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设计师称震后重建困难机遇并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1日21:39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

  参与过2005年爱知世博会产品设计的日本设计师原研哉11日来到上海参加一个公益讲坛,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灾后“从零开始”,既存在很大困难,同时蕴育一些新生机。

  满头银丝,从上至下一袭黑色着装,原研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黑白鲜明、不苟言笑。

  去年日本“3·11”地震后,原研哉曾去灾区,他告诉记者,由于海啸、核泄漏等影响,那里几近被摧毁。他认为,可以将重建作为起点,弥补当地在节能住宅、老年设施等方面的不足。

  在原研哉的中译本书籍《欲望的教育》中,他特辟章节探讨日本灾后重建,并指出要给遭遇灭顶之灾的城市及产业建立一个长期复建规划。

  作为业界知名的设计师,原研哉已推出《设计中的设计》、《白》等多本中译书籍。从这些书中,显见深植的日本文化。

  如在《设计中的设计》中,他这样写道:“在过去的60多年里,日本经历了战争的失败,以及两次原子弹轰炸的灾难……作为一名设计师回头看日本现代史,就是去想象一种文化和一种感觉的瓦解。”

  原研哉来中国已不下二、三十次,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曾经参与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的竞争,虽然落选却声称:“某一天可能真的会找一位中国技师刻一枚给我,作为我的北京奥运会私人纪念物。”

  又如北京著名的前门大街改造时,他曾试着向项目组提议:“前门开发产生的大量废弃瓦砾和灰色砖块,在外国人眼里独具北京特色,可标注后作为文化商品出售。”

  在上海浦东图书馆的创意生活微公益讲坛上,原研哉与数百名听众分享日本抗震结构住宅等设计理念。当记者问及他对上海的印象,他垂头握拳、思考良久后说:“摩天高楼各处都有,还是对外滩沿线的银行建筑印象深刻些。”(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