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 叶飙 发自江苏、上海
降雨量之少60年未遇
5月30日,浙江、江苏两省先后宣布今年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上海也声称,遭遇了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干旱的一年。
对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工程科科长王亚平而言,这些消息并不意外。5月5日,他收到一张省水利厅转来的石臼湖遥感监测照片,湖面中央有灰色影像。次日,当他赶到南京以南的湖区时,眼前景象让他惊诧。“几乎整个干枯了,只剩下一条狭长的航道。我问了附近80来岁的老人,都说从没见过这么旱。”王亚平函复水利厅:“灰色影像应为水位下降导致湖底土埂显露。”
唯一的办法是引江水。为了维持秦淮河水位,秦淮新河水利枢纽从去年至今已陆续运行百余天,江苏省5月26日决定,将一部分抽来的江水经过74.5公里线路、穿越3个区县注入石臼湖,解一时之急。
拥有长江、淮河的江苏省很少为旱情担忧,这次却被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列入旱情严重的5省之一。放眼江苏,石臼湖并非孤案。太湖、洪泽湖分列全国第三、第四大淡水湖,两者均依靠长江补水维持在“生命线”之上。“如果没有常熟枢纽引江水,太湖很难保持现有水位。”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黄晓东分析说,60年来最低的降水量是湖泊干渴的主要原因,偶然几次小雨只湿润了土壤,无法达到饱和、形成径流往河里跑,引长江水成了保持太湖水位的主要手段,大型水利枢纽常熟枢纽成为有效向太湖补水的难以替代的主要工程。
整个长三角不容乐观的现状更强调了这种重要性。在三成饮用水源自太湖的上海,长江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潮罕见地在5月份出现,创1992年以来的纪录;在浙江,45万亩耕地受旱,37万人口出现供水困难,舟山实行限时供水,旱情严重的湖州等地正在太湖边,杭嘉湖地区河网水位需通过环太湖河道引江水补充。
自从淮河蚌埠闸4月29日关闭后,长江水也成了洪泽湖的救命稻草。经江都、高港(引江河)两大枢纽抽取,一滴水最多要爬高40余米、远行400多公里补入洪泽湖。
秦淮新河、江都、高港、常熟四大水利枢纽在长江末端由西向东排开,满负荷运转,维系着江苏乃至整个长三角的活力。
首度长时间运转抗旱
对四大枢纽而言,承担起长期抗旱的重担在意料之外。
常熟枢纽的建造源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太湖治理,虽然泵站是双向流道设计,但原来设计的主要功能是排涝,以应对太湖防汛。2002年年初,水利部启动“引江济太”调水试验运行,尝试通过工程向太湖补充水源;直到2007年太湖暴发蓝藻危机,常熟枢纽才开始大量从长江引水,改善太湖水质。黄晓东介绍说,“农历每月初一到初三、十五到十八有两次大潮,涨潮时长江水位高,我们就让它淌过来,平时如果太湖水位偏低,就偶尔抽一点,像这次这样连续开了180多天的情况从没有过。长江水位低,只能靠抽。”
常熟枢纽管理所的刘所长有同感。去年12月1日,他和20多位同事启动了9台泵站中的6台,保障上海的水库切换;到了今年1月,任务转为维持太湖水位。工程现场运行人员三班倒,剩余3台泵站升级后也加入“战斗”,整个枢纽以180个流量(1立方米/秒俗称1个流量)的速度抽取江水,其中30个流量沿途分配给望虞河沿线的无锡、苏州等地,约以120个流量注入太湖;至今的入湖水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据太湖流域管理局估计,至5月25日,常熟枢纽的首度持续运转共为太湖调水10.7亿立方米,超过去年全年调水量;抬高水位0.40米,将之保持在2.75米以上。换句话说,若没有补水,如今太湖的水位已比1978年的最低水位(2.37米)更低。
