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8日早晨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她的发言人蒂姆·贝尔说,她去世时“很平静”。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至1990年间担任英国首相,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纪初以来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政坛以作风硬朗著称,她的政坛生涯存在争议,支持者称赞她改变英国、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反对者则抨击她压制工会、加深社会贫富分化。
葬礼规格近乎国葬
撒切尔夫人的发言人蒂姆·贝尔和撒切尔夫人的子女发表简短声明说,她去世时“很平静”,希望人们不要赠送鲜花,而代之以向医疗和慈善机构捐赠。
属于英国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至1990年间担任英国首相,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纪初以来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得知她突然离世的消息后,英国各界人士纷纷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
英国首相卡梅伦说:“听到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袖、伟大的首相和伟大的英国人。”正在西班牙访问的卡梅伦决定缩短访欧行程,当天返回英国处理撒切尔夫人善后事宜。
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说:“撒切尔夫人是现代英国政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无论持何种政治立场,没人能够否认她作为首相对英国留下的独特而长久的印记。”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撒切尔夫人离世感到难过,她私下对撒切尔夫人的家人表示慰问。
英国首相官邸、英国议会和白金汉宫等建筑物当天纷纷降半旗志哀,人们在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上留言回顾撒切尔夫人的一生。不少伦敦民众在撒切尔夫人生前伦敦住所前放置鲜花来纪念她。
英国首相府8日发表声明,撒切尔夫人将享有带有军事荣誉的“礼仪葬礼”。
“礼仪葬礼”仅与“国葬”存在细微差别,后者仅限为君主和特别显要人物举办,近年只有女王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享受过“国葬”。
最近一位享受国葬的非王室成员是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这场葬礼于1965年同样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
重塑英国政治
撒切尔降生在英格兰小镇的杂货店里,她却从这里一路走到了位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权力中枢。这在贵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国,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她三次蝉联首相,任期长达11年之久。她还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其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撒切尔主义”和“撒切尔革命”)的首相。
撒切尔上台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财政上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压缩公共开支,降低税收;在经济上实行大规模私有化政策;在社会领域削减、控制与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等。此时正值英国陷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撒切尔夫人提出的倡议连连受挫,政府措施实施不力。1981年底她的支持率下降到有记录以来最低的23%。撒切尔以毫不妥协的态度,为英国的沉疴开出处方,这些政策后来构成了所谓的“撒切尔主义”。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在英国广受诟病,但其成效也有目共睹。
她是英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她的从政表现却比男人还强悍。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在英国国内实行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减低税收、限制公共开支、提倡私有化以及打击削弱工会力量。而在外交方面,她最喜欢的是跟欧盟国家的领导人争论。她对进一步欧洲一体化提议的回答“No! No! No! ”,成为政治经典。撒切尔夫人的强硬作风使外界给了她许多绰号,其中最著名的是苏联国防部红星报把她称为“铁娘子”,这一名字从莫斯科通过电台传到世界各地。
撒切尔执政的11年半间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她的影响至今仍在。她的政治遗产不仅留给了保守党,也留给了工党。无论保守党还是工党后来的政府,仍然在沿行她所推行的经济改革。这位创造了英国政坛奇迹的第一女首相,应该不会被历史轻易遗忘。
马岛之争与欧元危机
最能体现撒切尔夫人“铁娘子”作风的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1982年,撒切尔在阿根廷占领马岛十周后,不惧万里之遥毅然出兵,一举击沉了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把阿根廷从海军强国的名单上一笔勾销。
英国与阿根廷一直就马岛主权归属有争议。英国自1833年控制马岛,但阿根廷一直将马岛视为遭占领的领土。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马岛,从英国驻军手中夺回控制权,战争一触即发。
文件显示,撒切尔的顾问当时建议她与美国时任政府协商,而非擅自开战。4月6日,撒切尔收到一份保守党党内意见评估报告,议员态度呈现两极分化。撒切尔当时希望就武力反击获得美国时任总统里根支持,但后者倾向于达成一份和平协议,呼吁英方放弃由马岛民众投票决定归属的立场。撒切尔当时说,她在英美关系与自身处事原则之间面临抉择。撒切尔最后决定出兵马岛。战争持续74天,阿根廷军政府1982年6月14日承认战败,英国重新控制马岛。
1989年,保守党在是否加入欧元联盟的问题上陷入分歧。她坚决捍卫英国的财政主权,拒绝接受“我们根本无法控制、连利率都不能由自己决定的统一货币”。尽管欧元问题成为压倒她政治身躯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因反对加入欧洲货币联盟而在1990年被她的政治盟友们逼宫下台,但后来发生的每一次欧元危机都似乎在向她当年的先见之明致意。
争议始终是形象一部分
围绕着撒切尔的争议一直是她形象的一部分。撒切尔带来的不仅是英国社会的分裂,还有英国人思想的分裂。她离开唐宁街时的眼泪在民众中引起的是两极化的反应: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一定程度地医治了战后长期困扰英国社会的“英国病”,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
