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恐怖势力在美国打击下反而出现蔓延态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8日13:53  环球时报 微博

  作者:李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

  “9·11”的影响 未来十到二十年仍会存在

  恐怖主义的问题不是9·11事件之后才有的,但9·11事件之所以能成为标志性的事件,反映出了全球化时代全世界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一战二战期间,只有国家行为体才能对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的美国予以触动,但作为非国家行为体的恐怖势力,则能对其发动直接袭击,轻易地撼动这一世界超级大国。

  今天来看9·11事件,可以总结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在规模上,它是恐怖史发展的巅峰状态;其次,在恐怖袭击的形式上,也开创了先例,即没有使用任何常规武器,只是把民用航空作为一种武器。也就是说,当前科技的发展,很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第三,从规模、手段、打击目标上来看,9·11影响了整个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这样的恐怖事件,对恐怖主义自身的发展来说,也是里程碑的意义。

  可以说,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影响,9·11对国际社会造成的冲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而且,这种影响始终难以消退。这10年存在,可能今后十年二十年也会继续存在。9·11是整个国际社会恐怖和反恐斗争的一个重要性的转折点。

  国际恐怖主义10年内的“6变”“3不变”

  911之后,从对全球恐怖主义的影响来看,有变的也有不变的。先看“不变”:第一个“不变”,是恐怖主义追求的政治目标、打击对象,即恐怖主义的战略问题没变。911前后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最主要的打击目标,同时也反对本国政府,但他们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就是打击美国等西方国家。然后,他们再打击本国政府。这一点美国政府也很清楚。

  第二个“不变”,是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威胁的多元化的状态没变。对世界各国的恐怖威胁,来自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比如斯里兰卡的“伊拉姆泰米尔猛虎组织”、西班牙的“埃塔组织”、近期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组织”、哥伦比亚的“革命武装力量”,还包括对中国构成恐怖威胁的东突势力等等,这种多元化的状态依然没有发生改变。

  第三个“不变”,是恐怖主义行为方式的核心特质没有改变。表现就是,恐怖主义在针对无辜民众发动暴力袭击时,除了造成直接的危害和损失外,还给一个国家的民众间接造成恐慌,对这个国家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直接危害。

  另一方面,在诸多不变因素的同时,911前后对比起来,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也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因为整个国际社会都在加强反恐。第一个“变”,是基地组织的领导层变得分散化,911之前,所有恐怖事件都由基地总部进行策划,而在911之后,基地的领导层东躲西藏,要做到更周密的策划,作用力有所下降。不过,他们通过新兴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发布恐怖性、煽动性、蛊惑性言论的能力在不断加强;

  第二个“变”,就是恐怖组织领导层再生能力大为增强。虽然有恐怖组织的头目不断被击毙,但新生替补迅速会出现,比如本·拉登被击毙以后扎瓦希里迅速接任等等;

  第三个“变”,是恐怖势力在地域分布上进一步扩展。911之前,基地集中在南亚特别是阿富汗,但911之后,它的分支力量呈现出了扩展态势。比如,也门的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除在也门阿比扬省津吉巴尔宣布建国外,还不断利用也门的混乱局势攻城略地,发展势头令国际社会非常担心。再如,美国在伊拉克自己打出了一个基地分支现在叫“伊拉克伊斯兰国”,之前伊拉克并不存在基地分支,伊拉克战争以后,一些外来恐怖分子就与当地的反美分子结合起来了。再如,在阿尔及利亚活跃的“萨拉菲斯特呼声与战斗组织”,911以后也投靠到了基地组织,改名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它利用利比亚中东的动荡局势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他们的威胁还扩展到毛里塔尼亚、马里、乍得、摩洛哥等一些北非国家。再看索马里伊斯兰青年运动(又称为伊斯兰青年党),与基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并且把他们的攻击范围也扩大到了乌干达等它的周边国家。

  所以,目前来看,从南亚到中东,再到北非,从整个态势的发展来说,911以后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反恐的打击下,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出现了蔓延扩张的态势。

  第四个“变”,就是911以后恐怖势力本土化问题日益突出,基地组织的意识形态在欧美地区的渗透能力有了更大的发展,如西班牙马德里三一一事件、英国伦敦“七七事件”、美国胡德堡军事基地枪击事件、时代广场爆炸未遂事件、挪威奥斯陆布雷维克恐怖袭击等等。

  第五个“变”,就是911以后整个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出现了低龄化态势。也就是说,很多恐怖分子是911之后才加入到恐怖活动之中的。这也印证了美国10年反恐“治标不治本”的现实,美国的所作所为反倒制造了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第六个“变”,也是911以后恐怖主义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把整个因特网作为重要的恐怖活动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各种恐怖组织靠着恐怖主义意识形态而连为一体。通过网络招募人员,进行策划、组织,然后再实施恐怖袭击。

  上面说的就是911前后国际恐怖主义不变与变的重要方面。

  十年反恐“治标不治本” 目前基本态势仍是“自扫门前雪”

  十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包括国际社会都在不遗余力地反恐,但整个恐怖主义威胁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概括来说,就是“治标不治本”。虽然国际社会在打击现存的恐怖主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美国下了很大的力气,发动了两场地面反恐战争,也出动了众多特种部队和无人机,今年5月美国派海豹突击队击毙了本·拉登,但在产生恐怖主义的深层原因的治理上,国际社会这10年来并没取得明显的进展。而且,还激化了更多的矛盾和冲突。新生的恐怖分子依然在不断产生。这就是这10年来反恐的主要症结所在。

  在国际反恐方面,目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特征:第一,911促使整个国际社会提高了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恐怖威胁的认识。很多国家都已把恐怖主义威胁作为主要威胁之一。国际社会在反恐合作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因为国际反恐的一些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很难有更好的突破。主要问题就是在反恐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仅仅打击对本国构成威胁的恐怖势力,并不认为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的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这样的分歧就很难使国际社会在反恐问题上形成真正的合力。

  第二,在解决恐怖主义产生根源的问题上,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反恐往往在反恐问题上加入自己本国利益的因素,比如,美国依然把反恐作为推行美国核心战略的一个工具,时刻不忘把美式民主价值观念推往全球,包括实施颜色革命、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等等,这不仅不利于反恐,反而导致更多矛盾的产生,其实是阻碍了国际反恐。

  我们认为,解决恐怖主义问题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起码国际社会应形成整体的战略,而且必须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联合国曾发表过治理恐怖主义的全球战略,但并未得到大多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认可。所以,现在国际社会根本无从谈起反恐的国际性战略。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目前,国际反恐的格局基本态势还是“各扫自家门前雪”,各个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采取反恐措施防止本土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双边合作进展比较顺利,区域性反恐合作进展不利。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反恐,并没有真正认识联合国在整个国际社会反恐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以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反恐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导致国际社会在反恐上难以形成真正的合作,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和突破。这也是当前在反恐问题上面临的困境。(本文为环球网“9·11”十周年系列评论之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