,且地处离海岸较远的热带海洋,原油分散甚至降解起来比在冷水中快,海鸟被黏住翅膀而死亡的情况也就不那么严重。根据美国地球之友7月16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截至当天,在墨西哥湾地区,共发现1387只海鸟、444只海龟和53只哺乳动物直接死于这场污染。
目前看来,对鱼类而言,因为泄漏油井喷出的甲烷气体而导致周围的海水缺氧是更大的问题。目前,已有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报告,漏油点附近海水中甲烷的浓度几乎是正常浓度的10万倍。维基词典上,墨西哥湾低氧的“死亡区”面积大约有22126平方公里。
低氧之外,威胁还来自用于稀释石油的化学物质。4月24日之后,BP和美国政府都开始在油污海面和漏油点附近洒分散剂,以消除油污,但分散剂的毒性问题一直被质疑。美国政府甚至想过点燃水面的石油,因为对鸟类而言,原油对栖息地的污染比燃烧产生的烟尘更致命。好几位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和环境专家也表示过,担忧清理漏油的一些化学措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大于漏油本身,长期看来,让石油自行消解对环境更好。但很显然,这在政治和社会舆论上让人无法接受。
这次污染发生后的几年乃至数十年里,当地的海豚、鲸鲨和海龟的数目毫无疑问会有大幅下降,鱼类和龙虾也会因栖息地受到污染而流离失所。有报道还提到,泄漏的原油会影响到在海底成长起来的珊瑚礁。
不过,尽管美国媒体对BP导致的环境问题大肆指责,英国媒体却偶有腹诽。《卫报》就曾评论说:本次事件对环境并不光是坏事:“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美国政府对墨西哥湾88000平方公里的海域禁渔的政策,将很有利于恢复当地已近耗竭的海洋渔业资源,因为墨西哥湾是世界上过度捕捞最严重的海域之一。”
危机下的人类
漏油事件后,BP所面对的,是一个糟得不能再糟的乱摊子。在美国,甚至出现了抵制BP加油站的网络运动;在公司公关部的文件中,BP还表示:允许员工随便接受媒体采访,只要他们自己愿意——也是,事已至此,再糟能糟到哪儿去?
除了BP的高管们,也许,受本次漏油事件冲击最大的人当属奥巴马。
3月31日,“鉴于美国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同时出于保持美国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奥巴马宣布部分地取消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禁令,这种态度,与他竞选总统期间及就任后一直大力倡导发展清洁能源,并反对解除近海采油禁令截然相反。结果不到一个月,BP事发。
漏油事故发生后,奥巴马一直要保持一副身先士卒,要“踢(某人)屁股”的架势,但另一方面,由于事先对深海钻探中突发事故的应对方案准备不足,他却几乎完全依赖BP去堵漏和保护墨西哥湾的鸟类与鱼类。《华盛顿邮报》的评论员就指出:奥巴马正被迫在一起自己无法控制的危机中扮演指挥角色,不断地“说狠话”,只会使他显得“虚弱”。
除了虚弱,还有“孤独”。5月28日,《经济学人》的封面图片是路易斯安那州海岸上孤独的奥巴马。不过,这个“孤独”惹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编辑曾利用Photoshop去掉了原照片上的两个人,以营造“孤独”的气氛,这遭到美国方面的抗议。
6月中旬,接受媒体访问时,被媒体打上了“孤独”与“虚弱”标签的奥巴马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灾难堪比9·11。”而在阴谋论者的眼中,这次事件早就是堪比“9·11”的政治阴谋了。
尽管BP一直在弱化自己“英国石油”的面孔,但进入7月后,一起20多年前发生的空难又被旧事重提。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的某班机在苏格兰上空爆炸,259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当场罹难,其中189名为美国公民。苏格兰最高法庭将爆炸案的空难策划者——一位叙利亚特工迈格拉希的刑期先是定为27年,去年又因病将其释放。究其原因,大量猜测指向英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利益。
不久前,4名美国参议员要求美国国务院调查BP从迈克拉希获释事件中的获利。7月14日,希拉里回应称:“信收到,很显然,我们将就此展开调查。”
第二天,BP公司发表声明,承认曾游说英国政府与利比亚达成罪犯引渡协议,但否认自己是洛克比空难罪犯获释的幕后推手。它声称,自己当时只是告诉政府,“对于英国和利比亚的罪犯引渡协商进程缓慢感到担忧。”
也许,这种阴谋论的讲法只是从侧面说明了这次漏油事件造成的影响程度与危害力度——这实在是一场足以危及国家安全的环境灾难。
(感谢王大禹对本文的帮助)
当卡梅伦牌防喷器失效后
特约撰稿 王大禹
卡梅伦,既是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防喷器的制造商名字,也是英国新首相的名字,当第一个卡梅伦失效时,第二个卡梅伦,还有奥巴马乃至人类,应该如何面对这场环境灾难呢
