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8日05:50  东方今报 微博

  法国总统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微弱优势战胜现任总统、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科齐,当选法国新一任总统。奥朗德定于5月15日宣誓就职,据悉,奥朗德由此成为继弗朗索瓦·密特朗之后,第二位当选法国第五共和国总统的社会党候选人。

  萨科齐承认败选,暗示将退出政坛。萨科齐成为欧洲债务危机2009年爆发以来,又一名“倒下”的欧洲国家领导人。

  ●胜者感言“法国选择了改变”

  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当天,即6日,法国内政部公布初步计票结果,奥朗德和萨科齐分别获得51.24%和48.76%的有效选票。

  奥朗德当晚在一场支持者集会上说:“在这一个5月6日,法国选择了改变。”

  他先前主张向法国富人征收重税,向资本收入征收与劳动收入相同的税率。他承诺,国家所有和国家控股的企业中,首席执行官的收入不会超过法国最低工资标准的20倍。另外,他打算把总统和部长薪水下调30%。

  ●败者安慰“失败不丢人”

  萨科齐6日晚承认自己在选举中落败,同时“祝奥朗德好运”。

  萨科齐在竞选过程中说,如果成为法国第二名未能成功连任的总统,他将退出政坛。他6日再次暗示“退休”可能。

  不过,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萨科齐盟友告诉路透社记者,选举结果“不丢人”,萨科齐仍有留在政坛的可能。“如果他被击败,而得票率在48%至48.5%,在其他国家政府因为经济危机下台的背景下,失败不丢人”。

  ●获胜原因“法国需要不折腾”

  事实上奥朗德并不是因为能力强才受到选民支持,而是因为他打的是“反萨科齐”牌。

  记者在采访法国选举时了解到,不少法国人对奥朗德的能力并不认可,认为他的很多措施也不可行,但实在是因为对萨科齐执政成绩太不满意才不得不选择奥朗德。一位法国民众告诉记者,五年来他们体会到了萨科齐的不好,但并不知道奥朗德有哪些不好,为何不给他机会试试呢?

  法国知名记者汉斯吉认为,危机时刻法国人并不是不懂得奉献,但是法国人更需要一个正常的总统,现在法国需要的是公正、团结、不折腾。

  实际上,奥朗德就是抓住选民这一心理特点,在整个竞选活动中均以“反萨科齐”为主线,尽管他本人也没有太多切实可行的政策主张。据新华社

  ■ 国际时评

  法国“左转”寓意深远

  法国总统选举结果6日出炉,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击败现任总统萨科齐当选总统。

  社会党历史性地实现二战后的第二次执政,预示法国政治“向左转”。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法国政坛这一变化寓意深远。

  近年来,法国经济受到全球化和金融危机冲击,增长放缓,失业率高企,全球竞争力下降。奥朗德最终取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针对民众对法国经济和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高举社会公正大旗,就选民最为关心的就业和购买力问题,提出一系列“看上去很美”的主张,如提高最低工资、重振法国制造、注重中小企业发展、针对大企业和富人增税等。

  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奥朗德成功利用法国民众“反紧缩”的心理赢得了总统选举。

  法德两国一直是欧洲一体化建设的“轴心”,奥朗德上台后会否联合欧洲左翼势力,针对久拖不决的欧债危机提出新应对方案,因此引发欧洲和世界的极大关注。

  法国总统选举虽然是法国国内选举,但放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竞争激烈和欧洲债务危机缠绵的大背景下,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影响。据新华社

  前女友曾在大选中输给萨科齐 “不婚先生”终为前女友复仇

  虽然性格温和的奥朗德在国际政坛上并不知名,但在法国可是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他出道较早,并长期担任法国最大反对党社会党第一书记,是左翼政坛元老级人物。

  一个其貌不扬,好似大学教师的中年男人,今天能战胜被称作“小拿破仑”的萨科齐并非偶然。

  政坛老将 〉〉

  “早熟”政治家

  长期任社会党第一书记

  与有一半匈牙利血统的萨科齐不同,奥朗德1954年8月12日出生于法国西北部工商重镇鲁昂,成长于巴黎,是土生土长的法国人。他的父亲是一名耳鼻喉科医生,母亲是一名社工,曾参加戛纳市的社会党市政选举,奥朗德从小受到具有左翼政治倾向的母亲的影响。

  相比同龄人,奥朗德学业有成,很早就确定了从政这条路,相继在法国高等商学院、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这些精英学府深造,主修经济和法律,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二十出头就已初涉巴黎政治圈。

  奥朗德1979年正式加入社会党,27岁成为法国总统府经济顾问,34岁当选国民议会议员,2001年当选科雷兹省省会蒂勒市市长,2008年当选科雷兹省议会主席至今。1997年至2008年,奥朗德任法国最大反对党社会党第一书记,是社会党任期最长的第一书记。

  奥朗德属于“早熟”的政治家,这位其貌不扬,但处事冷静、口才出众的政坛老将,虽然从未有进入法国政府内阁担任部长的经验,但多年来一直担任社会党的党魁,为他参加总统大选积累了政治资本。

  人物个性 〉〉

  骑车上下班 打死不结婚

  在法国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与行事高调、过着明星般奢华生活的“超级总统”萨科齐相比,性格沉稳、行事低调的奥朗德显然更易得民心。

  奥朗德自称“普通先生”,行事“学院范儿”,先前曾骑摩托车上下班。他的沉稳性格在社会党内也是出了名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奥朗德无法摆脱、难以隐忍的绰号便是“罗雅尔先生”。赛格琳·罗雅尔是他共同生活25年的伴侣(两人同居并未结婚),他俩共同生育了4个孩子。罗雅尔曾于2007年被法国社会党推选为总统候选人,但最终在第二轮选举中输给了萨科齐。

  罗雅尔竞选总统失利,也终让这对“政治夫妻”分道扬镳,两人不久便公开宣布“理智分手”。法国社会党内许多人甚至因此指责奥朗德应该为罗雅尔的竞选失利负主要责任。如今,奥朗德与电视台女记者瓦莱丽同居,依然没有结婚打算。这位“打死不结婚”的单身中年男人,上任后将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位未婚总统。2007年年底公开的现女友瓦莱丽也非常“理解”地表示,她愿意充当背后默默支持的角色,相较于第一夫人,她更愿意当一名记者。

  一些法国外的媒体曾质疑奥朗德的“不婚”,但这对法国人而言却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法国自1999年设立“同居机制”,成为该国社会一种潮流。与婚姻制度相比,同居没有那样文牍繁复和强制性。

  对华关系〉〉

  奥朗德上台

  更能避免中法关系大起大落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史志钦分析说,奥朗德在竞选时提出一些对华强硬的政策主张,一部分原因是出于选举的需要,为了表现出与竞选对手萨科齐紧密的对华政策不同,他需要做出一些政策上的调整。

  中法关系一直在法国外交布局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奥朗德本人实际上也表现出对中法关系的重视,他在一次媒体访谈中曾表示,当选之后希望能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

  法国媒体认为,相比萨科齐比较善变的性格,一贯以稳健著称的奥朗德更有可能避免中法关系中的大起大落。

  法国记者奥利维说,“因为现在中国对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谁都不可能忽略中国”。综合法制晚报、东方早报

  弗朗索瓦·奥朗德(右)与女友瓦莱丽·特里埃维勒共同出席选后集会一键分享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