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埃及、美国特派记者黄培昭陈一鸣
本报特约记者陶短房
埃及5月23日举行总统选举。这是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后的首次直选。有中东媒体称,埃及总统选举实际上是世俗派与宗教派的大对决。还有分析称,埃及总统选举将结束历时60年的独裁统治,军方究竟会交出多少权力,以及他们将如何与一个民选总统打交道,都是未知数。
埃及总统选举23日开始投票,24日结束。12人竞选总统,如果第一轮选举中没有任何一个候选人获得过半选票,得票最多的前两名候选人将于6月份举行第二轮选举。6月26日宣布总统选举的正式结果,7月1日新总统就职。
22日,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发表声明,呼吁选民们踊跃投票,并强调军方“与所有候选人都站在同样距离的立场”,不偏向任何一个人。埃及媒体透露,除了警方全力以赴,军方还将抽调2.2万名官兵,协助维持治安,以保证选举“万无一失”。
这次选举中,阿盟前秘书长穆萨、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前高级官员福图赫、穆兄会下属“自由与正义党”主席穆尔西以及前总理沙菲克等人,民意支持率较高。埃及金字塔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调显示,穆萨的支持率为28%,穆尔西为18%,福图赫为12%,沙菲克为10%。从民意得票率较高的4名候选人看,他们分属世俗派和宗教派两大阵营,即穆萨和沙菲克是前者,福图赫和穆尔西归属后者。开罗的水果商叶哈雅告诉记者,“谁上台都无所谓,只要把福祉和实惠带给埃及人民就行。”
美联社分析,自从埃及王室在1952年的政变中被推翻以来,3任埃及总统都来自军方。军方最担忧的是,今后武装部队的预算是否会面临议会的公开辩论。 美国合众国际社称,人们更担心,一旦选举结果让某一方强烈不满,或许会再次引发街头暴力和流血事件。
英国广播公司则提醒说,不论谁当选埃及总统,将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首先,原教旨主义和世俗力量矛盾尖锐,社会治安恶化;其次,埃及经济崩溃,40%以上埃及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政治的不确定性导致外国投资外流;第三,埃以关系、埃及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关系,以及埃及和尼罗河上游非洲国家的关系,都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齐潇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