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北京卫视天下天天谈专题 > 正文
智利被困矿工的救援工作全面展开,目前已有16名矿工成功被救。2010年10月13日,北京卫视《天下天天谈》播出“身陷地下700米69天 中国制造救援智利矿工”,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各位好,这里是《天下天天谈》,欢迎收看。昨天智利被困矿工的救援工作全面展开,随着第一名矿工顺利升井,陆续有矿工顺利获得救援,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救援工作的最新进展。
(小片)
主持人:据了解,智利政府在制定救援工作计划的时候,选定了中国三一集团设计生产的起重机,被称作是神州第一吊,那目前中国的工程师郝恒就在救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现在我们就来连线郝恒,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下第一名矿工出井时候的情况。
郝恒:你好。现在已经是十一点了,已经快十二点了,第一个救援人员已经下去了,现在正在上升,下去的时候用了17分钟,现在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冒出了热气,因为下面在700米的地下,温度是比较,比上面要高的,热气上来以后就变成了水蒸气,今天早上我到井口去看的时候,通过井口上的盖子,井口上有通气口,从通气口可以感受到热气很猛烈,现在更加猛烈了,现在整个井口已经被围住了被人群,现在可以清楚看到井口钢丝绳在不断往上提升。好,现在已经出来了,已经升井了。大家都在鼓掌欢呼,我们的拉响了第一声长笛。
主持人:虽然现在距离第一名矿工获救已经过去了一天的时间,但是我们在听这样一个现场过程的时候,仍然觉得非常激动,今天演播室我们请到的是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救护处的秦怀海处长,秦处长欢迎您。就是从8月5号矿工被困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大家非常好奇为什么可以这么长时间在地面之下七百米的深处存活?不知道33名矿工能够在这么深的地方存活这么长时间关键因素是什么?
秦怀海:这次拯救生命奇迹有几个因素在里面,最主要有四个因素,一个是这次矿难属于坍塌事故,坍塌事故的存活率比较高,按照一般情况下,像我们常见的矿井事故,有瓦斯爆炸,一个是透水事故和坍塌事故。一般来说瓦斯爆炸以后,由于有毒有害气体,再加上这种烧伤所以造成死亡率相对于要高得多,透水事故以后一旦透水了,洪水汹涌,很快灌满整个行道,非常很快危及矿工生命。但是坍塌事故,它是局部坍塌以后,如果有一定的空间,有生存空间,像这次智利矿井以后有一个生存空间,在这个地方的矿工是有生存条件的,是可以生存率相对比上述两个情况高得多,这是第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就是他有避难所,避难所拯救了这33名矿工,为矿工带来了饮食最低保障,保证他生命延续很重要的因素,这是一个因素,他有一定的食物。
主持人:就是矿井之下早就设计好了这样的避难所是吧?
秦怀海:对,并且在某一个地方他储存一定的食物,一定的水,而且平时不用的时候经常更新,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可以用上,这个是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就是矿工的自救互救,自救。这次大家可以看得出来,33名矿工从19岁到63岁,他们发生矿难以后他们互相协作,其中一个63岁作为一个头,来带领大家分工合作,大家井井有条去安排他们正常的生活。
主持人:好,今天演播室还请到另外一位嘉宾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时事评论员张宇清。宇清,我相信你一定非常关注智利矿工获救的这样一个过程。
张宇清:非常关注。
主持人:之前被困的那两个多月的时间,其实最开始这33名矿工被困的时候,地面上的人并不知道,后面才慢慢被发现的,这个过程给大家介绍一下。
张宇清:其实这次矿难的救援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最早的时候,8月5号事情刚出的时候,可以说是传来晴天霹雳,整个智利国家都震惊了,所以第二天,当时还在国外访问的智利矿业部长就紧急从国外赶回来了,处理这个事情。因为当时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寄希望于刚才这个秦处长说到避难所的救援,避难所大概保存了可能72小时使用的氧气、水跟食物。但是后来迟迟没有发现地下还有生命存在的这种迹象,因为600多米深的井下,地上一开始就往下钻井,但是钻探过程中希望能够打通一个通道,钻探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一开始没有打通,一直到了8月中旬,这时候就已经过去好多天了,这个时候已经,黄金救援期已经过了,底下的人,甚至于整个智利的国民来说都已经绝望了,他们的总统皮涅拉也非常焦急。但是一直不断在钻探,在8月22号的时候,突然间就转来生机了,8月22号的时候,这个钻探钻到660多米深的时候,上面的人员听到底下有人在敲钻头,传上来敲钻头的声音,大家真是喜出望外。
