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白宫发言人9-11时悄悄提醒总统:什么也别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6日16:46  京华周刊

  悬崖边上的国家喉舌

  有一群人,既可以周旋于记者之间、应变自如,也可能因言语不慎而“惹祸上身”,他们叫“新闻发言人”。

  ▇ 潘佼佼  齐林

  “7·23”动车事故中,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出言不慎遭恶评。在国外,大事件中的新闻发言人也经常在“风口浪尖”行走,动辄就成“新闻”。

  弗莱舍:“911来了!”

  2001年9月11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正在视察佛罗里达州一所小学,恐怖分子正将飞机撞向大楼。

  此时,白宫发言人弗莱舍收到一条信息:“9月11日上午9点零9分,第二座大楼被撞”。

  弗莱舍背对着大批的记者,走到布什身前,给布什看自己的笔记本上写着的大字:“现在什么也别说。”自1999年参与小布什竞选总统班子出任发言人一职以来,弗莱舍随着问鼎白宫的小布什进入白宫,继续为小布什服务。

  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场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弗莱舍用谨慎的言语表示现在没有排除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但事件发生前,白宫等部门没有接获任何威胁的消息,出事飞机、飞机通讯和塔台通讯都无异常情况。

  同时他还通告媒体,危机状态时的国家级“备胎”——美国副总统切尼在事发之前已在“很安全的地方”。

  在整个“911”事件中,弗莱舍寸步不离布什,成为了除总统之外曝光率最高的人,甚至有白宫工作人员笑称:“5位白宫发言人干的活儿加起来,恐怕都没有弗莱舍一个人的多。”

  在美国记者眼里,弗莱舍擅长“避开关键问题”以及“用微笑或委婉的言辞回避不太友善的发问”,令记者们颇为头疼,他们将弗莱舍的发言称为“没有错误的废话”和“没有肉的骨头”。

  不过,即便是如此,弗莱舍也还是因为“口无遮掩”而遭到质疑。有一次,记者问道美国是否会对伊拉克动武,弗莱舍开口就是一句:“给萨达姆脑袋上来一颗子弹的成本,要比兴师动众发动一场战争低得多”。此话一说,众人哗然。

  在为布什服务了28个月之后,弗莱舍宣布辞职,赢得了布什感激的“一吻”。

  在离任之前,这位前白宫发言人曾被问及离任后的生活,他回答:“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听说,每天的工作时间会少几个小时,但薪水却要多很多。”

  萨哈夫:伊拉克“大炮”

  2003年3月22日,身穿橄榄绿军服、头戴贝雷帽的萨哈夫背对着一幅蓝色的世界地图,直面着各国媒体记者的“长枪短炮”。2天前,伊拉克战争打响。

  在这一天的发布会上,曾担任伊拉克外交部长的萨哈夫反驳了来自美国的消息:伊军第51师8000名官兵已向美英军队投降。从3月20日至4月10日,萨哈夫因在巴格达作每日新闻简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这位新闻发言人之所以迅速成为“话题人物”,还缘于他口中“蹦”出的一连串“糙话”。他曾用下述词语形容英美联军:“战争犯”、“流氓强权”、“异教徒”、“野心狼”、“走狗”、“懦夫”、“外国来的恶棍”、“吸血的畜生”、“针对平民的国际流氓”。布莱尔和布什被称为“牛仔“、“战犯”、“傻子”、“混蛋”、“鞋都穿不好”,拉姆斯菲尔德则被称为“江湖大骗子”和“最令人鄙视的动物”。

  面对他人对这种语言风格的质疑,自称“英语讲得比布什这个恶棍好”的萨哈夫回应直白:“我很遗憾用这样的字眼,但对于那些用导弹杀害我们人民的敌人,辱骂是远远不够的。”

  对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的萨哈夫,对待“同志”则像春天般温暖。他积极鼓励伊拉克军民勇敢抵抗:“美国新闻都是谎言,所有他们说的都是谎言,谎言,谎言!”尽管武力悬殊,萨哈夫依然鼓舞人民:“几位勇敢的当地农民不畏强暴,奋勇击落了两架‘阿帕奇’直升飞机,并抓获两名美军飞行员。”

  巴格达在4月9日陷落,萨哈夫在广播车上用阿拉伯语继续广播,要求市民们拿起武器抵抗美军。4月10日,萨哈夫终于摘下了头上的黑色贝雷帽,结束了“一个人的战斗”。

  身为战败的“前高官”,在东躲西藏之后,萨哈夫重新就业,成为了阿布扎比电视台的新闻评论员。

  此时萨哈夫“风格大变”,用理智冷静的态度评价“前老板”萨达姆,仿佛他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个人的咆哮”只是一时间的“灵魂附体”。

  大事件“进退之道”

  像萨哈夫这样在危急之时化身“咆哮哥”的新闻发言人并不多见,多数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发言人,大都“进退有度”,甚至“文质彬彬”。

  在今年发生的日本核爆炸事件之中,“罪魁祸首”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被指“态度有问题”,而其社长清水正孝直到灾难发生一天后才出现在公司总部。为了给社长“开脱”,东电发言人称连日的劳累加上公司在公布数据时屡次犯错,令清水正孝心力交瘁。

  在挪威枪杀事件中,公众指责警方行动速度缓慢,导致了恐怖分子有机会杀戮无辜民众。尽管警方发言人证实“整个挪威只有一家警用直升机……所有的直升机飞行员在案发当天都在休假”。但面对外界的质疑,发言人的回应是“这些评论毫无价值,我们有能力,我们是专业的,但同时我们也是人。”

  “新闻发言人是专职地把政府机构应该接受的信息,有效地、有针对性地与社会沟通的中介和渠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表示。

  在他看来,发达国家新闻发言人的职位相对很高,可以参加一些重要决策,可以向公众披露较多有事实依据的信息,但同样“稍有不慎,发言人就会成为政府机构与社会民意之间的交锋面”。

  前联合国新闻发言人埃克哈德,曾对新闻发言人做过精辟总结:“坦率地说,那根本不叫生活……生活像旋风一样。发言人要服从雇主、组织的原则和想法,还不能对记者撒谎。”

  (来源:京华周刊)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1)

 

相关专题 9-11十周年

更多关于 发言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