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日呼吁各国领导人发挥政治领导能力,兑现承诺,致力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时间不等人”。
潘基文说,尽管遭遇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但国际社会有义务帮助数以十亿计人摆脱“剥夺人性的极端贫穷状况”。
成就“脆弱”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当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大约140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这次会议。
潘基文在开幕式致辞中承认,千年发展目标设立于10年前,以2015年为最后期限,但如今或未能按期实现,或者将延期实现。
他说,国际社会已在消除贫困这一“古老使命”上取得“真实成就”,但这些成就相当“脆弱”,“时间分分秒秒过去,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要为许多人做更多事情”。
“母亲看着孩子饿着肚子睡觉,而这样一出耻辱场景每个夜晚都要上演无数次;女童们本应去上学,却只能背负沉重木柴或水桶;人们远离位于城市贫民窟的家去打工,却眼睁睁看着工作和工资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化为乌有……”
多份近期发表的报告显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消除贫困上进展寥寥;一些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在降低母婴死亡率、提供清洁饮水和卫生服务、促进男女平等方面缺乏进展。
“许多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未能达到目标。不平等正在一些国家内部或国家之间滋长”,潘基文说,这一难题因全球性金融危机而更复杂。
不应“后退”
潘基文强调,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这一进程不应受到金融危机或经济衰退拖延,“从这场经济危机中恢复,不应意味着回到充满缺陷和不公平的过去”。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在会议上呼吁,随着世界经济开始走出重度衰退,世界领导人不应重新陷入“过去的坏习惯”、忽视全球贫困。
“我们没有权利做得比我们已经决定的要少。”萨科齐建议联合国设立一个小型国际税收机构,对金融交易收税,用于减少贫困和其他千年发展目标。
“金融危机在富国相当严重,导致财政赤字,”他说,“但金融危机的后果对穷国来说严重得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说,2008年金融危机、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致使7000万人难以在2020年前摆脱贫困,数以百万计人口将承受长期失业和就业不足等后果。
“摆脱危机关键在于重塑平衡与可持续全球增长,否则推动千年发展目标的努力将遭受挫折,”他说,“这需要发展中国家、发达经济体和国际机构共同承担责任。”
“视为己任”
路透社报道,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领导人定于20日在纽约时报广场开启“产妇死亡之钟”,以显示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期间全球可能死亡的产妇人数。
“产妇死亡之钟”从“5317280”开始计数,这一数字代表自千年发展目标2000年设立以来全球死亡的产妇人数。组织者预计,3天会期内,全世界将有3700名产妇死亡。
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过去10年内,国际社会在执行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许多进展,尤其是全球贫困人口比例减半这一目标有望按期实现,但其他多项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降低儿童和产妇死亡率这两项目标,进展严重滞后。
潘基文告诉与会领导人:“尽管存在障碍和怀疑,尽管2015年最后期限正在迅速逼近,但千年发展目标可以实现。”
他说,自己今年访问10多个非洲国家,亲眼目睹人们可能取得的进展,“民众对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满怀期待,世界各国领导人也应坚定致力于这项工作,发挥政治领导力,把千年发展目标视为自己的目标”。
新任联合国大会主席、瑞士前联邦主席约瑟夫·戴斯说:“我们必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我们希望实现,我们能实现。”(胡若愚)
相关链接:千年发展目标执行情况
2000年9月,189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千年峰会上通过《千年宣言》,承诺2015年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共计8项。
——目标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
至2015年,在1990年基础上使全球赤贫人口比例减半,使挨饿人口比例减半,使所有人包括妇女和青年人都享有充分就业和体面工作。
现状:发展中国家整体贫困率从1990年46%下降至2005年27%,迄今成就大多来自亚洲、主要是东亚,至2015年,预计中国贫困率将下降至5%。
然而,受全球经济衰退、粮食和能源危机冲击,即便这种积极趋势得以保持,预计2010年赤贫人口仍将增加6400万人。至2015年,大约9.2亿人将继续生活在世界银行2008年调整的“国际赤贫线”以下,即日收入不足1.25美元。
1990年至2008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足的比例从31%下降至26%,特别成功的例子在东亚,尤其在中国。
——目标2:普及小学教育
确保2015年前所有学龄儿童都能接受小学教育。
现状:至2008年,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入学率从2000年的83%提高至89%,但这一进度不足以在2015年实现目标。2008年,大约6900万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其中将近半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超过四分之一在南亚地区。
——目标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
最好到2005年消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两性差距,最迟不晚于2015年消除所有各级教育中的两性差距。
现状:至2008年,发展中国家小学就读男、女生比例为100:96,中学为100:95,但在大学教育上差距依然很大。
有薪酬就业中,男性依然多于女性,而且妇女就业往往屈就脆弱工作,即收入不高、生产率低、工作条件不够标准。在南亚、西亚和北非,妇女在非农业领域就业比例依然非常低,只有20%。
就全球而言,妇女正缓慢取得政治权力,在立法机构中比例继续缓慢上升,2010年达到19%,仍远低于两性平等。
——目标4:降低儿童死亡率
至2015年,在1990年基础上使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现状:1990年至2008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28%,意味着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每天死亡人数减少1万,但每年仍有大约9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撒哈拉以南非洲儿童死亡率依然最高。
67个儿童死亡率高的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能按期实现目标。
——目标5:改善产妇保健
至2015年,在1990年基础上使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最迟不晚于2015年,实现普遍享有生殖保健。
现状:尽管绝大多数产妇死亡可以避免,但产妇死亡率下降仍相当缓慢。每年不低于35万妇女死于怀孕或分娩期间的并发症,其中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产妇死亡率为三十分之一,而发达地区为每5600人死亡1人。
每年100多万儿童失去母亲,这些儿童的早夭率至多10倍于有母亲的儿童。
——目标6:抗击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
至2015年,遏制并开始扭转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蔓延势头;至2010年,实现所有需要的人都普遍获得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治疗;至2015年,遏制并开始扭转疟疾和其他主要疾病发病率。
现状: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获得艾滋病病毒治疗的人5年内增加10倍,但获治疗人数赶不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增加速度。艾滋病病毒仍是全球育龄妇女死亡首要原因。每天7400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5500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全世界每45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几乎90%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非洲。
——目标7:确保环境可持续能力
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并扭转环境资源损失势头;至2010年显著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程度;至2015年,使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减半;至2020年,明显改善至少一亿贫民窟居民的生活。
现状:自1990年以来,大约17亿人获得安全饮用水,按照这一趋势,将在2015年达到甚至超过饮用水相关目标。但全世界仍有8.84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26亿人无法获得厕所等基本环境卫生服务。
世界已经无法达到2010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目标,物种损失趋势将在本世纪继续。
改善贫民窟的步伐未能赶上城市贫民窟居民增长速度,虽然贫民窟居民占城市居民比例在下降,但绝对数不断上升。现阶段大约8.28亿人住在贫民窟。
——目标8:促进发展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进一步发展开放、遵循规则、可预测、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满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特殊需要;采取措施全面处理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与制药公司合作,在发展中国家提供负担得起的基本药物;与私营部门合作,提供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
现状:官方发展援助(ODA)现阶段占发达国家国民总收入0.31%,远低于联合国设立的0.7%目标,只有5个捐助国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已获减轻,但仍远低于历史水平。发展中国家每6个人中只有1人有机会使用互联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