3个月来,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的焦点。在BP公司宣布堵漏成功后,泄露的马贡多油井将逐渐恢复平静,温暖的墨西哥湾流又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北欧,把富庶与繁荣带给大不列颠岛和北海沿岸国家,把优良的不冻港带给卧在北极圈上的挪威。不过,今年的湾流里也许还会夹带着原油——一些亿万年前生命的问候。
BP和美国的百年恩怨
BP和美国石油公司的江湖恩怨,至今已持续了一个世纪。早在1920年代,BP的前身就和洛克菲勒属下的标准石油在争夺石油上屡见冲突,“凡尔赛条约”让英国霸占了欧洲和中东,标准石油利益有失,哀怨不已。
近年来,BP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也布满荆棘。BP在1998年并购了当时为美国第五大石油公司的阿莫科石油(Amoco),合并后的新公司名字为 “BP阿莫科公司”,这是当时排在埃克森和壳牌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公司。两年后,BP把阿莫科除名,名字改回BP。对此,BP的解释是:此BP非彼BP,不再是“英国石油”的缩写,而是“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很多美国阿莫科的加油站也改成BP的标志。
阿莫科原是洛克菲勒旗下的印第安那标准石油,而洛克菲勒是美国精神的象征,BP的改名无疑伤害到美国人的民族情结,就像1980年代三菱财团买走了洛克菲勒中心一样。后来日本经济大崩溃,洛克菲勒中心又重回美国怀抱。美国对付日本一个国家尚如此,如今的BP怎能得到好的待遇?
2004年,BP整合自己的石化产业,成立新公司亿诺并计划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这显然可以加强BP和美国之间的依存和联系,消除当年BP并购阿莫科的阴影。2005年9月,BP向纽交所递交了首次募股计划。就在无数美国投资者怀揣控制BP石化产业梦想的时候,BP却宣布,亿诺已卖给一家名为英力士的英国私人公司,从而放弃了上市。此外,BP在美国还陆续出了一些事故,包括2005年德州炼油厂爆炸,2006年阿拉斯加北坡石油管线泄漏,这让BP和美国的关系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BP和中俄还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让美国对其更无好感。BP在俄罗斯的业务和秋明石油(TNK)合并,建立了合资公司TNK-BP,成为俄罗斯第三大石油公司。这次BP宁愿名字在TNK后面,看中的是TNK所控制的油田。而早在1970年代,BP就进入中国,是和中国合作最密切的西方石油公司。它和中国一起开发南海的天然气,还是唯一参与中国航空油料业务的外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就在7月12日,中石油和BP还接管了伊拉克鲁迈拉油田的经营和管理,鲁迈拉是伊拉克最大的油田,为伊拉克贡献40%的原油。
这次事故的真实原因我们很难确切得知,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早就想找机会教训一下BP了。如果原来还碍着布什和布莱尔的亲密友谊,现在两国变了天下,正是大好时机。
英美两国的能源现状
英美两国的政府都是刚执政不久,一个是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一位是史上最年轻的联合政府首相,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两国政府都不大好过。
众所周知,布什政府具有浓厚的石油背景,切尼、赖斯和布什本人都和石油业有密切的关系,这是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产生的原因之一。而原英国首相布莱尔视美国为紧密盟友,给予布什大力支持。在2001年和2003年,英国分别支援美国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使得布莱尔遭受到各界的抨击,曼德拉就曾说过,布莱尔犹如布什的外交部长。
政权交替后的美英新政府,都面临着如何向旧政策作别的任务。在能源问题上,奥巴马积极推进新能源政策,减少美国对石油的依赖。而在英国5月的大选中,出现了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的情况,年轻的卡梅伦成为新一任首相,巧合的是,他的名字和漏油事故中防喷器的制造商名字相同。
这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是奥巴马推荐新能源战略的一个好的借口,但他也未能说服民主、共和两党参议员团体支持新的能源和气候法案。同时,奥巴马在漏油事件的表现也让人颇多微词。而英国崭新的联合政府确实比单纯的保守党和工党来执政有更有代表性,但也让卡梅伦在决策中要照顾到更多的人,包括绝大部分右翼选民和部分中左和中间选民。
