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尼抨击奥巴马外交软弱 中东成大选重要议题

2012年10月04日23:31  中国网络电视台

  央视网特稿(网络新闻联播记者裴彤综合报道)9月30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抨击总统奥巴马的中东政策将美国置于“安全风险”中。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外媒称中东问题已成功大选重要议题。

  罗姆尼抨击奥巴马“危险的”中东政策

  近日,罗姆尼在《华尔街日报》撰写评论,指责奥巴马对于叙利亚内战、埃及选举、美国驻利比亚领事馆被袭以及伊朗核武问题上表现过于胆怯。他呼吁说,美国需要“一个新的中东政策”,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提出任何建设性意见。当谈及以色列对伊朗的担心时,罗姆尼称要效仿高级顾问丹-赛诺,即依照内塔尼亚胡所说,要求白宫给伊朗核问题“划红线”。

  罗姆尼批评说,“我们需要一个成功的战略,但总统什么也没做。而现在,他正在试图淡化前几周里受到的伤害。”上个月一部反穆斯林电影引发了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浪潮,随后的暴力导致数十人死亡。9月11日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被袭,包括大使在内的四名美国人遇害。

  罗姆尼还批评奥巴马将以色列对伊朗核计划的担心视为“噪音”,甚至将其“屏蔽”,并指责其拒绝接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这个不确定的时期里,我们需要一个连贯的策略去支持我们的中东伙伴。”罗姆尼说。

  外媒评论称,就算美国违背道德与国际法去轰炸伊朗核基地,也只能是减慢而不会彻底停止伊朗核计划的进程,而这样却会造成非常多的不良后果,比如会导致数以万计伊朗平民死亡。罗姆尼却似乎丝毫不担心对这一行动会引起的中东混乱。

  两名共和党参议员,包括2008年对垒奥巴马的麦凯恩,也借利比亚的美国领事馆被攻击一事,猛烈抨击奥巴马的国家安全政策失败,并指责奥巴马无法向伊朗施加足够的压力,以阻止其核武发展计划。

  两人在中东政策问题上开战

  奥巴马和罗姆尼刚开始竞选时,中东政策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现在,中东问题正渐渐深入到美国政治当中。

  目前,美国如何解决中东危机成为公共舆论的中心。在反美浪潮中,奥巴马始终保持冷静且很坚定。奥巴马在一次公开声明中明确表示,美国政府不会容忍对伊斯兰教的诋毁。他还重申了美国要结束暴力并引导中东走向民主的立场。他利用一次60分钟的演说,指责罗姆尼的战争叫嚣。

  同时,奥巴马在上周二的联合国宣言上强调了在处理伊朗问题上的决心。美国不会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但奥巴马并不把这当成是要对伊朗开战的信号,相反,他正试图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既不顺从伊朗的不妥协,也不急于在中东开始另一场战争。罗姆尼阵营以此公开指责其过于软弱。但罗姆尼对于中东问题的强硬声明似乎不太能形成一套政策。

  罗姆尼的竞选网站称,美国需要引领世界进入一个美国世纪。这意味着美国必须在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上均处于领导者地位,并为自由设置政治议程。“在美国世纪,美国将是一个自由的世界,这个自由的世界领导着全世界”。

  这种论调听起来似乎很滑稽,与世界的复杂性很不协调。但它会吸引那些已经对奥巴马的中东政策不抱希望的选民。

  奥巴马“和平化”中东政策并未达成预期效果

  奥巴马的中东政策表面上很有优势。他的原则是,给中东的民主过渡提供工具比强迫他们更容易使美国获得利益。不干涉中东政治的发展,是奥巴马的标志性政策。但不幸的是,这一政策在中东一些重要地区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事件的严重性已经超过了奥巴马的魅力攻势。

  在伊朗核问题上,奥巴马尝试与小布什完全不同的方法,比如进行无先决条件的公开谈判。但他的计划被伊斯兰政权妨碍。德黑兰对这一政策的转变毫无准备,用涉及到2009年政府镇压反动派运动的声明指责美国干涉其内政。快速的关系恶化和随之而来的对伊朗的强硬态度,使得伊朗更没有兴趣重修与美国的关系。

  在旷日持久的巴以争端上,奥巴马试图持一种有原则的态度,要求以色列政府尊重国际法,避免扩大其非法定居点。但奥巴马似乎忽略了以下事实: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继续在西海岸建造更多定居点,封锁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并游说美国攻击伊朗核基地。奥巴马拒绝接见内塔尼亚胡,但这并没有影响以色列的行为。

  在“阿拉伯之春”中,美国被迫帮助反卡扎菲分子制造了一场人道灾难。在叙利亚,美国陷入两难境地:是选择阿萨德,还是阿拉伯和卡塔尔支持的穆斯林反叛者。奥巴马的不干涉内政政策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叙利亚内战。

  奥巴马一直尝试在中东走一条平和路线,并让美国尽量从争端中脱离出来。从伊拉克撤军和计划从阿富汗撤军,都显示了他决不重走小布什老路的决心,但在涉及到美国利益上时,他也不想被视为懦弱。击毙本-拉登成为奥巴马阵营屡屡用以展现总统坚定决心的证据。

(原标题:罗姆尼抨击奥巴马外交软弱 中东问题成大选重要议题)

(编辑:SN021)
分享到:
  • 新闻彝良山体滑坡教学楼垮塌18名学生被埋
  • 体育欧冠-C罗3球皇马4-1 米兰3-2 曼城1-1
  • 娱乐黎明声明与乐基儿分手 港媒称男方做错事
  • 财经多景区游客接待量超极值 今日再迎高峰
  • 科技苹果200万美元月薪挽留高级副总裁
  • 博客87红楼演员再聚首(图) 新疆禾木村金秋
  • 读书30元包月:三千本全本图书一网打尽
  • 教育双节小学生11个课外班比平时还累
  • 育儿新西兰打击非法代购婴儿奶粉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过十一疾病篇:别让双节成黑色假期
  • 女性李宇春帅气写真 时装周场外早秋搭配
  • 尚品旅行和摄影的N种关系 鸡肉如何征服世界
  • 星座10月运十一假期运势 今生有几次情劫
  • 收藏一块英石可卖几十万 铜镜精品最高涨10倍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美媒称美两航母战斗群现身西太平洋
    2. 2日右翼再进钓海域 我海监船编队巡航
    3. 3外交部证实有日右翼分子进入钓鱼岛领海
    4. 4西安重伤日系车主嫌疑人河南落网
    5. 5中国海监编队再入钓鱼岛领海维权巡航
    6. 6日新文部科学大臣称日本历史教育有缺陷
    7. 76艘中国公务船巡航钓鱼岛 日方提出抗议
    8. 8西安9·15日系车主被砸穿颅骨案嫌犯落网
    9. 93艘中国海监船驶入钓鱼岛近海
    10. 10日本抗议我海监船再巡钓鱼岛 称不会让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