主持人:而且后来他们矿工还写了一些字条拴在钻头上。
张宇清:先是听到有人敲钻头的声音,知道下面至少还有人,后来这个钻头往上拔出来之后,就发现这个钻头上带了一个纸条,这个纸条上写一句话,我们33人全部还活着。这个纸条后来在当天的下午,当天的早晨,凌晨时间这个钻头升上来之后,当天中午,中午时分,皮涅拉总统就亲自赶到希望营地,就是救援现场这个地方,他亲自拿着这个纸条向全世界公布了这33名矿难遇难者还在井下还活着的这么一个喜讯。
主持人:真的是这样一个过程,真的是让人惊心动魄。刚才我们提的在救援现场担当机械主力的其实是中国制造的被称作神州第一吊的一台起重机,除了这台中国制造的起重机,其实还有一张中国的面孔。
(小片)
主持人:好,下面我们就来连线三一集团智利分公司的工程师郝恒,郝先生你好,根据你在现场的观察,目前救援现场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救援的工作目前进展的怎么样了?
郝恒:这是智利的一个沙漠,是除了铜矿还有一个金矿。现在已经是十一点了,已经快十二点了,这是沙漠,温差很大的,中午特别热,然后到晚上又特别冷,我们穿的也比较单薄,在这儿都直打哆嗦,他们有的已经穿上大衣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按预计的48小时,可能还会要提前。原先计划的是1小时左右营救一个人,现在要下去四个救援人员的话,加上33个人就是37个人,现在看来是用不了那么长时间了。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郝恒工程师给我们做的介绍,也谢谢你,请继续保持在线,我们随时和您连线。刚才听到郝恒工程师也介绍了,可能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救援这33名矿工,这是另外一个喜讯。而且还有一个细节不知道两位注意到没有,智利方面也说,他们安排矿工救援升井的顺利,先是安排身体最强壮的人,中间可能是身体不太好的,比较弱的,或者有病的,最后安排的是意志最坚强的一位矿工,想请问秦先生,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安排顺序?
秦怀海:因为这样在救援过程中间,身强力壮,心理素质好这样的工人能够准确的把井下的信息告诉井上,帮助救援人员能够了解下面情况,同时这些身强力壮,能够在整个升井过程中处理危机情况。
主持人:所以第一个上来的非常关键。
秦怀海:如果第一个上来很顺利,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接下来把身体比较弱的,有病的,这样第二梯队上来,保证他们能够顺利的升上地面,最后就是那些,一批一批人再上来。
主持人:其实除了矿工的体能,因为在救生舱升井的时候,主要是依靠咱们国家生产的起重机,看看它是不是也非常强壮的,能够胜任这样的艰难困苦的情况,那下面我们也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一台被称作是“神州第一吊”的起重机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
(小片)
主持人:其实它的起重能力是四百吨,而需要它完成的只有三百吨,为什么有一百吨这样的差距呢?秦先生您能跟我们说一下吗?
秦怀海:因为把四百公斤的,七百米深,要把七百米深四百公斤重的救生舱拉上来,经过测算需要三百吨的拉力才行的。然后在拉的过程中间,有可能起重机本身330吨,所以它的吨位必须,拉力必须超过三百吨以上,另外在拉的过程中间,由于在对井口深一百米的时候是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容易出现卡压,再加上摩擦力,周围摩擦力,再加上周围地质结构,容易造成超重,如果我们设想不超过这种三百吨的拉力,很可能在拉的过程中间出现空中被卡甚至拉不上来这种情况出现。
主持人:是不是这也反映出这次救援的工作难度是相当大的,所以才需要它有足够的富余量才可以。
秦怀海:是。
主持人:正是由于救援难度非常大,所以才需要这样的特殊机械,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三一集团工程师郝恒,郝恒工程师你好,为什么智利方面会选择我们中国设计制造生产的这样一台起重机呢?
