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美国名记者多以写讣闻起家 拉登讣闻已准备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8日12:02  大众网-齐鲁晚报
拉丹死后,《纽约时报》报道拉丹之死的头版照片。 拉丹死后,《纽约时报》报道拉丹之死的头版照片。

  本·拉丹之死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你能想象吗,5月3日那天,几乎所有的美国读者都将刊有拉丹专题讣告的页面默默珍藏起来……在一个拥有众多每天以读讣告为乐趣的讣闻粉丝的国家里,错过拉丹的讣告,简直有如一种耻辱。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其中,有一篇准备了十年的讣闻,作者是《纽约时报》资深撰稿人迈克尔·考夫曼和凯特·泽尼克。更为残酷的是,作者之一的考夫曼终究没能等到这篇文章问世,他在2010年1月就已经先于拉丹去世了。

    “一份见鬼的工作”

  在那本以讣告为课题的有趣著作《先上讣告,后上天堂》里,玛里琳·约翰逊曾写道:“讣告作者是看不见的隐形人,所写的是已经不复存在的人物。如果他们干的是为报刊提前撰写讣告的活儿,又死在他们的写作对象之前,他们就会成为撰写死人的死人。真是份见鬼的工作。”而假如考夫曼九泉下有知,一定会有同样的感慨。

  虽然貌似准备了十年,但对作者来说,这就是一篇在很短的时间里必须赶出来的文章。“那要追溯到2001年11月,当初本以为几天后的一次行动中,拉丹即将被捕,而且很可能会当场丧命。”“9·11”之后,时年33岁的泽尼克被从教育报道组调到新闻调查组,《纽约时报》的讣告版编辑找到她,希望她能写一篇内容充实的讣闻,于是作为新手的泽尼克找来了一篇考夫曼写本·拉丹的文章。“我根本就没有和考夫曼碰面,就是把他的文字拿了过来,融合进去,写出了这篇长篇讣告。”

  这的确是一篇足够长的讣闻,超过了5000字。文章开头先是简单地讲了一下拉丹死亡的经过,随后评价了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接着是拉丹的发家史,众所周知是苏联出兵阿富汗最后铩羽而归给了他机会。全文最精彩的部分是拉丹家族的背景和他的成长经历,将这个美国政府口中的恐怖分子头目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事实上,拉丹的待遇赶上了丘吉尔,因为此前的西方媒体,甚少真的为了一个恶棍而准备长达十年的讣闻———合众社曾花了30年时间

  名记者多以讣闻起家

  讣闻写作又称死亡专线,不仅报丧,还对死者生平及其功过作出总结和评述,属于新闻范畴。好的讣闻,旁征博引,但文字简练,往往一针见血。美国不少名记者,多以讣闻起家,锻炼出好文笔。

  而国外报刊中,《时代》周刊的里程碑专栏,《经济学人》杂志的讣闻专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的讣闻版,多出自名家之手,充满奇文妙句,值得细细品读。

  《纽约时报》的讣闻立场持平,文采斐然,登上版面的除了西方名人之外,还包括毛泽东、胡志明和蒋介石等人。毛泽东逝世时,该报给了三个版的版面,算是最大的荣耀。“9·11”后,《纽约时报》开辟了《悲恸的群像》专栏,出动上百名记者和编辑,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采访遇难者的亲友,发掘死难者生命中不寻常的故事和经历。以照片和短文的形式悼念他们,共刊登2100多篇这样的平民讣闻,所报道的内容涉及遇难者有生之年对家庭的贡献,工作之外的才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敬业精神,慷慨和仁慈的个性。《悲恸的群像》专题因此获得了2002年普利策新闻奖。

  用黑色幽默充电

  多数中国人可能很难想象,在英语文化中,讣告会像服装一样风格多样,时时翻新。背后还有一群颇具才气的讣告作家,以及由讣告读者、讣告收藏家等组成的讣告粉丝团,他们举行一年一度全球性的讣告大会……如果用一句话描述这群人的共同点,那就是:噩耗传来时会高兴得一蹦老高。

  在《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中,玛里琳·约翰逊还描述了种种和讣告有关的逸闻趣事:1826年7月4日,美国第二、第三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同时撒手人寰;《小熊维尼》中小老虎和小猪配音者的死只相差一天(今年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同一天逝世,想必又让讣迷们激动不已);第六届杰出讣告作者国际大会上,91岁高龄的里根死亡将会议带入高潮……每当名人发生意外被送进医院,讣告作者们就四处收集资料,亢奋地投入工作。然而名人们每一次从危险中挺过来,讣告作者只能遗憾地将自己的作品塞进抽屉。

  而每个普通人死后,也都至少值一两百字———

  “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的胸罩,大多数的时候只需洞察秋毫地一瞥,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由此名动全国。本周星期四,塞尔玛·科克死于西奈山医疗中心,享年九十四岁,胸罩尺寸34B。”