这样的持续抗旱对秦淮新河枢纽而言也是新任务。建造这个枢纽的初衷,是改善秦淮河封闭流域的水环境,让这片驰名古今的水域保持新鲜,一般全年断续运作近百天,去年至今这样的持续开动是头一回。
“除了跟往年一样改善水环境的任务外,还要供应江宁、句容、溧水、高淳等区县的工业用水,也要给石臼湖补水,”王亚平说。
作为中国最大的引江枢纽工程,江都枢纽同样全力运转,自去年11月19日至今每天24小时向北调水,截至5月25日已抽引江水北送42.35亿立方米,超过一个洪泽湖的正常蓄水量(30多亿立方米)。
加上5月下旬启动的高港枢纽,据江苏省水利厅专家透露,全部4座省管大型枢纽正以1000个以上流量的速度抽取江水;这样长时间、满负荷地运转抗旱,尚属首次。
体制之辩
对照此前苏、皖间的水权摩擦,这场大规模抽水的调度实在顺利。
一位水利系统专家对南都记者透露,之所以千里迢迢从长江引流补充淮河下游的洪泽湖,就是因为4月29日淮河蚌埠闸关闭,“闸口在安徽省境内,他们关闸不需要跟我们商量,至今已经关了60多天。我们理解,安徽那边也马上要迎接栽插用水高峰,降水又那么少,只能蓄水,但这对洪泽湖来说是致命的。”他表示,江苏省水利部门随即与国家水利部沟通,以保持生态的理由要求放水,在水利部协调下,安徽方面才答应打开部分闸口,以30个流量的速度放少量水给下游,洪泽湖的水位至今还在不断下降。
两省共享1697公里的边界线,摩擦从北到南都存在。有水利系统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在苏南高淳县,固城湖及周围水库因旱少水,当地人饮水困难,找到皖方协调,希望经水阳江从安徽境内补水,对方提出经济要求;多次协商后,才在价码上达成一致。
相较之下,长三角地区能顺利抽水,要归因于四大枢纽都在江苏境内。以“引江济太”工程为例,位于上海的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统筹协调,有旱涝情况时就与江苏等地的水利部门统一会商后,下达调度指令。上文中提到的这四个大型水利枢纽由江苏省水利厅统一调度,保证了全省防汛抗旱服从大局。
“长三角这4个大型枢纽都归江苏省水利厅管,统一调动,跟各个城市没关系。我们管的泵站、闸门都是影响整个流域的,如果归城市管,就有可能造成区域矛盾,”黄晓东表示。
他所在的管理处每天派车巡查苏州、无锡之间的望虞河,这是从常熟枢纽抽水引往太湖的渠道,“东西两岸共70多个闸门,如果不关掉足够多的闸门,水就到不了太湖。如不是由厅里调度我们统一管理,就容易产生矛盾。”在水利厅统一管理下,上下游枢纽之间也鲜有矛盾,“不存在自身利益,都为了整个流域利益。”受访的水利部门工作人员都表示,江苏省内没有也不需要设立水权分配的制度,目前抽取的水量即使相对长江今年最低的13000个流量而言也微不足道。
最艰难时刻尚未到来
开足马力引江保证了南北水位在“生命线”之上,但江苏省水利厅的专家表示,最艰难的时刻尚未到来。
“大约从6月10日起,长三角将有大面积的农业用水,农民要把田泡在水里,然后栽插水稻秧苗,一亩地就需要120立方米的水”,这位专家说,眼下土地干燥,引水的压力惊人,“省水利厅直管的引江泵站已经在满负荷运转,沿江有一些市管、县管的小型泵站,考虑到电力成本等原因还没开,到时候可能要开起来。”
在他眼里,更重要的是淮南一年一度的梅雨是否如期而至,“一般来说,梅雨6月18日到江苏,如果按正常时间来,正好与栽插用水高峰重合,可以救急。”
作为太湖管理的统筹协调者,太湖流域管理局担心的则是旱涝急转猝不及防。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他们而言,最大的难点是根据水位、降雨等情况,不断改变调度方式,做好精细调度。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明天起苏南地区会有一轮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可能达到暴雨,”6月3日接受采访时,江苏省水利厅的专家对应付旱涝急转颇有信心。
端午节,大雨滋润了长三角,太湖水位昨日涨至2.86米;然而截至昨晚发稿时,常熟枢纽等沿江大型水利工程仍满负荷运转,一刻不停地引江济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