就石油储备、生产和消耗来看,英美也有很大差异。除了遏制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和占有,英美两国的能源战略很难找到共同点。业界用“储量-生产比”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储量,即探明储量和每年原油产量的比值,这个比值可以近似解释为,据现在的生产规模,探明储量可以提供国家生产的年限。按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美国为8年,英国为6年。美国看似储量规模略大,但如果考虑到消耗,美国的石油储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美国要进口近6成的原油,而英国的产量和消耗接近,需要进口的原油不到1成。两个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对石油的消耗趋于稳定,所以,美国迫切需要控制海外的石油资源,以保障其原油进口,相比而言,英国的压力就非常小。
BP是英国当年殖民的先锋,是其命根子和多年的宠儿。英国政府对BP的支持非常坚定,但英美两国的利益分歧阻碍了美国对英国的让步,即便是BP的很多股民是美国人。两国政府和人民更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对方一些脸色看看,何况在伊拉克,两国的石油公司已经形成竞争关系。
能源的未来
事故发生3个月来,全球平均油价平稳,6月初的每桶油价比事故发生时低10美元,之后油价略有上扬后回落,目前油价又回到6月初的水平。事故对墨西哥湾的开采已经初见影响,但对其他地区的影响不大。不必说对陆上石油开采的影响,就是对其他地区海上石油开采也影响甚微。这一点,与当今世界的能源格局有关。
世界上的能源分成5类:液体燃料、煤、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所有能源的消耗量都在每年增加,科技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会改变这些能源供给的百分比。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分析,煤、天然气和核能的比重在25年内不会发生变化:煤和天然气加起来占一半,核能占5%-6%。现阶段液体燃料(石油提取物、生物燃料等)占35%,可再生能源占10%。普遍认为,如果没有政策性限制,25年后,液体燃料将占30%,可再生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等)占15%。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石油的重要性。虽然现在新能源的发展比其他类型的能源更快,但在25年内,仍然难以比拟石油和天然气的地位,这也是美国民众和议员对奥巴马新能源政策反应冷淡的原因之一。美国需要石油这一客观事实很多年都难以改变,停止了墨西哥湾海上钻采并不意味着美国新能源就倾向于蓬勃发展了,当钻井平台离开墨西哥湾,它们会就近转战增长中的西非安哥拉、尼日利亚和巴西的海上,短时间内难以再回来,美国将更多依赖其他地区的石油。奥巴马可以违背参选时的承诺,走向布什的能源政策,加大对中东的控制。如果奥巴马认为对中东的控制和自己的策略不符,加拿大阿尔伯塔的油砂将是唯一的选择。而无论是油砂的提炼,还是输油管道的建设,都是环保主义者非常反对的,奥巴马如何应对这一棘手问题,我们将拭目以待。
同时,新能源对于电力供应的发展也有限。现阶段新能源发电量占2%,到2035年,新能源发电量约占7%,虽然发展迅速,但这仍然占全球总发电量不足1成,煤仍然是发电的主要来源,始终占4成。对于中国,这是个好消息,因为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石油消耗的激增近年来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交通运输的迅猛增长,如北京在2009年底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400万辆。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且大量依靠进口。所以,我们在全力追求GDP和企业产值时,不应忽略了进口设备和技术的比重,这种忽略容易导致急功近利的设备进口而忽视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拥有。现在,中国的陆地石油深井和海上石油开发,还依靠着国外的核心设备。而国家政策对太阳能和风电产业认定为“过剩”,也同样有所忽略。中国在新能源开发上即便是过剩,也是制造、集成的过剩,绝非研发的过剩。
交通运输的发展让中国面临着比美国更严峻的石油需求,而技术上的不足让中国处于劣势。在感叹墨西哥湾漏油的同时,我们也得想到,同样的事故暂时还发生不到中国的头上,因为我们还没拥有独立在深海钻井一万米的技术能力。清醒认识世界能源格局并致力于长期的技术开发,充分利用性价比最高的能源并建设充分的能源储备,才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道路。
(作者系美非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