2007年,高达2米的撒切尔铜像在下议院大厅揭幕,这是第一次有前首相在生前得到这种荣誉。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一座以白云石制成的撒切尔石像在移送到下议院前,被示威者砍去头部。已有超过两万人在一份并非当真的请愿书上签字,要求撒切尔死后不进行国葬,改行私人葬礼。请愿书上写道:“这是独一无二的减少政府支出、进一步证明撒切尔率先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价值的理想方式。”
1979年5月4日,她在唐宁街的台阶上对其支持者说出了著名的一段话:“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
(本报综合报道)
生平
撒切尔夫人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市。1943年进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化学。大学时代参加保守党,并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
1947年至1951年,她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1953年林肯律师协会批准她为律师。
撒切尔夫人1959年当选为保守党下院议员。1961年任年金和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1964年任下院保守党前座发言人。1970年任教育和科学大臣。1975年2月当选为保守党领袖。1979年5月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连任首相。1990年11月辞去首相职务。1992年6月被封为终身贵族。1993年5月任威廉-玛丽学院第21任名誉院长。
撒切尔夫人著有回忆录《唐宁街岁月》;曾荣获英国最高勋章——“嘉德骑士”勋章。
心声
“若时光倒流将不再从政”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和美国《纽约邮报》3月25日报道,英国新书曝光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表示,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将为了家庭不再从政。
英国资深保守党成员斯派塞爵士的新书《斯派塞日记》从3月26日开始在《每日电讯报》上连载,这本书中透露了撒切尔夫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私人观点,包括马岛战争、伯明翰炸弹事件以及1990年在党内竞选中失利等。
书中写道,1990年11月份辞职后,撒切尔夫人对保守党大失所望,并于1991年2月份告诉斯派塞爵士,她讨厌去下议院。1995年4月份,撒切尔夫人又在与斯派塞会面时说,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将不再从政,因为她的家庭已经为她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据悉,在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涯中,丈夫丹尼斯始终支持她。然而丹尼斯2003年去世后,她与子女的关系似乎并不融洽。尽管撒切尔夫人年老体衰,她的儿子马克四到六个星期才会探望一次母亲,女儿卡罗尔有时候连续数月都不去看她。
语录
假如你想有些作为,
问女人
法新社8日盘点了撒切尔夫人的经典语录,如“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根本就不存在‘社会’这种东西”等。
“以一名资历尚浅的保守党党员的身份,我们有权发言;我们将激流勇进,将过去的苦难转变为今天的平静。”(1945年,撒切尔首次政治演说)
“在我有生之年,英国不会出现女性首相。”(1973年,撒切尔接受BBC采访)
“假如你想要的是空谈,问男人;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
“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们要为和谐而努力;凡是有谬误的地方,我们要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虑的地方,我们要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为希望而努力。如今有工作等着我们去做。”(1979年,保守党议会成员埃雷·尼夫遇刺,撒切尔夫人援引主祷词)
“如果你愿意,大可自己改变。但女士是不会转变的。”(1980年,撒切尔在其经济政策受到抨击时坚持立场)
“仅仅为了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获胜的消息欣喜……欣喜。”(1982年,马岛之战)
“我们必须阻止英国倒退。如今,英国的精神重现,像过去一样熊熊燃烧。”(1982年,马岛之战)
“我带着一个目的来到这个办公室:令英国社会从依赖走向自力更生;从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建立一个奋起直发的英国,而不是消极怠工的英国。”(1984年,撒切尔概述其政治哲学)
“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我们可以一起做生意。”(1984年,会晤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后)
“根本就不存在‘社会’这种东西。”(1987年,专访)
“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1990年,撒切尔含泪发表离职演说)
“家,是个你没什么更好事情做的时候去的地方。”(1991年5月,离开唐宁街10号6个月后)
撒切尔夫人与中国
1982年9月24日,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两国领导人在友好的气氛中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双方本着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的,同意在这次访问后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
1982年9月30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表示,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过去英国政府同中国清政府签订的有关香港地区的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从来是不接受的。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收回整个香港地区。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九龙和新界,它们分别在19世纪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中英展拓香港界十专条》中,被割让或租借给英国。
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访华期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对中方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她曾评价说:“‘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一个国家中保留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是没有先例的。它为香港的特殊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这一构想树立了一个榜样,说明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原标题:撒切尔夫人中风去世 享年87岁)