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新宪法草案公投通过 反对派称公投存舞弊

2012年12月24日05:14  京华时报
12月22日,埃及吉萨省的一家清真寺前,支持新宪法草案的选民在投票前仔细核对选票。图/东方IC 12月22日,埃及吉萨省的一家清真寺前,支持新宪法草案的选民在投票前仔细核对选票。图/东方IC
12月22日,埃及首都开罗,一名官员在投票结束后清点选票。图/东方IC 12月22日,埃及首都开罗,一名官员在投票结束后清点选票。图/东方IC

  埃及第二阶段宪法草案公投22日结束,据埃及官方《金字塔报》网站23日公布的初步消息,埃及新宪法草案公投在国内的支持率过半。最高选举委员会预计在24日公布最终统计结果。埃及副总统马哈茂德·马基22日晚向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递交辞呈。

  基本通过

  第二阶段支持率高

  根据报道,埃及全国除吉萨省外26个省的投票结果显示,在两阶段投票中,共有约954万张选票支持新宪法草案通过,占有效票数的63.56%。

  埃及新宪法草案境内公投本月15日和22日按地域分两阶段举行。第一阶段投票在开罗、亚历山大等10个省进行,该阶段初步结果显示,约有56.5%的选民投赞成票,但投票率只有约31%。第二阶段投票在吉萨、苏伊士、塞得港等17省举行。根据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的统计,第二阶段约有71.4%参与投票的选民投赞成票。穆兄会在其官网上说,新宪法草案在两阶段国内公投中的支持率约为63.9%。

  此外,埃及外交部部长助理阿西里22日说,境外投票结果已由外交部呈交监督此次选举的最高选举委员会,将与境内最终统计结果一同公布。

  一名反对派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他们的非正式统计同样显示,新宪法草案获得通过。

  穆斯林兄弟会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新宪法是埃及“为实现国家稳定,基于相互尊重和诚实对话团结各方力量的历史机会”。

  意料之中

  政治对立局面难解

  新宪法草案获得通过并不令人意外。政治分析师普遍预测,宪法草案在公投中过关不难,但两派对立的政治僵局一时难解。大部分普通民众希望政治进程能够为国家带来和平稳定,政府尽早着手拉动经济、改善民生。

  穆兄会所创建政党自由与正义党当天晚些时候发表声明说:“埃及人民在翻过压迫的一页后,向着构建民主现代国家的终点继续推进。”

  按照程序,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需在宪法草案公投过关后两个月内发起议会下院选举。

  今年6月,最高宪法法院解散自由与正义党占多数的人民议会、即议会下院,穆兄会指认法院“阴谋”颠覆政权。

  议会下院设立前,上院代行立法权。穆尔西22日晚些时候任命90名上院新成员,占这一机构总席位数的三分之一。这一任命符合现行规定,而宪法草案通过后,穆尔西只能任命不超过10人。

  发现舞弊

  主要反对派存异议

  埃及主要反对派组织“全国拯救阵线”22日说,其代表在公投中发现舞弊现象。这一组织定于格林尼治时间23日11时(北京时间1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明相关情况。

  一些民权组织先前指责,公投存在违规之处,如一些投票站开放时间晚于规定,一些党派支持者在投票站非法拉票,以及不少选民登记信息不实。

  选举委员会说,调查没有发现12月15日举行的首轮公投存在重大违规。

  穆尔西11月颁布宪法声明,随后宣布新宪法草案公投,引发埃及大规模街头集会示威,令穆尔西面临上台后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支持者称,新宪法草案有助埃及稳定,恢复受创经济。反对者则批评制宪委员会中伊斯兰成员垄断宪法起草工作,不尊重少数群体和女性权益。

  公投结果公布前,美国共和党众议员、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伊利安娜·罗斯-莱赫蒂宁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说,草案通过意味着“埃及民众的失败”,埃及将从“专权国家”变成“宗教独裁”国家。

  但在19岁选民艾哈迈德·穆罕默德看来,新宪法草案不能全盘否定。“埃及需要一部宪法来实现稳定。”

  □关注

  副总统马基宣布辞职

  当天公投截止时间延长4小时,投票结束前,埃及副总统马哈茂德·马基宣布辞职决定。

  他在辞呈中说,出任副总统有些时日,“早先已经意识到从政并不适合法官出身的我”。马基先前任最高上诉法院副院长,是现任司法部长艾哈迈德·马基的弟弟,今年8月被穆尔西任命为副总统。

