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莱●本报驻德国、俄罗斯、美国特约记者青木李亚龙 柳直丁雨晴
“边疆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特殊位置,……那些中国历史上刻骨铭心的碰撞,有很多发生在边疆。”这是《环球时报》与新浪网去年主办“让边疆不再遥远”大型主题公益活动时,联合众多边疆重镇官员和专家呼吁设立国家“边疆节”的倡议书中的一段话。从地理上看,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两万多公里,地缘环境的复杂程度世界罕有,因此加强国民的边防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设立国家“边疆节”的倡议今年得到多位两会代表、委员的支持,他们将这一倡议形成正式提案递交。环球网8日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这一提案得到超过八成网民的支持,他们认为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在和平时期对边疆的关注度,更能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正如一位提交议案的两会代表所说,设立“边疆节”这样的节日“是一个象征”,但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形成一个认识边疆、热爱边疆的传统。
中国需要一个创新的节日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和委员呼吁设立国家“边疆节”,其中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吉林代表团代表金硕仁,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全国人大代表于沛,全国政协常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葛东升,全国政协委员包明德、罗援等。
据金硕仁代表介绍,按照立法程序,这个提案最终成为现实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金硕仁表示:“会坚持下去。”金硕仁在这份议案中提到,中国的边疆和边疆文化被忽视得太久了,设立国家“边疆节”,就是让所有中国人每年都有一天重温我们与边疆相濡以沫的历史亲近,记得它曾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巩固作出的不朽贡献,因为“直到今天,它仍是保卫我们利益和安全的伟大屏障”。
“我们的节日不是太多,有意义、创新的节日还不够。”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在谈到设立“边疆节”的意义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认为,节日就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我们国家既有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也有国庆、“五一”等政治节日。葛剑雄说,一个文化发达、经济发达的国家应有更多节日,比如说对历史的记忆、对现实的需要、给民众提供更多的休闲节庆,这些节日都有它的文化含义、政治含义、休闲意义。
葛剑雄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很多内地居民对边疆的印象是“严酷”和“艰苦”,很少有人熟悉边疆地区的自然风光,也不清楚边疆的历史和文化,有时更是忽视边疆对中国崛起的重要贡献。金硕仁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向记者讲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至今落后于内陆及沿海发达地区。同时,他还强调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乡镇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地理位置,一直以来是外国势力渗透和跨境犯罪的敏感区域,加上长期以来边境人口总量锐减,边境军警、联防队员数量不足,以及朝鲜半岛形势复杂多变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固边防控能力较弱,边境沿线的治安防控及维稳压力逐年加大。金硕仁说,设立“边疆节”的实质意义就在于增强中国人对边疆的认识与重视。
了解边疆是义务也是责任
设立“边疆节”的倡议书从去年底发出到现在,也得到很多民众的支持。截至3月8日晚,环球网关于“你是否支持设立国家‘边疆节’”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投票“支持”的网民占投票总数的82%。一位网民说:“处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往往忽略边疆的重要性,其实我们的富足生活正是得益于我们强大的边防。”还有网民说:“边疆工作其实离我们很近,比如打击毒品和枪支走私,都是与我们的社会稳定密不可分的事情。”除支持设立国家“边疆节”之外,还有网民为地方政府提升边疆地区生活水平出谋划策。调查显示,也有18%的网民不赞同设立“边疆节”的提议,他们的理由基本都是“要扶持边疆地区发展不如采取更为实际的行动”。
