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智利被困矿工
智利独立200周年纪念
矿工地下升国旗 感谢人们一直关注
30厘米宽隧道已经通到了700米下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美联社等英美媒体报道,昨天是智利独立200周年纪念日。大喜之日,还传来一个好消息:钻井机已经钻出一条直径30厘米的逃生隧道,直抵地下约700米33个矿工受困的地方。
不过,有专家警告说,不能高兴得太早,隧道直径从30厘米扩大到矿工允许“出笼”的70厘米时,危机重重。另外,用以运载矿工的救生舱亦有隐患。
昨天(18日)是智利独立200周年纪念日。从政府到民间,智利全国上下举行庆祝活动,纪念这一历史时刻。
16日至21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总统府广场连续举行名为“智利,力量”的大型声光演出。作为智利独立200周年庆祝活动的序幕,演出吸引了数百万民众。
“智利,力量”演出的时长为每天半小时,通过映射在总统府外墙以及烟雾幕上的大量历史图片和动画效果,展示智利独立斗争的历史画卷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
智利被困矿工的最新信息也投射到总统府外墙,传递给普通民众。
1810年9月18日,智利摆脱西班牙近300年殖民统治,宣布独立。
特殊日子,被困矿工也不忘传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据被困矿工传到地面的信息,他们在地下约700米深处进行升国旗仪式,感谢全智利人民对他们生命的持续关注。
独立日庆祝期间,地面人员已将塑料国旗、智利传统节日佳肴如肉馅卷饼等食物送到地下。地面等待救援的矿工家属准备好了33个矿工传上来的签名国旗,在独立日进行升旗仪式。
上月5日,智利北部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33个矿工被困地下约700米处。17天后,地面人员不懈努力,获得33个矿工传到地面的两封信件,随即开展救援工作。矿工通过3条小管道接受食物、药品等物资,赖以活命。
智利独立200周年 总统府前声光演出现矿工信息
矿工700米地下升国旗 感谢智利人民的关注
■独立日
■救援
30厘米宽隧道通到矿工受困处 整个救援行动要花1000万美元
15日,智利重型钻井机打通至矿工受困处顶部,打出直径30厘米的钻孔,位置很准确。《每日电讯报》说,这是一项“关键突破”。
智利政府17日公布了矿工拍摄的视频。视频显示,当钻井机通到矿工受困处顶部时,大量的水和石块落了下来,伴之以一阵矿工的欢呼声:“智利万岁!”矿工们互相拥抱,一个劲地冲镜头笑,头盔上的照明灯闪亮。
矿工发言人塞波维达说:“我们太兴奋了!”一个不知名的矿工冲着摄像头喊,“现在到了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救援阶段了。
矿工的话得到了印证。救援行动负责人索加雷特说:“我们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准备开展最终阶段的任务。”
索加雷特说,救援人员将自18日起,把钻孔拓宽至70厘米,以便矿工出来。整个拓宽过程预计耗时“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时间。按照救援计划,当通道直径拓宽至70厘米时,救援人员将把智利海军研发的钢制救生舱送入地下,将矿工逐一提升至地面。这种子弹外形的特制救生舱可容纳1人,装备有氧气瓶、逃生装置和通讯设备等。目前,救生舱还在研制当中。
智利矿业部长戈尔沃内说,救援进展好于预期,“原计划是11月初(救人到地面),但救援进展不错”。但智利官方没有公布新的矿工到达地面时间表。
有报道说,智利总统皮涅拉将于近日到矿区,再次视察救援进展状况。
智利政府共有3个援救计划,15日打出直径30厘米钻孔的是速度较快的计划B。下周一,将正式实施速度更快的计划C。到时候,两台钻井机将同时进行挖掘工作。
圣何塞铜矿已申请破产保护。不过,被困矿工不必担心饭碗没着落。目前,智利已有多家技术更先进、作业环境更安全的大矿业公司向他们招手了。
美联社说,智利人有理由感到骄傲,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地下被困矿工。整个救援行动花费巨大,估计将达到1000万美元,光钻孔工作就要花约500万美元。
不能高兴得太早 通道 救生舱都有隐患
《每日电讯报》说,打出30厘米钻孔是个好消息。不过,现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即使矿工真的到了地面,再次见到阳光,考验也还没结束。
接下来的逃生通道加宽工程中,救援队要避免4000吨重的石块掉进矿工所在的避难所。如果钻头受损,救援工作就要被迫停止。戈尔沃内强调,救援人员在谨慎钻孔,以免引发矿井塌陷。
美国宇航局(NASA)专家警告说,目前,矿工最大的挑战是与被困地下数月的心理压力做斗争。他们到达地面就像太空人回到地球一样。不过,比起太空人,矿工没有专业训练和准备。
美国心理学家波克说:“等他们(被困矿工)出来后,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大量的关注、家庭问题(如小三光明正大和正室抢救济金)等问题会在第一时间冲击他们。他们需要帮助,调整与社会的关系。”
波克预告,矿工至少需要两倍于地下生活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不同人,恢复会有快有慢。
波克还说,子弹形状救生舱也有不少问题。当局预测每个矿工只要坐15分钟就能到达地面。但波克有不同意见:“逃生的矿工很可能在里面(救生舱)直立两到四个小时——他们的血压很可能因此降低,以致失去意识。”(本报综合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