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进入第三天,利比亚局势出现微妙变化:一方面,利比亚声称空袭造成平民伤亡,卡扎菲驻地遭导弹袭击;另一方面,阿拉伯联盟(阿盟)从支持“禁飞区”转而反对“军事干预”,美防长表态不愿当“领导”。这些变化让利比亚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军事行动会不会升级?卡扎菲政权是否会被推翻?利比亚局势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潘光研究员和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舒运国教授。
阿盟态度大转变
“法英美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不会升级,但持续时间有待观察。”潘光认为。
首先,空袭效果有限。从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经验看,轰炸近两个月只摧毁了13辆坦克,原因是当时南联盟做了很多坦克飞机的模型进行伪装。“卡扎菲肯定也做了类似的准备”。
其次,美国对轰炸不热心。美国国防部长盖茨20日表示,他反对扩大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利比亚的石油主要出口欧洲,美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只占其17%,所以美国很“淡定”。
最后,空袭违背安理会决议精神,遭国际社会反对。法英美打着“执行安理会决议”的旗号,对利比亚轰炸。但空袭不仅不能保护平民,反而加剧平民伤亡。此外,阿拉伯联盟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向。20日,阿联秘书长穆萨在开罗明确表示,阿拉伯人民不希望西方国家军队借由设立禁飞区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而阿盟的支持是法英美干涉行动合法性的基础。
在阿盟内部,以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为代表的激进派和以埃及、沙特、卡塔尔为代表的温和派经常针锋相对。激进派反西方,温和派亲西方。在设立“禁飞区”的过程中,温和派声音占据主流。另外,卡扎菲与一些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也素有恩怨。正是这些因素让阿盟一开始积极支持安理会决议。然而,支持“禁飞区”和支持“以空袭行动帮助反对派,推翻政府”显然是不同的。阿盟温和派成员如巴林、沙特等,本身就面临国内反对派的压力。如果此先例一开,他们国家的反对派照此办理,这等于打自己的耳光。
利比亚走向何方
“卡扎菲个人随意性很大,带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面对外来压力他肯定不会主动下台。”舒运国说。虽然利比亚空军和防空力量在连续空袭下基本失去战斗力,但只要没有地面部队开进利比亚,凭借卡扎菲42年来对利比亚的经营,反对派还是难以推翻现政权。
舒运国认为,利比亚反对派其实能力有限。当前,反对派领导层只是提出推翻卡扎菲的统治,举行大选的口号,没有具体的行动纲领。此外,由于外国军队“入侵”,利比亚民众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卡扎菲会把西方国家的空袭归咎于反对派,这反而有利于卡扎菲。
潘光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在中东国家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军队和极端主义势力,他们组织严密,具有高效的行动能力。利比亚反对派则理想主义色彩浓重。
利比亚政局动荡,具有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西方国家的空袭可能加剧局势恶化。舒运国说,利比亚政局动荡的首要因素是“部落主义”。在利比亚,卡扎菲属于西部的贝都因部落,反对派则属于东部的阿祖维部落,东部且盛产石油。卡扎菲掌权后,将东部的石油利润长期补贴自己的部落,这导致了当前的危机;其次,卡扎菲长期掌权,政府腐败,体制僵化让利比亚民众不满;最后,利比亚经济单一的石油经济,经不起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恶化。
“带有中东特色的伊斯兰民主国家,或许是今后利比亚较为理想的发展方向”,潘光说,但也不排除利比亚陷入分裂,甚至被极端主义势力控制的可能。本报记者陆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