  成千上万的讣迷们每天兴致勃勃地翻阅当地报纸,期待这些黑色幽默给他们一天的生活充个电。而这种看似有些恶搞的讣告文化,实则以公民的自由、宽容和豁达为土壤。因为有着对死亡的敬意和对生命的尊重,也许,“死,在这个时代是最棒的”。

  (据《国际先驱导报》)

  《纽约时报》拉丹讣闻节选

  被通缉的头号恐怖分子

  奥萨马·本·拉丹周一被击毙于巴基斯坦。他出生于沙特阿拉伯一个精英阶层家庭,试图通过激进、暴力的手段重现伊斯兰帝国7世纪时的辉煌,恐怖主义威胁在21世纪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2001年9月11日对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发动袭击后,本·拉丹在国民心目中成为邪恶的象征,取代了像希特勒和斯大林那样的独裁者的位置。他成为了新的国家公敌,他的头像被印在了通缉海报上。录像带中他趾高气扬,对美国和西方文明冷嘲热讽。

  “您想要本·拉丹死吗?”一个记者这样问布什总统,当时正值9·11事件发生后的第六天。

  “我想要他———我想让正义得以 伸张”,总统回答道,“有一张旧海报贴在外面靠西的地方,我记得上面写着‘通缉:不论死活’”。

  而这一愿望差不多花了十年才得以实现。本·拉丹在与美军交火时被击毙,当时那支部队正在突袭巴基斯坦一处据说是他藏匿的民居。据说他死时54岁。

  2001年12月,一次发生在阿富汗据点托拉博拉(靠近巴阿边境)的战斗揭开对本·拉丹搜索的序幕,而本·拉丹和他的盟友就藏在那里。尽管美军对那里进行了多日轰炸,他还是逃脱了。随后九年多的时间里,他都保持一副晦暗得难以辨识的形象,屡屡躲过对他的抓捕。据说他躲在巴基斯坦的某个地方,策划着新的恐怖袭击。

  在那之前很久,他就已经成为了伊斯兰世界的英雄,在他身上人性和神性兼具,中情局的官员早把他称为全球恐怖主义的“北极星”。他用建立一个无国界的、激进的伊斯兰联盟的理念,将从埃及到菲律宾形式各异的军事武装团结在基地组织的麾下。 (宗禾)

  看看名人的墓志铭

  一些报纸讣闻写得有意思,而一些名人的墓志铭也同样与众不同,许多还能给人启发。    伏尔泰

  1778年5月最后的几天,伏尔泰就像一根快烧完的蜡烛,慢慢燃烧到根部直至全部灰烬。5月30日,这位老人终于与世长辞。

  1778年6月2日,伏尔泰遗体的入葬仪式在塞里埃举行。药剂师要了他的头发,心脏则由德维莱特伯爵保管。起先,德维莱特伯爵将伏尔泰的心脏保存在一只镀金的银盒子里,随后,他又让人建了一座大理石墓,专门用来安葬存放伏尔泰心脏的盒子。在墓碑上,德维莱特伯爵让人刻下了这样两句话: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

  卢梭

  卢梭去世后被埋葬在埃尔默农维勒镇的一个小岛———波普里埃小岛上,墓地正面对着一座城堡。

  墓志铭为:这里安息着一个自然和真理之人。

  巴顿

  在卢森堡通往德国波恩的高速公路旁,有一个叫哈姆的小镇,美军公墓陵园处于一片幽静的茂林中。

  但是每当拜谒的人踏入陵园的通道时,就会被近六千个半米高的雪白十字架井然地排列所震撼。每一个十字架下面长眠着一位第三集团军的烈士,所有十字架的质地、大小和规格都完全一样,分不出军阶高低。巴顿将军的墓地在前面,背靠山坡,面向他的部下。墓地上十字架的质地、大小、规格和其他所有的十字架一样,只是上面刻着:

  乔治·史密斯·巴顿

  第三集团军上将

  加利福尼亚1945年12月21日

  济慈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在他坟墓前的墓碑上,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铭文:

  这座坟墓中

  埋葬着一位年轻的英国诗人。

  他曾在病榻上

  因仇敌的权势和凶恶而满心愁苦。

  他期望在自己的墓碑上

  镌刻这样一句话:

  “这儿长眠着一个人,

  他的名字是用水写的。”

  阿里斯托芬

  古希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前446-前385年)的喜剧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欢乐和人生启迪。据说在他去世后400年,雅典一位叫安提帕特的诗人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这些是阿里斯托芬绝妙的剧作,

  极为频繁地被冠以来自他的城市的常青藤;

  这是多么欢乐的酒神节的奇迹,

  喜剧动听的声音,洋溢着魔力———多么清晰。

  英勇的戏剧家备受希腊欢迎,

  憎恨歹恶,嘲笑堕落。  (宗禾)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拉登 讣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