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访问伊朗寻求连任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0日21:11  新华网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访问伊朗寻求连任支持
资料图片:伊拉克总理马利基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18日对伊朗进行了自今年3月伊拉克议会选举以来的首次访问。从选举结束至今已过去7个多月,伊拉克各派却仍在角力,新政府始终无法组成。

  分析人士认为,马利基选择在这个时刻访问伊朗,无疑是为了赢得伊朗对他连任伊拉克总理的支持。尽管伊朗已就此表明了积极的态度,但在其竞争对手同样得到其他周边国家支持的情况下,马利基能否如愿还很难预料。

  伊朗表态

  访问期间,马利基会见了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马利基表示,他希望通过组建政府,把伊拉克建成一个统一、进步和独立的国家,并与邻国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伊拉克将采取富有成效的措施,拓宽与伊朗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全面发展两国关系。

  哈梅内伊说,迅速组建联合政府和恢复安全局势是伊拉克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伊拉克各派别应全力以赴,尽快组建联合政府。

  内贾德表示,希望伊拉克各政治派别通力合作,重建家园。他说,伊朗支持伊拉克独立、强大和统一,这不仅符合伊拉克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利于整个地区的进步。

  令人关注的是,伊朗外交部副部长谢巴尼18日说,马利基具有执政经验,是领导伊拉克下届政府的“合适人选之一”。媒体报道称,这是伊朗迄今就支持马利基连任最明确的表态。

  能源换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马利基此访的目的就是在于争取伊朗对他连任总理的支持。

  自今年3月伊拉克国民议会选举以来,马利基一直呼吁周边邻国避免插手伊拉克内部事务,原因在于,他最大的对手“伊拉克名单”领导人阿拉维是受到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支持的人选。然而,颇为有趣的是,马利基现在却掀起了一股寻求周边国家支持的出访旋风。

  最近,阿拉维和库尔德力量的关系重新回暖,双方接触频繁。在自身仍未赢得足够支持的情况下,马利基显然因此受到刺激,担心“伊拉克名单”与库尔德力量达成共识。

  分析人士认为,阿拉维虽然明确表示“伊拉克名单”不会参加任何由马利基担任总理的政府,但一段时间来该阵营内部一直有人提议同马利基领导的“法治国家联盟”进行合作。

  马利基最近访问包括伊朗在内的周边国家,意在用能源合作、允许投资作为交换,促使这些国家对阿拉维施加压力,逼迫其与马利基合作。事实上,过去数周内马利基政府已同意修建连接伊朗和叙利亚的石油管线。

  拉拢萨德尔

  包括马利基、哈基姆和萨德尔在内的许多伊拉克什叶派重量级人物均与伊朗颇有渊源。此前一直反对马利基连任的萨德尔已表示,如果马利基在一定期限内说服其他政治派别,那他将不再反对马利基出任新总理。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作为什叶派大国对伊拉克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虽然曾对马利基亲美颇有微词,但伊朗决不愿看到逊尼派势力再度主宰伊拉克政坛。而萨德尔过去两年一直在伊朗进修宗教学,他一反常态改变态度,伊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由于萨德尔还未完全无条件支持马利基,马利基此次伊朗之行很可能是为了进一步通过伊朗调停和施压,以完全弥合与萨德尔的关系。

  马利基在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会面时说:“感谢伊朗在伊拉克发挥了弥合兄弟情谊的作用。”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然是指伊朗促进了他和萨德尔关系的缓和。事实上,马利基在离开德黑兰后就前往伊朗宗教圣城库姆与萨德尔会面,这也是过去两年来这两人的首次会谈。

  伊拉克分析人士说,马利基非常清楚,以伊拉克目前分裂的国内政治局面,他很难赢得多数力量的支持。在沙特等海湾国家支持阿拉维的局面下,他要连任总理一职,赢得伊朗首肯并继而获得其他什叶派政治力量的支持是唯一出路。

  事实上,阿拉维已经对马利基访问伊朗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他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再度指责伊朗干涉伊拉克内政。“我们不幸地看到,伊朗仍然在本地区制造浩劫,试图通过破坏伊拉克的稳定来破坏本地区的稳定,进而动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稳定。”他的言论立刻遭到伊朗驻巴格达大使馆的严厉批驳。

  分析人士认为,受到伊朗支持的萨德尔派在伊拉克新政府组建一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阿拉维代表的逊尼派力量被孤立,这可能导致伊拉克未来局面更加不稳,进而发生新的教派冲突。而对于美国来说,随着其驻军逐渐撤离伊拉克,权力真空正开始被伊朗势力填补,这是华盛顿最不愿看到的局面。(综合新华社驻巴格达记者徐俨俨、宋聃,驻德黑兰记者杜源江、何光海报道)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伊拉克 伊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