  马基解释选择递交辞呈的时机时说,早在11月7日就已向总统递交辞呈,但因国内外局势和出访安排搁置。随后,穆尔西发布宪法声明触发埃及国内新一轮动荡,马基留任协助穆尔西平息危机。

  路透社解读,马基辞职的时机似乎关联新宪法草案。依据草案,埃及政府今后将不设副总统职位。

  马基说自己一直致力于维护民众在宪法草案一事上发表意见的权利,当天辞职的时机已经成熟,“在今天,宪法草案公投第二阶段投票将胜利结束”。

  迄今,穆尔西扩权令引发的总统与司法机构之间、世俗派与宗教势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未见缓和,示威冲突不断,国内各派分裂危机隐患难以消除。

  央行行长被误报去职

  同一天,埃及国家电视台报道说,中央银行行长法鲁克·奥克达宣布辞职。奥克达去职传闻已经酝酿数日,据称他将以健康原因辞去这一职务。

  报道没有说明奥克达辞职的原因。不过,报道说他的前副手希沙姆·拉米兹已经获得任命出任央行行长。

  然而,当路透社记者向埃及政府官员求证这一报道时,政府发言人阿拉·哈迪迪断然否认。“那不是真的”,这名发言人说,“我正式否认那一说法”。

  奥达克自2003年起担任央行行长,去年埃及爆发游行示威迫使时任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奥达克和拉米兹一道保持货币埃镑相对稳定,避免国家经济再遭重创。

  总统府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说,奥克达与当日辞职的副总统马基先前均不止一次表露去意,埃及媒体近期频频预测奥克达动向。不过,这次埃及国家电视台的报道证实只是一次“错报”。

  埃及政坛人物不断传出去职消息,反映总统穆尔西面临来自政府内外的压力。

  □观察

  新宪法难阻埃及社会分裂

  新宪法草案在埃及获得通过,宪法之争告一段落,但埃及社会分裂的速度也并未就此减缓,深陷对抗漩涡的各政治派别能否就此实现和解仍是未知数。宗教势力与世俗势力互搏

  就在第二轮公投开始前一天,总统穆尔西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北部城市亚历山大发生冲突,造成至少32人受伤;两轮公投间隙,反对派多次在开罗等地举行数万人大游行,要求穆尔西下台、穆兄会解散,这表明埃及相当数量国民对新宪法存有不满。

  民意对抗是埃及社会分裂的缩影,更是各种政治力量争斗的最直接反映。因为这部宪法草案一旦公投通过,不仅可以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伊斯兰教法原则”的主导性,还可增强穆兄会等党派的优势地位。显然,宗教势力在国家法律框架内坐大,这是埃及世俗派和自由派所不愿看到的,他们因此一直设法阻挠公投。

  司法权与行政权矛盾激化

  以最高司法委员会等为代表的司法权和以总统穆尔西为代表的行政权之间的矛盾在公投中也更加激化。此次公投因法官组织抵制而缺少足够数量的法官监督投票,被迫分成15日和22日两次进行,而就在第二轮公投前三天,最高司法委员会和行政检察院各自下属的法官组织以“穆尔西食言”为由再次抵制公投。另外,法官出身的副总统马基在22日第二轮公投当天辞职,引发外界对执政阵营内部动荡的猜测,加深了民众的担忧。

  一年来,政治纷争持续、社会分裂加剧,严重影响了埃及经济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公投并未缓和各方矛盾,埃及局势将如何发展,仍是未知数。

  本版据新华社电

(原标题:埃及新宪法草案公投过关)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中央军委:接待禁喝酒严控用警车
  • 体育CBA-北京29分惨败 麦蒂41分青岛12连败
  • 娱乐赵本山小品被曝已敲定 小人物带徒弟
  • 财经二手房市场频现公务员转让灰色房产
  • 科技谷歌员工圣诞礼物:平板手机任意挑选
  • 博客中国人应尊重卑微的鸡 老子怎成吊死鬼?
  • 读书因林彪叛逃受牵连的高级将领们(组图)
  • 教育期末占座变“让座” 四六级真题答案
  • 育儿十年前男幼师半数改行:待遇低择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