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人民日报:全球多数农民未因涨价受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7日05: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2010年年初至今,国际农产品价格就走在持续攀升的轨道上,小麦价格在过去一年翻了两番,玉米价格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已上涨25%。

  那么,在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全球民众感到生活压力日增之际,各国农民是否成为受益者呢?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美国等少数国家,多数国家的农民都没有在全球农产品涨价过程中获得多大好处,有的甚至还亏本。

  即使在单棵白菜价格最高达1.2万韩元时,韩国农户出手的白菜也没超过5000韩元

  在英格兰南部小镇温切斯特,47岁的农民杰瑞米指着眼前的两公顷田地说,今年春天栽种的主要是西兰花、扁豆和茄子。这些都是英国市场上比较卖得上价的农产品。杰瑞米说:“超市的收购价没有涨太多,你别以为超市里售价高了我也跟着受益。”杰瑞米说,关键因素是汽油价格涨得太厉害,无论是每周一次去给超市送货,还是从饲料商那里运鸡饲料,开车的成本增加了四成左右。两个念中学的孩子的吃穿用度也涨得惊人。

  作为农业严重不能自给的国家,韩国农产品价格之高世界闻名。以去年的“白菜风波”为例,平时3000韩元一棵的白菜居然涨到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2元),当时韩国很多老百姓抱怨“连泡菜也吃不起”。但即使在白菜价格最高的时候(1.2万韩元),农户在地里的白菜价格也没有超过一棵5000韩元,巨大的利润都被中间环节拿走。

  类似“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剧在印度也出现过。去年年底,由于干旱减产、运输流通不畅以及少数地区商贩囤积居奇,印度国内蔬菜价格暴涨。印度政府出台“禁止洋葱出口”等一系列措施强行打压价格。今年2月,印度市场洋葱价格猛跌。之前涨价的时候,农民不是受益者,这回跌价又给农民带来很大损失。洋葱主产地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农民因不满洋葱价格骤降还进行了示威抗议。

  这一年多来,多国农民没能在农产品涨价大潮中得到好处,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通胀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抵消了农产品上涨带来的收入。第二,农户种植规模小,赢利有限。第三,农民并不能享受“超市价”,和中国一样,各国真正从农产品涨价中发财的,还是中间商。第四,农产品价格波动有时给农民错误的信息引导,一旦遇到价格回落,农民首当其冲地成为风险的承担者。

  农产品涨价受益的不是农民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是农产品出口多的发达国家

  也有一些国家的农民的确在这轮国际农产品涨价中获利。德国下萨克森州沃芬贝特的农民乌维拥有50多公顷土地,主要种植色拉菜、谷物、油菜籽、玉米和苜蓿等。此外,他还有60头奶牛和少量马匹和肉猪。乌维说,现在各种农产品都有几个到几十个百分点的增收。比如,色拉菜去年同期每棵才卖59欧分,现在已经卖到至少75欧分(约合人民币7.1元)。算下来,他每月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

  利润增长要归功于直接与农产品销售商定下合同进行交易,这种“直销”形式减少了中间商的无理叫价,销售商定期上门收购也减少了运输成本。而且上门收购的价格也很合理,记者在超市买色拉菜,每棵也只卖到89欧分(约合人民币8.4元)。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农民阮纳尔德·瓦奥德说,美国农民今年收成是近年来最好的,自己的粮食在国际上比以前更具竞争性了。芝加哥郊区的杰西克兄弟种了3600英亩土地,其中2300英亩种植玉米,1300英亩种植大豆。去年玉米每英亩纯收入150美元,大豆每英亩纯收入130美元,比前年翻了一倍。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期显示,2011年农业生产者的净现金收入预计达99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70亿美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宿景祥说,国际农产品涨价受益的并非是农民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是农产品出口多的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或农业规模较小的发达国家,农民在生产效率上处于劣势,同时国家缺乏保护农业政策。国际粮价上涨跟这部分农民基本没有太大关系。韩国、日本如果不是靠高额补贴,农业也早就没了。

  “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政府必须把农场主留在农庄”

  农产品涨跌让人们看到,政府对农业的扶持非常重要。德国很早就以立法形式限制土地的租用和买卖,避免了商业资本长期占用大片耕地。德国农民享受很多实惠,比如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德国政府规定:农民在收到销售款后才交税,还可全部扣除各项农业生产所需的开支,扣除用于投资的资金等等。德国农民人均每年从德国和欧盟拿到的补贴超过2万欧元。而美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令人羡慕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也是靠政府长期稳定的农业补贴“喂”出来的。

  要生产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还得靠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民。在美国,很多农民都是直接走进期货交易所,先卖粮,后种粮,有效降低了自己的生产风险。在加拿大,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不少农场主只在农忙季节抽空回农庄伺候庄稼。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说,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使得农产品价格增长将成为长期趋势。尽管如此,农民仍然是个弱势职业,人们仍然不愿种地。美国《华盛顿邮报》早在1985年即发表文章说:“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政府必须把农场主留在农庄”。中国是人口大国,绝对不能放弃农业,而且唯一的出路就是把中国的农业也搞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今天对农业投入多一些,也许日后我们面临的被动就少一点。”他说。

  (《环球时报》供稿,丁刚、黄培昭、廖政军、王  刚、纪双城、青  木、陶短房、范开庆集体采写)

(编辑:SN014)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