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最后一天,雾霾沙尘联手袭击北京。同一时间,日本环境省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就“中国有毒浓雾污染日本列岛“问题,以及对日本国民健康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国家级指导方针。方针指出,日本环境省的大气监测标准PM2.5的数值基准为一天平均1立方米35毫克。由于“中国的有毒浓雾已经影响日本列岛”,因此,自今日起确定将影响健康判断基准数据翻一倍,提高到70毫克。即如果PM2.5的数值超过70毫克,各地方政府将要求国民控制外出,并减少在户外的活动,尤其是要指导学校不要在户外上体育课。
环境省同时指出,预计从3月份开始,除毒雾外,黄沙也将从中国大陆侵袭日本列岛。
八大公害有四件发生在日本
面对日本环境省指名道姓地指控,多少有点理亏的我们不禁无言以对。其实,以“洁身自好”自诩,居高临下控诉中国雾霾累及邻舍的日本,一如英美等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也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弯路。
据朝日新闻报道,位于北京的日本驻华大使馆本周在北京日本人学校召开了面向家长的说明会,介绍北京的大气污染情况。使馆医务官平野加容子就在说明会上明确表示,北京目前的情况与三重县四日市市在1960年代~1970年代流行的日本四大公害病之一“四日市哮喘”很类似。
笔者翻阅史料发现,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有四件发生在日本,可见战后日本的环境污染程度何其糟糕。(八大公害分别是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二战后,“经济高增长”成为东京政府唯一的追求目标,而污染则被视为资本积累过程中必然的伴随物而被默认。随着钢铁、汽车、煤炭、电力等行业的大力推进,生产大规模扩张造成的工业污染使东京城市上空的烟雾增多,空气质量急剧恶化。与此同时,随着汽车的迅速普及,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日趋增长,引发了多起光化学烟雾事件。直至情况已恶化到严重影响到居民身体健康时,才使得东京政府逐步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做代价”。
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汽车
鉴于汽车尾气已成为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东京都政府一方面限制车辆,另一方面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同时逐年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为了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东京都要求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带头参与二氧化碳的减排工作,努力开发推广“低能耗、二氧化碳低产出型”的产品。
此外,东京都政府将城市绿化建设视为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其《城市规划法》中规定,从东京市内的任何一点向东西南北方向延伸250米的范围内,必须见到公园,否则就属于违法,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这也是为什么在寸土寸金的东京,街心公园还这么多的原因。
同时,东京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规定,在新建大型建筑设施时必须有一定比率的绿化面积,屋顶花园可以作为绿化面积使用。绿化面积超过一定的标准还有补助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所以放眼东京都的建筑,有不少都含有屋顶花园和墙上“草坪”的设计元素。
独创产官学模式治理大气污染
在治理大气方面,日本还有很多经验,例如在大学里特设公害问题学科,旨在为各地方自治体设立的“公害研究所”输送人才,形成良好的产业循环链。例如利用日本是岛国,四面临海,空气湿度大,大气环流运动频繁的自然条件,借助风力减轻地域的污染,将大气污染物排放到广阔的太平洋上使之稀释扩散等。
总之,通过一系列大气环境控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东京的大气环境出现了根本性的好转,成为日本其它城市治理大气污染的典范,同时“东京经验”也推动了日本国家环境政策的制定。
结尾
位于茨城的日本国土环境研究所专家近日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至少需要五到十年时间。或是源于相近的经纬度及地理位置,专家称东京最糟糕时期的大气质量也就与现在的上海差不多,尚未恶化到如今北京的地步。反观东京都尚且花了半个世纪才把充满着“铜臭味”的污浊空气过滤干净,对五到十年就能“漂白”北京的说法,实在是不容乐观。(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