就国家设立“边疆节”的话题,《环球时报》和环球网还访谈了国内外多位学者。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糜振玉将军已81岁高龄,他告诉记者,为亲身了解边疆地区的发展,他在75岁时去了西藏。糜振玉说,边疆地区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容易被人漠视。中国陆地边界线有两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同时还有很长的海岸线,而海疆问题也曾被忽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前主任马大正说,大家对边疆的重要性一般都已有共识,从现实角度来看,边疆是国防的前线,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基地。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廉湘民谈到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对国家统一、国家安全所做的贡献。他表示:“从历史上看,凡是我们国家强盛的时候,边疆人民的向心力是最强的时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最强的时候。”廉湘民说:“做民族研究的有这样一句话: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西藏不知道中国之高。了解边疆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是我们的一个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院北京分院院长陈易表示,两会代表和委员提案设立国家“边疆节”其实是发出了一个信号———国家期望区域经济从非均衡向均衡方向发展,考虑边疆地区和谐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提案。
“边疆节”能减少外界对中国的偏见
其实,国际社会对中国边疆问题也比较关注。廉湘民回顾说,曾有中国学者问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中国在战略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基辛格想了想说,你们有太多的邻国。由此可见,在这位美国战略家看来,中国的边疆问题本身就可能成为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德国电视2台曾历时6个月、行程两万公里,拍摄名为《中国边疆》的纪录片,该片获得2011年德国巴伐利亚州颁发的电视节目最高奖。德国布伦瑞克大学历史学家塞巴斯蒂安·舒尔茨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如果中国能设立“边疆节”,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中国疆土广阔,邻国众多,边界线又长,设立这样的节日能呼唤国民对边疆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内地人来说,就像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国家边疆的窗户”。舒尔茨还说,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些邻国开始紧张,而中国通过搞“边疆节”可以化解邻国的不安。他建议,中国搞“边疆节”时应多与邻国的接壤地区交流,这样有利于为邻国带来和平与安宁。舒尔茨还表示,设立“边疆节”只是一种手段,并不等于边疆地区的发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关键是,通过持续的活动,引起中国和世界对中国边疆地区的关注,促进“中国边疆经济圈”发展。
莫斯科大学后苏联空间研究中心主任阿·弗拉索夫认为,中国设立“边疆节”的想法非常好,除让更多中国人了解自己的边疆外,还能让世界了解这些地区的真实情况,告诉外部世界,中国是坦诚的,在处理边疆问题时是自信的。弗拉索夫说:“中国的‘边疆节’能减少外部对中国的偏见。”
据了解,在政府层面设立“边疆节”的国家还没有,但很多国家都在打“边疆牌”。德国有9个陆地邻国,每年春夏之际,在德法交界的纽伯格林都会举行欧洲最大的摇滚节。在与瑞士、奥地利交界的地区,德国年年举办各类边境文化节,包括文艺表演、博览会、体育比赛。俄罗斯这些年也加强了对远东等边疆地区的关注和经济投入。2010年一部名为《边疆》的俄罗斯影片很受民众喜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参加二战的苏联士兵的爱情故事,镜头带着观众越过西伯利亚平静的森林、河流和山川,相关影评说,“这样的影片使人感到心灵震撼”。
中国“边疆节”的设立可以参考中国“航海日”的设立。经过多年酝酿后,2005年3月,有两会代表委员递交提案,建议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同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几年来,中国从政府到民间,都搞活动庆祝“航海日”。据了解,美国、日本、英国这些重视海洋发展的国家,也有自己的“航海节”。
让主题活动与边疆使命融合
位于中俄边境的绥芬河市是中国的边疆重镇之一。绥芬河市市委书记赵连钧在边疆工作多年,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边疆城市的核心使命是“兴边,富民,固防和睦邻”,国家设立“边疆节”是一个“好主意”,“边疆节”的大主题也应和边疆的使命融为一体。在具体政策落实时,“边疆节”可以按照轮流制原则,每届搞一个主题,在各边疆城市定期搞活动。
谈到“边疆节”的具体活动,辽宁社科院边疆研究所所长吕超建议,边疆城市和内地城市可以对口搞一些活动,如开展旅游。他以丹东为例说,对这座城市的美丽山水很多人还不知道。吕超还说:“为加强周边睦邻友好关系,我们还可利用‘边疆节’和境外的口岸搞主题活动。把俄罗斯、朝鲜等国朋友请过来,这也有助于睦邻友好。”还有学者表示,中国“边疆节”的庆祝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举办一些学术研讨会,请边防战士讲述戍边的经历和故事,国家对一些有贡献的人进行表彰等。相信这些活动,都可以增加民众的边疆情结。▲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