郝恒:这次矿难发生以后,智利政府研究救援方案,刚开始是考虑是吊装,要铺设管道,铺设管道铺设六百米的管道,大概是三百吨左右,然后我们的设备进入智利市场已经有一年多,而且有过很多次成功的吊车经验,所以说智利政府决定使用我们的设备。在此之前吊装的过程,我们进行演练的时候,智利当地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刚开始是9月29号我们开始演练,然后到达是6号,7号开始组装,8号我们就启闭了,进度也比较快。
主持人:郝先生我们知道这一套起吊设备规模巨大,这样的庞然大物是如何运到比较偏僻的智利矿区的呢?
郝恒:是用平板汽车运进来的,第一批运进来六辆车拉进来的,先拉进来主机,两条履带,还有地下,后续拉来了有200多吨配重,在现场算是最大的一种设备了。现在设备造型是一个字母V,就是胜利的第一个字母,预示着此次救援一定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我们也是这样希望的,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我们知道救援的现场都是一片沙漠,不知道在这样的设备组装的过程当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郝恒:这里地形太复杂了,我们在的地方是一个山坡,这个坡度大概有20度左右,而我们的极限爬坡能力是30度,所以我们要是在行走,然后进行施工的话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而且如果把这个坡度改小,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平整地面,推土机,压路机,都要参与施工。
主持人:还有郝恒工程师,我们还希望了解救援矿工升井的胶囊舱,据你的观察它有什么特点呢?
郝恒:他们是进行了救生舱,一次只能搭载一个人,第一次下井的时候,花了17分钟到达井底,这个救生舱是智利军方制作的,上下都带有滑轮,他们做实验的时候,是用汽车吊然后进行实验,反复实验多次以后才决定使用这种救生舱的。现在看来救生舱的使用效果相当好,我看到的是演练时的救生舱,救生舱演练的时候,里面会有一个对讲机,有一个通话器,然后有一个可以让矿工可以两手抓住的扶手。我曾经问过现场的演练人员,我问里面会不会有氧气,他说可能考虑装氧气,但是现在是否装氧气不太清楚,在此之前救援舱曾经做过两次测试很成功。。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郝恒工程师为我们做的介绍,请继续保持在线,我们稍后再联络。虽然我们不能到现场去救援,但是我们看到有中国制造在现场也特别的骄傲。欢迎继续收看《天下天天谈》,刚才我们说到智利矿工有33名,其实之前我们一直感叹,之所以他们能够创造这样的生命奇迹,除了刚才我们嘉宾介绍有几大因素之外,而这些矿工在井下其实也不断进行自救,日前智利政府就公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他们这些矿工在井下是如何采取自救措施的,我们来了解一下。
(小片)
主持人: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面临着困境,然后还不断的配合地面救援,我觉得这种精神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知道,反正我们可能很少有机会到这么深的地面之下体验这样的困境,秦先生,就是说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和体力上的支撑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秦怀海:刚才看到这种场面我们非常感动,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间,能够为了自己的生存,积极不惜一切的去创造生存条件,非常难得的。那么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个,救援上来之前一个要保存体力,合理安排体力,避免过分透支,同时要注意不要外伤,因为每天大量侵蚀以后造成。
主持人:不要进行二次伤害了。
秦怀海:出现外伤以后在下面是无法解救的。第三个要避免生病,因为里面生活环境太差,吃喝拉撒全在里面,整个环境也是比较差的,所以一旦生病,可能对于上面的救援,下一步的救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主持人:其实从精神层面上来说,他们也是需要不断的缓解自己各种各样的压力吧?
秦怀海: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