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期选举如火如荼,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11月1日抓紧选举前最后时刻为自己拉票。两党领导人呼吁本党支持者2日前往投票站投票。为这次中期选举,两党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但政治分析师认为,选举只是开始,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和民主、共和两党将在选举后面临更严峻挑战。
亲自致电加油鼓劲
奥巴马1日返回华盛顿。过去一个月,他先后前往14个州为本党候选人助选,其中部分地区去过两次。他希望自己的出现能重现点燃年轻人、非洲裔民众、独立人士等民主党支持者对选举的热情,挽回民主党颓势。
在宾夕法尼亚州,奥巴马通过当地一家电台警告民众,共和党打算重新实施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政策。
“这是底线:我们正取得进展,我们正通往正确方向,”他说,“……花点时间去投票,这将影响今后数十年。”
奥巴马身边的官员说,他准备亲自致电民主党志愿者,为他们加油鼓劲。
中期选举定于2日举行,将改选众议院全部435个议席和参议院100个议席中的37席,同时改选37个州的州长。
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共和党将赢得大约231个众议院议席,重新夺取众议院控制权;民主党有望以微弱优势保住参议院多数党地位。
多名现任民主党重量级国会议员面临严峻挑战,其中包括内华达州参议员、参议院多数党(民主党)领袖哈里·里德。白宫方面特地让“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前往内华达州,为里德助选。
竞选资金翻了数倍
美联社报道,为这次中期选举,民主、共和两党投入大笔资金。
民主党方面为本党众议院候选人投入1.45亿美元作为竞选资金,是2008年上次众议院改选时的两倍。共和党方面投入1.21亿美元,是两年前的5倍多。
两党同时不忘相互攻讦,其中不乏激烈言论。奥巴马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拉丁裔选民把票投给民主党候选人。他说,拉丁裔选民应在选举中“惩罚”“敌人”共和党。
这一说法遭到共和党方面严厉指责。共和党众议院领袖约翰·博纳说,总统用“敌人”指代同胞“令人难过”。
奥巴马1日承认用词不妥,承认应该用“对手”代替“敌人”。
民主党方面似乎已为中期选举受挫做好准备。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蒂莫西·卡因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说,奥巴马将在今后数周内作出“一些调整和修正”,以应对重整旗鼓的共和党。
共和党领导人则排除在关键议题上向白宫妥协的可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直言,共和党接下来两年的首要目标是在2012年总统选举中击败奥巴马。
真正的挑战在后头
美国《时代》杂志专栏作家马克·霍尔珀林撰文说,对于共和党领袖和奥巴马来说,真正的挑战将在选举后开始。
霍尔珀林认为,失去众议院控制权是对奥巴马的一个打击,但不是世界末日。上一任民主党总统比尔·克林顿在职期间,民主党在1994年中期选举中遭到重挫。然而,克林顿迅速调整政策,促进两党合作,在引领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成功连任。
按霍尔珀林的说法,奥巴马需要以乐观态度接受中期选举结果。他应将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听取共和党方面主张,出台具体措施减少财政赤字。同时,他应挤出时间加强与民众沟通。
霍尔珀林认为,最重要的是,奥巴马需要证明他是一个乐观、能超越党派之争、富有经验和勇于行动的领导人,将所有精力放在美国的未来上。
对共和党来说,在中期选举中收复失地并不意味得到多数美国人支持。与民主党一样,共和党需要重塑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在霍尔珀林看来,对美国来说,最好的结果是民主、共和两党一同作出改变,展开必要合作,携手解决美国面临的问题。否则,美国将面临两年的政治僵局。新华社记者 林昊
■新闻分析
中期选举不会影响中美关系大局
美国中期选举定于11月2日举行。美国舆论普遍预计,此次选举有可能使美国的政治版图出现新的变化,并有可能对美国今后一段时间的政策产生影响。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中期选举中,中国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讨论话题,但选举对中美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大格局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中国成为选举话题
在中美关系之间,美国国会扮演着令人关注的角色。本次国会中期选举中,经济是首要议题,例如就业、赤字等。这些议题又多数可以与中国牵连在一起。
两党议员竞选时每当提及中国话题,牵涉的内容无外乎人民币汇率“低估”、中国“抢走”美国的就业岗位等。
美国一些舆论认为,中国话题不过是美国政客斗争的一个“替罪羊”。选举连任压力使得议员们通常要选择批评性的议题,以便转移视线,笼络选民。
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史剑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议员对中国汇率问题提出指责是由于国会推动美国经济的行动没有成功。为推卸责任和转嫁矛盾,许多议员就把矛头指向了人民币汇率。
难碍对华关系大局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相互依存、摩擦不断”。近年来,尤其是2010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日益呈现出多边化的特点。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尽管中国话题被美国会议员用作竞选的谈资,但国会中期选举并不会动摇两国的关系。
美国前商务部副部长罗伯特·夏皮罗对记者说,国会中期选举对中美关系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他说,从克林顿,到小布什,再到奥巴马,总统的更换都没有使中美关系发生重大转变,更不要说国会中期选举了。他表示,中美关系有其内在轨道,不会受到美国国会的阶段性变化而改变方向。
美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斯莱恩也认为,美中两国紧密相连,争议与摩擦都属于正常现象,关键是双方要寻找利益契合点。
尽管中美经贸问题摩擦增多,但专家普遍认为中美双方能够找到解决方案,合作是必然之选。
新华社记者 刘丽娜 蒋旭峰 赵卓昀 邵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