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福岛居民称核恐惧仍未消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1日07:59  南方日报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日本福岛核电站。9.0级地震,高达16米的海啸巨浪,核电机组连续发生氢爆,使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完全曝露了危机下的脆弱。

  一年过去,日本迎来了“复兴元年”。尽管地震留下的废墟依然触目,失去亲人的痛苦正慢慢焕发为重建的勇敢。然而,核事故带来的殇逝如影相随,褪不去的“核殇”正给世界上着一堂“生于忧患”的公开课。

  “核”恐惧:看不见的敌人

  2011年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由原先的4级定为最高级7级。这在核能利用史上,只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有借鉴意义。

  “但切尔诺贝利是短期高强度辐射,而福岛将经历长期低强度辐射,福岛居民是否会在数年以至数十年后患病,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福岛华人华侨总会会长窦元珠说,所以对受灾的人们来说,核泄漏是没有先例可循的灾难,“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恐惧,而且还看不见”。

  “日本人不太爱表达,他嘴上不说,但行动上已经体现出来,就是对核污染的一种恐惧。”新华社驻日本记者郭一娜刚从日本灾区探访回来,她举例说,“比如有一些日本人以前是小雨不打伞,现在每天都要盯着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如果要下雨肯定打伞,因为降雨里面也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

  “政府发言人总是说不会立即影响健康”,居住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大约60公里的梨香(Rika)在MSN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现在从不开窗户,也不在户外晒衣物。此外,她还坚持服用促进新陈代谢的药物,以求把辐射排出体外,甚至已经不想要孩子,“怕生出来的小孩畸形”。

  在距离福岛核电站三四十公里远的福岛县磐市,市民自发成立的“市民核辐射测量室”同样备受关注。该核辐射测量室是去年11月市民自发捐款成立的机构,具备食品污染测量仪和人体辐射仪等设备。其中,人体辐射仪已经为1000人进行检测,进行食品污染检测的预约已经排到4月份。

  “唉!”梨香叹气说,“很多人在努力恢复重建的同时也深感不安,也许核事故一天未完全消除,大家都很难拥有新的开始。”

  是“天灾”也是“人祸”

  2011年12月16日,日本政府发布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平息报告。但日本人对本国“核电战略”的反思因为这次事故又形成了一次大讨论,在强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更是达到了“白热化”。

  今年2月27日,日本大阪、神户和京都三市市长要求该国第二大核能发电企业关西电力公司起草计划、使用其他能源替代核能发电。当天,三名市长就可替代能源的供应前景和提能源价格以抑制需求等事宜提出了问题。“我们应当尽早建立一个不再依靠核能的发电体系”。

  除了意大利、德国、瑞士明确不再使用核能外,日本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停运其境内的54座核电站,但有专家认为日本的这项措施不太可能永久。

  该专家指出,严格来讲,日本位于全球最集中的地震、火山带上,对于核电站的建设应非常谨慎,但日本又是一个典型的能源紧缺国家,使用核电确实是“不得已”的选择。

  最新发行的日本大报《东京新闻》也指出,日本文部科学省地震调查委员会曾想把日本东北沿海有可能发生巨大海啸的警告写进报告中,但东京电力公司竟然要求要把这个警告从这份报告中删除。

  “这份报告草案内容在去年3月3日,也就是地震前八天,在联席会议上,东电公司要求把报告中‘宫城县近海到福岛县近海一带随时有可能发生伴随巨大海啸的地震’,改为‘有必要留意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我们避免不了天灾,但绝对不能出人祸,福岛核电站事故所带来的教训极之深刻。”日本核能专家细川荣久表示,“某种程度上说,核电站的现行安全保障还不足以让人完全放心”。

  ●南方日报记者(微博) 谢苗枫

  ■解读

  国家核电重大专项委员会专家濮继龙:

  中国不会放弃核电

  但应吸取日本教训

  在日本,灾区民众依然生活在核事故造成的“恐慌”中;世界范围内,对核能利用的前景也诸多猜测。究竟核能是否可用?在不可预见的灾难忧患中,我们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确保核安全?

  国家核电重大专项委员会专家、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微博)原安全总监、大亚湾核电站首任中方厂长濮继龙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在目前我国的核能发展态势中,核安全不存在技术障碍,而是在民众层面存在心理障碍。

  “日本去年发生的核泄漏事故事实上对公众的健康影响不大,但大规模的搬迁、疏散对民众生活造成压力,放射性物质对周边环境也带来了污染。”濮继龙说,民众之所以恐慌主要是因为核电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与普通人接触的知识层面、日常生活经验相距太远。“人们对该领域的不了解,从而产生了对自身命运不可控的恐慌,这是正常的。”

  “但我们也有必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检视我们的核安全问题。”濮继龙说,日本事故发生后,中国是“动手最早的国家”,从去年3月起就展开了国家级的核电设施安全检查行动,在建的项目暂停施工,已建的项目进行全面摸查。特别是在核安全的改进上,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提高抵抗超强自然灾害的能力,比如加高了有些地方的防波堤;第二类是增强万一发生事故,防止事故扩大、控制事故的能力,比如万一失去动力如何供电?我们提出了解决临时水源、配置移动发电车的方案等。“这些改进将在今年实施。”

  濮继龙指出,去年大检查中,各方面专家达成的共识是:在当下的核电技术中并无尚不理解的物理现象,行政措施也十分成熟,预案齐备。“核电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核安全技术,二是民众心理接受度,三是电价必须合理”他说,“目前,核安全已经不是我国发展核电的技术障碍,反而民众的心理障碍影响更大。”

  在濮继龙看来,要消除民众的疑虑关键处理好三个方向性的问题。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把核安全监管部门独立出来,代表国家、民众监管核电安全生产;其次从业者必须要有高度责任感;第三加强核电安全技术问题的宣传,让公众了解。

  日本核泄漏事故令全球核能业陷入自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当时有人预测世人将全面放弃核能源。但濮继龙指出,核能利用的前景依然十分光明。中国核能发展计划必须坚持不动摇,稳扎稳打地逐步推进实施。

  “福岛核事故确实令一些国家放缓兴建新核电站的计划,并着重通过多元来源来获取能源,如天然气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濮继龙说,但除了意大利、瑞士和德国外,其他国家并没有放弃核能,多数国家的核能发展计划并没有因此出现多大的改变,因此世界核能布局并没有产生明显变化。

  目前,主要核电国家均宣称要继续保有核电。美国、法国、英国等老牌核电国家表示坚持核能发展立场,并采取措施,全面审视和评估本国核电站安全,尽最大可能保证核能的安全利用。

  濮继龙最后指出,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认真吸取日本核事故的经验教训,更加重视核安全,但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能源问题十分突出的大国,我们不可能放弃核电,我国未来的核政策应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日本地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